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建工作有效途径研究

2019-05-13 10:24刘彭祥郑静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高职

刘彭祥 郑静

摘 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现已转向多校区、高质量的发展趋势,跨校区背景下的团建工作已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目前跨校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建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出发,从团建工作的组织机构、管理层级性、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有效途径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跨校区;团建工作;有效途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已走过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紧接着高等学校进行办学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逐渐增大,到目前为止“一校多区”办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单就广东省内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有白云校区、天河五山校区、凤凰校区、清远校区(在建)4个校区。在“一校多区”的背景下,虽然在扩大了生源过程中增加了经济效益,突破了老校区的地域和发展局限,提升了高校的综合实力,但给跨校区的高校学生团建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如何应对困难,提出有效途径和措施去开展高职院校的团建工作,建立一支政治强、素质强、能力强的跨校区团建工作队伍,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一项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跨校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建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跨校区团建组织机构出现断层

“一校多区”所带来的跨校区办学,给团学组织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割断了老校区垂直管理运行的团学组织,从而形成了新老校区平行与垂直运作的团学组织。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白云校区和天河校区为例,其二级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有7个专业,其中有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天河校区学习。原校区单一的团学组织割断成白云校区团学组织与天河校区团学组织并存的管理状态,即白云校区团学组织指导并联系天河五山校区团学组织开展工作的运作方式。

由于跨校区高校团学组织出现断层现象,各校区团学组织都会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革和调整,增加团学干部的职务和岗位,这为多校区的团学组织的扩展与学生干部的任职能力的提升带来了重要的契机。但这样的调整会导致同一院系在主校区团学组织对其他校区团学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减弱,而另一校区的团学干部在开展相关活动时缺少核心的指导,较易导致该校区团学干部开展工作出现效率低下或自傲自大两种极端现象,这都不利于多校区积极开展相应的团建工作。

(二)跨校区团建管理层级性遭到破坏

科学而严明的学生团建管理工作应该具有显明的管理层级性。二级院系的团总支书记和团学指导老师要参与班级团支部管理工作,指导团学主席团、学生会各部部长在遵守团章和学生会规章制度以及校规的前提下制定该学年的工作计划和重点,严格从政治立场和整体上把关好团学活动方案的审核等工作。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团学主席团成员和各部门的正副部长都应发挥“桥梁”作用,积极主动配合团总支书记或学生会指导老师开展相关学生活动,并且做好团建分工负责的事务工作。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团学主席团和学生会各部部长都在白云校区就读,而新成立的天河五山校区团学分会设立了各部副部和干事职位,两个校区的空间距离导致团建管理层级遭到破坏,在会议沟通上脱离团总支书记和学生会指导老师的直接领导。天河校区只分配了1名团学指导老师负责本校区的团建工作,团建队伍专职和兼职教师紧缺,难以细致深入开展工作,在整个团学组织缺乏及时沟通和学习培训的情况下,天河校区学生会副部以及干事只能受团学指导老师的二次培训教育,并越级向指导老师上报,这就导致了“越俎代庖”和“越级上报”破坏层级性的结果,并且难以形成团总支学生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传承。

(三)跨校区团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滞后性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变量”,随着国家经济增长带动起各个领域中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快速发展,如今具有开放、便捷、共享特征的互联网、移动网络、易班、腾讯QQ、微信、新浪微博等给高校团建工作带来了不同的挑战,也给通过跨校区团建工作信息化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资料检索和一些高校网络信息部门了解到,团建工作信息化发展状况与高校其他部门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比较起来,完全滞后于高校的教务教学、财务、后勤、图书馆等职能部门信息化管理系统。高校虽然已经购买和开发独立的OA办公系统和AIC信息管理系统,但无法将团建工作数据、应用、接口与其他职能管理部门联系起来,这就形成了一座信息孤岛。另外,跨校区的团建工作发展方向主要是要引导和管理好学生干部组织,强化团建工作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活动有序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跨校区团建工作发展急切需要一个适合多校区的沟通互动信息平台,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普及,应该在建立在人与人当面交流沟通之外,还要加强建立和完善团建工作信息化平台,否则将不利于团建工作的开展。

二、跨校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建工作有效途径选择

(一)完善团建工作制度设计,创新团学组织工作方式

高职院校面临着跨校区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的实际问题,其中二级院系的团建工作是不可缺少一环,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团学组织建设,探索具有本校特色又能满足跨校区发展需要的團学组织模式。因此,我们要落实好将学生团支部建立在班上,由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服从团学组织的管理,这样就克服了跨校区背景下的团学组织机构的断层现象,并且使团学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继承了团学组织一代传一代的“传、帮、带”优良工作传统,改变了跨校区的“等,要,靠”等消极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根据班级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由团支书和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主持开展“三会两制一课”、智慧团建、党内推优以及入党发展流程等工作,使本班团员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不忘初心的使命,而且还提高了“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工作实效性。

(二)合理配置团学指导老师,加强团学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

团总支学生会的日常活动和班级团支部的建设都离不开团总支书记和学生会指导老师的指导,将与专业有关的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结合起来,从专业学习指导、学生活动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出发将跨校区团学组织连接起来,加强团建工作的层级性建设。“专业素质较高和责任心较强的教师担任团总支书记或学生会指导老师,能够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制定社团发展的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为社团的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指导意见,从而有效地促进社团健康发展。”因此,合理配置团学指导老师是促进合理分工系统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有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老师去指导相应的学生会部门,比如思政类专业的老师指导团总支组织部、宣传部、志愿部等相关部门,体育类专业的老师指导体育部、生活部等相关部门,艺术类专业的老师指导艺术团、文娱部等相关部门。这种“专业导师负责制”制度的建立可以使有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团学干部开展活动的专业水平,真正发挥辅导员将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相结合的教育功能。

按照团省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细则》的文件,结合跨校区团学组织管理所遇到的问题,要想实质性深入推进培养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第一,要從跨校区的团学干部拟定好培训计划,计划内容可以分为多个板块,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应急能力等;第二,可以通过邀请学校团委以及其他二级院系的团总支书记、优秀团学干部到本院系不同校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讲座和参加讨论会,可以在会中采用模拟演练和拓展训练的方法,让本院系跨校区团学干部掌握并运用好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跨校区团学干部在日常生活管理中探索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三)健全跨校区团建工作信息网络组织模块,发挥新媒体的载体作用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势头非常迅速,这给跨校区高校的团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复杂形势。因此,在面临复杂的网络文化冲击下,选择和构建好一个以“易班”平台为主体的高效稳定团建工作网络平台,健全跨校区团建工作信息网络模块,主要包括:学校党团建理论宣传网页、学校官方网页、二级学院综合新闻网页、易班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发挥联动式的思政育人新媒体网络载体作用。

建立团学网络信息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组织学校的活动之前召开跨校区部门会议,通过易班手机端、网络端或微信群进行讨论和投票,选择活动方案,待活动结束后在易班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中进行资料总结和发布新闻稿。总而言之,要把易班平台和微信平台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其中的不同功能,是跨校区团建工作管理的重要网络载体。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已通过学校党委办公室官方认定过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活动展示和宣传,以此丰富团建工作的文化内涵。

建立跨校区团建工作测评系统。团学组织的干部测评是团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测评数据在活动中找到和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快高效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测评系统的建立可以解决跨校区团建工作测评方法单一,没有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可以将个人的平时工作记录与测评结果连接起来。因此,要重点开发出易班平台或微信平台小程序测评系统,并调整好测评系统跨校区工作联系比例,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开展不同校区间的团建工作。

建立网上生活信息交流平台和指导老师主页。丰富团员的日常校园文化生活,打造线上虚拟校园文化,也是作为线下实体校园文化的一个补充,更方便跨校区团学组织和社团组织之间的交流,让线上校园文化辐射多个校区。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团学指导老师主页,指导老师可以将以往管理团学组织的经验分享材料放在网络平台中供团建工作者参考,吸取有实质性意义的建议,这就有利于更好地培养下一届的团学干部,并在此平台中及时了解到多校区团建工作的完成进度,从而使多校区的团建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另外,指导老师可以把整个年度的团建工作情况进行整理和统计,为日后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跨校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建工作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单个校区模式的管理下,其团建工作的主要路径是由学校团委统一指导。但跨校区高职院校的团建工作,更应该需要创新多校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若还是按照高度集中统一的团建管理模式,忽略团学组织机构的创新、管理层级性的明确和信息化管理的更新,将会在实际的团建工作中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因此,根据全国多所跨校区高职院校团建工作的经验,各高职院校团学组织可以在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在二级院系设置团总支,二级院系若存在跨校区专业的情况可以在不同校区设立团学分会,这样可以提高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团总支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跨校区团建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生活引导,还可以形成具有不同校区特色的团学、专业、班级网络建设和富有内涵、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团建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使跨校区团建工作信息化发挥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为促进高职院校团建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伟江.跨校区学生团总支学生会管理方法初探[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5).

[2] 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上).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