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改革探析

2019-05-09 01:04唐懿滢李业荣
新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学习效果改革

唐懿滢 李业荣

[摘 要]目前,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高校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文章通过对云南某大学实地调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密切关联,因此,研究认为应改革以往终结性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并对完善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对策建议,如注重反馈的交互刺激作用、明确评价的阶段性、创建多种形式的同伴合作的评价方式等。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方式;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随着以“学为中心”理念的兴起,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关注越来越密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以往终结性评价方式考核手段太过单一,主要以笔试为主,但笔试考试自身只能测试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考核学生是否会利用此知识解决问题。重成绩轻能力的考核方式造成了学生过多地看重于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习过程,这无疑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评价,而且也应该涵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评价,即过程性评价。

1 过程性评价的内涵及意义研究

1.1 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过程性评价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概念,业界争论有三:一是基于“过程性观察”为主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1]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出的评价。[2]三是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做出评价。[3]文章所指的过程性评价的概念:过程性评价是指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它主张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的交叉与融合,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效果以及与学习紧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一种内外结合、开放的评价方式。[4]

1.2 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全面、深入、及时、灵活、可持续的评价过程。[5]

(1)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考察是全方位的,且考察的内容较为深入。无论是从评价的目标还是从评价的内容上看,过程性评价对新的教育目标和对教育评价本身的理解上都更全面。过程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学习上的表现去判断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把握程度,不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每一位学生,极大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长自信心。

(2)过程性评价方法能及时地反馈学生信息,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过程性评价与课堂教学同步,将学生在课上的一切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能及时地肯定学生成绩,引导学生学习,同时也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错纠偏。

(3)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始终,具有可持续性。过程性评价不同于终结性评价,它贯穿于全部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持续进行,学生将评价作为自己学习的一部分,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2.1 样本与施测

本次调查以云南某大学1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共发放150份问卷,有效收回130份,被调查者中男生占60人,女生占70人,被调查的学生含秘书学、经济学、烟草学、食品科学、英语、土木、生物等专业,本研究从过程性评价方式频繁度和反馈及时度两个方面来分析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相关指标见表1。

2.2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以学院为调查单位,随机选取在校学生问卷调查,并且兼顾学生所在学院、所属专业、性别、年龄等因素,分析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影响程度,对突出的重要问题进行总结。

(2)访谈调查法。通过设计访谈提纲,随机对上课教师进行访谈,听取其课上采取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以及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得出具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听取相关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还随机采访了部分学生,记录他们对过程性评价方式的态度和意见。

3 调查统计分析

3.1 教师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反馈的频繁度和及时度调查

通过调查大学教师采取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考评比较频繁,但反馈不及时,有时教师对学生考评完成之后几乎不反馈。

在对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频繁度赋分(从未=1,偶爾=2,有时=3,经常=4)极大值为4,极小值为1,理论均值为2.5。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采用课堂提问、随堂测验、课程论文、个人完成任务汇报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较为频繁,而较少地采取课堂讨论、小组任务汇报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在对过程性评价方式中教师对学生评价反馈及时度赋分(无反馈=1,不及时=2,及时=3)极大值为3,极小值为1。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采用课堂提问、随堂测验、课堂讨论、个人任务汇报等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反馈较及时,对结课论文、小组任务汇报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反馈不及时。

3.2 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频繁度和及时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程度调查

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130份调查问卷中有42.96%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频繁度会对学生学习态度有影响,有10.73%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频繁度对学习方法产生影响,有20.23%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有26.08%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习能力产生影响,调查数据详见表4。

根据表5的数据显示,130份调查问卷中有39.86%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反馈及时度会对学生学习态度有影响,有21.6%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反馈及时度对学生学习方法产生影响,有30.77%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反馈及时度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有7.77%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反馈及时度会对学生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3.3 学生认为教师采用的各种具体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调查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学生分别就各种具体的评价方式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影响程度调查,调查数据详见表6。

4 结 论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云南省某大学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频繁度较高,但存在反馈不及时的现象,特别是教师采用结课论文和小组任务汇报形式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教师评价结果反馈的及时性明显低于其他评价方式。

第二,过程性评价方式考核频繁度和反馈及时性對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通过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持续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有效考核和及时反馈会督促和激励学生更认真、投入度更高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通过数据分析,不同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会产生不同影响。如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态度影响较大,随堂测验、个人任务汇报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较大,课堂讨论、小组任务汇报对学生学习方法影响较大,课程论文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较大。

5 建 议

5.1 对实施过程的建议

(1)过程性评价要注重反馈的交互刺激作用。[6]教师反馈评价结果需要注意时机和质量,要使评价结果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和激励作用。对于某些基础知识的考核应增加其频繁度与反馈的及时性,如一些随堂测验、课堂讨论等考核内容,教师可以增加考核的频繁度并就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但对于一些开放性的创新问题,如课程论文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等考核内容,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以使学生就某一方面的知识获得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某劳动成果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其思考和主动进步。

(2)过程性评价要有严格的阶段性。过程性评价遵循严格的阶段性,将对教学的有序进展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过程性评价区别于终结性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往往也是不同的。因此,过程性评价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学期伊始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这一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课上可以采用随堂测验和课堂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到了中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科知识,教师就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和个人任务汇报的形式来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到了学期末,学生具备了学科底蕴,教师可以采取结课论文和小组任务汇报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加思考形成自己的创新点和高水平认知成果。

(3)要创建多种形式的同伴合作的评价方式。同伴合作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之间合作商量,在轻松、融洽的情境下为有意义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并使学习者在潜意识状态下接受修正输入。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除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汇报”外,还可以扩大学生互动的范围,联合不同学院的学生就同一课程开展跨学科项目合作[6],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有效弥补各自在该学科领域内的知识空白,并通过相互交流碰撞形成创新火花,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引导,预防“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发生,消除消极的社会依赖。

5.2 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需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实施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为了保证过程性评价的顺利进行,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应对在过程性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根据课程要求和进度安排确定合理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并有针对性地确定考核的频率和反馈的时间。

(2)教师需不断学习,创新过程性评价方式。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过程性评价之中。随着学习过程性评价内容的不断丰富,旧有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过程性评价应基于教师需求、学生欲望,灵活多样的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各种有益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公平、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5.3 对管理者的要求

高校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离不开管理者的引导。高校在实行过程性评价方式的过程中,应建立关于教学评价的管理机制,对于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应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并明确规定考核反馈的频繁度和及时度,确保教师实行过程性评价方式对教育教学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兴华. 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2(2).

[2]彭广森, 崇敬红.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改革初探[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1).

[3]朱德金, 宋乃庆. 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5]高凌彪.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6]张俊超,李梦云.过程性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

[7]唐喜芬,邹茜茜. 过程性学习评价与学习效果关系研究——基于N 高职院校“创就业指导课程”的数据分析[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9).

[8] 杨瑞萍,刘斐.大学英语过程性评价方式研究与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9]卢安. 过程性评价方式探析[J].教研新论,2012(26).

[10]唐喜芬. 高职学生对过程性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调查[J].药学教育,2016(6).

[11]屈玉霞,张曙光. 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过程性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作者简介]唐懿滢(1994—),女,山东烟台人,研究方向:边疆高等教育管理问题;通讯作者:李业荣(1965—),男,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林经济问题和计量经济。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学习效果改革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改革创新(二)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