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2019-05-13 09:14马汝菊高云鹏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转化措施农村初中学困生

马汝菊 高云鹏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受到极大的重视,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总体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呈逐年增加趋势。如何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成为农村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学困生 转化措施

学困生,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教师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行转化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不积极动脑筋思考、具有避免失败的学习动机、学习思想上存在惰性。由于农村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学困生在农村初中语文学习中主要表现为在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且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弥补这些不足。

一、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虽然目前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教育政策也开始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但是和城镇初中相比,农村初中无论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和生源素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相比于城镇初中语文学困生,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1.家庭教育的薄弱

家庭环境是造成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呈增加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务农和打工。这也使得大多数农民家长因为忙于挣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甚至是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致使学生因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而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有些农民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带,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由于农村大多数祖父母辈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对孩子的溺爱,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教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不重视语文学习而变成语文学困生。此外农村语文学困生的形成也跟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一般农村家庭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理想,一些家长只会一味的批评甚至打骂,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越来越小,成为语文学困生。

2.教学方法的不当

虽然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在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仍然是大多数农村初中的教育指导思想。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向全体学生讲授语文知识,很少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和机会。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无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教师采取“一刀切”而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尤其是不能针对语文学困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学困生无法完全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语文的学习上越来越落后。二是教师的这种“一刀切”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使得语文学困生越来越多。

3.学生自身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学困生的出现与他们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学生自身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语文学习态度和习惯。由于农村初中生处于相对松散的生活环境中,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其认为学好学不好语文无所谓,在语文学习上懒于吃苦和动脑,进而不思进取,导致语文学习上出现困难。二是语文学习兴趣低。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低会导致学生求知欲低,在语文的学习上学生会无欲无求,语文成绩一落千丈。而语文成绩的低下会进一步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这种恶性循环。三是学习方法不到位。有些学生学不会语文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学习成果收效甚微,学习效率低下。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会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措施

1.充分利用教师期待效应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由于各种原因在语文的表现上不尽如人意,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他们的语文学习进程一般比較慢,效率比较低,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学困生在语文方面没有发展的潜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相信这些学困生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期待效应,不歧视学困生,应当对他们保持乐观的态度,用积极的话语和行为激励学困生,通过教师对学困生的期待和教育,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达对学困生的期望,如“我相信你这节语文课能认真听讲”“我觉得你在文言文上表现得很好,继续保持下去”等。教师要经常对学困生的传递爱和期望,使之转化为学困生自身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激发出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促使语文学困生积极地转化。

2.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为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了新思路,对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能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从而实现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分析学困生现有的水平以及他们可能达到的水平,努力找出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使学困生通过最近发展区,一是为学困生确定具体的目标,如在学习《陋室铭》时,由于学困生学习文言文比较困难,教师可以为其确定非常具体的目标,如本节课学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高,有龙则灵”的意思;二是在学习具体的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困生提供先导性的学习材料,方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达到学习目标。以《陋室铭》为例,学困生在学习本课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先给学困生提供《陋室铭》的背景资料以及一些注释,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篇文言文,使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老师设置的目标,通过最近发 展区。

3.引导学困生学会正确归因

归因理论是由维纳提出来的,她认为个人对自己成败的解释是从能力、努力程度、运气、身体状况、工作难度、外部环境六个因素来出发的,这六个因素能使用内部与外部、稳定与不稳定、可控与不可控三种维度进行分类。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农村语文学困生的一大特点就是缺乏语文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因素,强化学生的动机。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针对学困生的特点,给学困生布置一些较容易的独自可以完成的作业,使学困生完成作业体验到成功,并通过语言让学生明白是其自己的努力使其体验到成功,从而提高学困生的信心,强化其学习动机。

4.对学困生因材施教

每个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特点、成因和状况都不一样,所以对学困生的转化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学困生在语文阅读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如帮助其提取关键信息等,促使其提高阅读能力;有些学困生在语文写作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写作策略的指导如帮助其审清题目和构思作文结构等;有的学困生语文自信心不足,教师就要采取多种策略提高其自信心。

猜你喜欢
转化措施农村初中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对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几点做法
谈转化小学数学后进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