事业单位合并中财务整合的探析

2019-05-09 01:04周彤彤
新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财务整合内部控制

周彤彤

[摘 要]当前我国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随着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纷纷通过合并的方式对所属事业单位加以整合。基于此,文章事业单位合并中的财务整合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力求为事业单位的合并提供可靠保障,推动新单位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合并;财务整合;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省市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要求,并通过多种手段来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清理、科学规范,且在多个省市展开了改革试点工作,同时大力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和运作体制的创新发展,对于优化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配置大有益处,各省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了明显进步。对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科学配置资源,强化其公益属性,文章就事业单位合并中的财务整合问题展开论述。

1 财务人员的安置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的规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自身实际进行财务人员的安置,首先在单位内部成立领导小组,成员有: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单位领导和相关财务人员,以此来实现事业单位合并活动的科学部署。领导小组要全方位了解合并单位的资产债务情况,同时为了落实整合工作,还要加强与合并单位财务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目的在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今后的工作当中去,从而为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另外,合理安排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目的在于减少劳动纠纷。合并单位要充分利用财会人员对于被合并单位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被合并单位的财务情况。此外,领导小组要严格管理新财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要维持应收款项的稳定,这样有助于债权的回收,促进财务整合的进程。最后,事业单位要选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来建设新的财务机构,确保机构工作细化,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合并财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资产和债务的清查工作

做好资产和债务清查是移交新单位的重要前提,这样做有助于后续进行财务统一管理。领导小组首先要向主管部门申请合并,在经过财政部门批准后才能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清查和盘点。流动性实物资产需要资产管理人的盘点和整理,按照类别和品名区分开来,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从事盘点工作的人员要编制盘点表,仔细记录存货的盘盈、盘亏、毁损、过期、丢失等情况;固定资产的盘点也要分类,按照以账查物,以物查账的原则进行清查,根据需要补登固定资产卡片;而在对外投资方面,则需要以投资对象为依据来设立二级明细账,审查相关文件资料是否合规,并核实被投资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会计核算发挥作用。此外,被合并单位的其他金融资产也要进行盘点和清理,清查小组可利用函证的方法对应收款项进行核实,保证所查金融资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资产清查要结合账务核实,同时做好负债和净资产的检查,把握工作中心,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在财务整合过程中,若是出现了资产账实不符问题,必须及时查明并处理。对此,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资产核实工作,尤其是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方面的核算,必须要经过资产总额确认,最后经由财政部门批复、备案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另外,事业单位合并后,还要进行会计政策和核算体系方面的整合,具体的整合工作应当按照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开展,事业单位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合理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核算体系。会计核算体系是确保财务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事业单位合并后,需要对原有的核算体系进行整合,其后建立独立的核算体系,该项举措能够保证会计核算的公平性。

3 财务工作的交接

(1)做好资产负债交接,进行合并账务处理。在财务工作的交接方面,新单位要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编造财产清册,并将被合并单位的财务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行使监督权力,事先安排好两个单位的负责人,并合理分配相关资产管理人的工作,被合并单位的各项账务表必须要经过签字盖章,方可进行安全移交。旧账的完结需要进行以下操作,借记所有负债类和净资产类科目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类科目余额。合并单位要接收被合并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和负债,其中资产类科目余额记在借方,而所有负债类和净资产类科目余额则要记在贷方,最终完成账务合并。最后,事业单位合并过程中的内部交易需要进行抵消账务处理,要求各方参与,并建立起单位账务。

(2)做好财务资料的移交工作。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对于财务档案的交接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历史会计资料和会计交接书属于必须移交的部分,便于新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和财会机构开展工作。新单位财务机构在验收被合并单位所移交的资料时,应以会计交接书为依据,严格审查一系列重要文件,统一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签收被合并单位的关键票據,具体包括收据、发票、空白支票、印章、公章等。与此同时,新单位便要肩负起财务资料的保管责任,自觉保护财务档案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整合财务账户

财务账户的整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来设置,除了一级会计科目外,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都可以依据原来的单位来设置。其中应收和应付科目的设置尤为重要,财务部门要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合理划分各项业务,便于财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被合并单位的银行账户也要进行及时处理,合并单位的财务部门应依照规定对其进行关闭操作,如果存在部分延缓业务,可以暂缓单位银行账户的关闭时间。另外,相关业务单位也要继续履约,合并单位要明确银行账户,为了实现收支分离,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只能保留一个基本账户。但由于部分单位存在预算外资金,对此可以实施两条线管理,即合并单位单独开立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账户,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原则。

5 完善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合并的设计范围较广,但由于人、财、物的重新分配较为烦琐,因此为了推动合并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同时更好地满足各方发展需要,新单位还要对内控工作进行整合,具体包括机构设置、岗位分配和业务安排。新单位运行初期,如果单独的内控部门还未设立,此时应由财务部门指导相应的内控工作。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要结合合并后的单位情况,确定科学的控制目标,并根据需要制定制度,确保各项实施措施落到实处,目的在于防控新单位出现经济活动风险。针对经济活动风险,合并后单位的财务部门要对各个机构、岗位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系统分析各种风险,并对其进行分类,把握风险点,观察原有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控制风险。部分风险点也许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财务部门应对风险防控策略加以调整,进一步提高内控管理制度的针对性,确保其能够有效应用在单位经济活动中,促使新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6 结 论

综上所述,近些年,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合并,其目的在于整合社会资源的同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一种有效的改革手段,事业单位的合并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合并活动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切实做好财务整合工作,合理安排财务岗位、认真清查被合并单位的资产和债务状况,顺利进行财务交接,同时整合财务和内控制度,确保新单位能够顺利开展财务工作,既提高了合并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对于其自身发展也是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白茹,霍慧红.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中国商论,2018(34):98-99.

[2]司晓慧.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初探[J].财会学习,2017(24):115-116.

猜你喜欢
财务整合内部控制
国有企业改组上市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整合问题研究
浅析商品流通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
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风险管理浅析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