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馃馃里的致富情

2019-05-10 03:32团子
现代妇女 2019年5期
关键词:东乡妇女家乡

团子

“作为一名‘90后,我的创业路刚刚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将谦虚谨慎,不忘初心,听党话、跟党走,为自己的梦想,为家乡的妇女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努力前行。”

2019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被评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的马娟,作为代表发言时这样说道。

说起马娟,她的家乡人都禁不住为她竖起大拇指,再加上“90后”“硕士”“返乡创业”这些特别的标签,让人们对这个能在人民大会堂获得荣誉的小姑娘产生了好奇,大家不妨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布楞沟村,是马娟的家乡。东乡县是甘肃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那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且造成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落后。自古以来,这里的绝大部分婦女一辈子待在家,中年妇女大多不识字。但在父母的鼓励下,自小马娟就努力读书,成为家族历史上第一个走出甘肃的研究生。在外丰富的求学经历开阔了马娟的眼界,也一直赋予她不断的思考——毕业之后,如何开启她的职业生涯?

和周围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马娟似乎做了一个艰难且需要勇气的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在马娟的心中,家乡虽然贫瘠落后,但她依旧对这片养育它的土地充满着挂念和热爱。“我的创业梦想是从花馃馃开始的。花馃馃是东乡族的传统美食小甜点,每逢过节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的食品。每每回到家乡,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妈妈香甜的花馃馃,便萌生了花馃馃创业的念头。”马娟这样说,“我说服父母,利用自家的8间平房,开始自制花馃馃。过去,人们做花馃馃都是居家自用,村里有几家小作坊也是本地销售。而我开了网店,一下子打开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大大激发了我的热情。”

马娟先召集了几位手艺娴熟的亲戚在自己家中搞研究,从色泽、口感、规格等方面作了精细调试。“随着网上销量的增加,单靠我一家制作花馃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东乡,几乎所有妇女都有制作花馃馃的基本技能。因此,马娟开始带动乡亲们通过“花馃馃”共同致富。“我利用假期回家的时间,动员家乡的妇女制作花馃馃。很多家庭尝到了甜头,四邻八乡的妇女姐妹都加入了我的团队,销售收入达到20万元。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销量,我前往浙江义乌学习产品包装,发挥设计专业优势,设计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外包装,注册了“马半半”商标。全国妇联、省妇联还邀请我参加全国双创带头人培训、文博会,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女企业家,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路,发展平台更大了,产品销路越来越广了。”

后来,为了帮助马娟扩大创业规模,同时带动贫困妇女脱贫,州县两级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支持马娟在县里建立了两个“巾帼扶贫车间”。车间采取带薪培训方法,让贫困妇女边学边干,务工顾家两不误。如今,马娟的公司入驻东乡县新建成的电商产业园,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和管理团队。布楞沟村贫困妇女生产的花馃馃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销往全国各地。到2018年底,公司订单销售额达到700多万元,吸纳16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业,每月增收2000多元。去年底,她还参加了“甘肃山里娃走进美国NBA”活动,将一个个色泽金黄、酥脆香甜的东乡族花馃馃带到NBA马刺队主场馆进行展览,让贫困山区的产品走出了国门。

“我希望带动更多的东乡妇女自食其力,通过自己的双手挣得一份收入,使家乡脱贫致富,把我们东乡的美食推向全国、全世界。”对今后的生活,马娟充满了信心。

(责编 悬塔塔)

猜你喜欢
东乡妇女家乡
东乡记忆
一个我从未抵达过的地方——东乡
东乡记忆
在《老东乡》里感受宜文化
当代妇女的工作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妇女的脚变大了
妇女应注意“自行车病”
不要小看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