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探究

2019-05-10 10:17郭万芳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养分析学生发展培养对策

郭万芳

摘 要:所谓文化自信指的是对自己国家历史以及文化的一种肯定的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信意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的信心,对学生自己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视,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推动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此,对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生发展;文化自信;培养分析;培养对策

在学生的学习阶段,高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在高中学习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高中也是学生人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此外,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意识已经逐渐发展成熟,所以在此阶段,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基础学习成绩,同时也应该适当地进行德育以及文化自信的渗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及自信心的树立,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文化自信的相关概述

首先,文化自信并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口号,也不是一个空有其表的定义,其具有较为丰富的发展历史,也具有较为坚定的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推动学生个人自信以及个人信仰的形成,同时也能够有效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构建目标的快速形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将文化自信纳入整体的教学环境中,并将其视为教学的一分子引导学生进行了解形成,以此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1]。

二、文化自信的培养方式

(一)坚定学生的信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开始逐渐拓展完善,在当前的世界中,文化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开始形成,并且开始出现多方文化交融的趋势。此外,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大众逐渐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拓展自身的认知范围,了解到多种多样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接收到的文化形式以及文化区域就会增多,在丰富自身的基础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比如,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以及价值观还没有达到坚定的状态,在多种文化充斥的环境中,很容易形成迷茫的状态,甚至会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因此,在大文化的时代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坚定学生的文化信念,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内涵,使其能够从心底里对其信服,奠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基础;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进行全面的历史渗透,加强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事无巨细地对外国文化进行分析,无论褒贬,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最真实的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二)构建完善的体系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很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会将与学生学习成绩无关的内容进行摒弃,甚至会组织学生开展与学习无关的工作以及娱乐。在此情况下,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意识会形成一定的缺陷,整体的教学体系也会形成较大的漏洞。因此,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这一情况进行适当的分析以及改进,结合合适的方式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保证学生的综合发展[3]。

首先,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优化学生的思维;其次,在构建教学体系时,教师应该加强人与生态这一分支建设,引导学生了解生态文化以及生态历史,加强学生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最后,在体系构建中,教师应该加强人与社会的教学渗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文化,丰富学生的认知,夯实学生基础,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适当地开展活动

不论对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活动都是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地融合实践性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文化渗透,推动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不同的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例如,在中秋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月饼;在国庆节,引导学生观看革命系列的电影等等,丰富学生的认知,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

(四)融合信息技術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逐渐开始融入教学环境中,成为教师新的教学助手。而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这一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及分析,结合其适当地丰富学生的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的文化认知[4]。

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将文化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收集与文化相关的资料以及资源,丰富学生的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推动学生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需要肩负起来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达到的最终发展目标。因此,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质量,同时也应该注意进行适当的教学拓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素养,使其能够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为自己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以及支持。

参考文献:

[1]邹涛.学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34.

[2]罗国庆,陈波.“互联网+”时代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途径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5):77-81.

[3]上官贝贝.学生如何培养文化自信[J].智库时代,2018(42):58-59.

[4]刘运杰,陆虎.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J].中学历史教学,2018(9):13-14.

课题名称:平凉市2018年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教材“文本资源”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探究(课题批准号:[2018]PLG625)结题论文。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培养分析学生发展培养对策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