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泉》与“汉语魔方”

2019-05-10 03:33郑朝晖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皇甫静谧气场

郑朝晖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这真的是一首很小的诗。连用语也多少有些怯怯的。作者皇甫曾出自王维门下,在那样一个偶像级的老师面前,学生的内心有时候真的是很拘谨的。如果熟悉王维诗的朋友,看到这首小诗一定会觉得很眼熟,原因是皇甫曾有些诗句是直接从他老师那里化用而来的——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但就是这样的小诗,有时候似乎颇能展现汉字固有之美。

汉字的妙处是,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不少的文学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记忆积淀在那里。所以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的时候,这些字就不仅在文本里面发挥作用,它还能把你关于这些字词的阅读记忆带进去,让这个文本的内涵变得更丰富。这个恐怕是其他语言做不到的吧。

比如这个“澄澄”,作者自己可能也只是向自己的老师致敬而已。但是我们读者就完全不会这样考虑,一旦看见这两个字,心里就会涌出不少相关的句子来。比如古诗里的“澄澄绿水,澹澹其波”。或者元剧里的“却原来是伴独坐皓月澄澄,搅孤眠西风泠泠”。所以,“澄澄”,远不是水流清澈四个字可以解释穷尽的,这个词语里或许还有关于清朗的月色、寂寞的心情以及其他的感受在其中。如果带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去读“澄澄倒林影”,是不是味道就更浓了呢?甚至用这样的标准去看看王维的那一句,似乎反而显得王维的有些累赘了——仔细计较起来“澄澄”,是有一种明月皎洁而天地一片澄澈的意思在的。这就是汉语的妙处——它除了有按照句子顺序渐次展开的意思之外,还有因为这个词语而引发的相关联想羼杂在里面的意思。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作“自带气场”,我觉得用来形容汉字是最确切不过的。汉语的一些词语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气场”,这种气场来自于人们对于这个汉字曾经的阅读记忆,这种气场是已经深入人心的存在,会直接参与到对眼前的文本的解读中去。这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

皇甫曾的这首小诗,是以水波开始的,在水波里倒映着山的影子,而且这影子不是静止的,而是一荡一荡的——仿佛人心,在让自己心动的人或者物的面前,那一点小小的涟漪。相比较老师的“漾漾泛菱荇”,学生的这一句也似乎更有空灵之美,同时又不乏人性的暖意。再加上澄澈开阔又清幽明朗的“澄澄”,将山光林影中的宁谧以及宁谧中的灵动都写出来了。

仅有视觉的描写,是不够的,在这样静谧的夜晚,石上水声似乎会更响一些。而这样的喧闹,却反倒引出了对山中宁静的怀想。这山下的一泓,引发的是对山中岁月的遥想,那种冲淡自然的状态,才是生命最好的情状。落脚在山下,心情却在山中。反过来说,之所以这山下的一泓能够那么静谧安闲,就是因为这水来自寂静幽深的山中啊。泉之性乃是由水之性来决定,水之性又来自于山之性。这就是古人的自然观,也是生命观。

我对于后两句还有一种有趣的理解,让“那知”统摄诗歌的末两句:谁知那喧哗的流水正在追忆山中的静谧呢?将流水本身变成有情有义的存在,人们只看到了水击打石头的喧哗,但又有谁知道水内心对山中宁静的追怀呢?作如是想,是不是意思更丰富、更有意趣呢?

这也是汉语奇妙的地方。由于汉语的结构化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所以词语之间的领属关系也就相对比较松散了。恰恰是这种松散,就让词语之间的组合变得更丰富多彩,自然,句子的意思也就變得丰富了许多。

中国的古诗,真的是一个汉字的魔方,能够幻化出很多奇异的色彩来。相比较而言,现代汉语则更明确,但是某种意义上说,“诗味儿”也少了一些。时代总是在进步的时候牺牲掉一点什么的,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样说来,这篇文章其实说的不是诗本身,而是借助于皇甫曾的《山下泉》,谈了一点关于汉语本身的事情。

猜你喜欢
皇甫静谧气场
Absorption spectra and enhanced Kerr nonlinearity in a four-level system
气场
悠然神往
静谧古城
《静谧》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黄金时代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这个圈有一种矛盾的气场
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