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交换”论

2019-05-13 10:25龚维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婚姻家庭

龚维

摘 要:人类伦理思想史上,其中婚姻家庭关系问题却是永恒的话题。爱情、婚姻、家庭始终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三者紧密结合,密不可分。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来解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的本质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基本规律,也是婚姻家庭生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科学性也可以表现为其现实性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对于当今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解决婚姻伦理中的实践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婚姻家庭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婚姻家庭;伦理关系;经济关系;等价交换

本文是一部论述婚姻家庭模式和结构的作品,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贴合民生,这就使得该篇文章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哲思,阅读对象会相对更为广泛。

新时期的中国社会正是这样一种姿态,抓住机遇是我们的方式,迎接挑战是我们的行动,快速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不顾一切,奋勇向前。我们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传统也备受挑战,尤其中国人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伴随着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化思潮的冲击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婚姻家庭价值观逐渐扭曲,婚姻家庭责任感逐渐淡薄,家庭结构越来越不稳定,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一、婚姻家庭关系本质的历史演进

(一)婚姻的概念。法律意义上,婚姻是以结婚的形式所呈现的婚姻法律事件,是两个自然人个体在自愿的情境下所达成的合意。经济学意义上,认为婚姻具有合约的功效,是以合约保证形式体现本质的交换关系,而且这种交换应该是等价的。

(二)伦理关系论。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关于爱情婚姻家庭的思想观念在伦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法哲学原理》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婚姻伦理观。他在国家、市民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中考察了家庭伦理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抽象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他认为婚姻的本质是伦理关系,婚姻使自由意志的男女个体在婚姻伦理关系中达到主观和客观精神的统一。

(三)经济关系论。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阐明了人类婚姻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并进一步指出:在私有制产生之后,人类婚姻生活的主要内容由自然属性的性交关系转变为社会属性的经济关系。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从人的社会属性这一本质层面来解释两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所认为的婚姻家庭关系是人对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地、必然的关系,依然强调的是婚姻家庭关系本质在于自然性层面之上的社会性。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和超越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婚姻家庭观,重新阐述了爱情、婚姻、家庭的本质及历史发展过程,并展望了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爱情与婚姻、家庭的真正统一。

二、等价交换论

(一)交换的概念。经济学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它是基于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的本质是人学,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生产关系,而交换关系是生产关系价值的最终实现。“交换”一词来源于经济学,在我们的婚姻家庭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这就是两个自然人个体平等地交换各自的资源,从对方身上获得自己之所需,双方都尽可能地交换收益,既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得收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在平等的交换中,给予对方的收益多,自己得到的收益也多。

(二)婚姻关系幸福的本质在于等价交换。世界上幸福的婚姻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么,对于婚姻而言,什么才是幸福? 婚姻关系的本质是等价交换,男人的付出对等于来自女人的回报,女人的付出对等于来自男人的回报的原则,正是幸福的所在。作为情感的双方,两者是平等的。存有等价交换关系,婚姻不一定会幸福,没有等价交换关系,婚姻往往不会真的幸福。那从交换的角度看婚姻,是不是过于功利主义了呢?人往往都有既然付出什么,就想得到同等回报的心理,于是功利心更能凸显婚姻关系里的公平,是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的。婚姻关系的品质要求对等,更要求公平,不公平的婚姻,给你,你要不要?谁会要?理想的社会里,男人拿自己交换女人,女人拿自己交换男人,是婚姻的开始,也是婚姻的实现。也许你会认为,我不必解释这么多,你可以在我说这些之前,很骄傲的告诉我,你明白这些道理。我认为,你不明白,为什么社会上还是会有那么多我们能感觉到的不幸福呢?那种不幸福是真正的不幸福,也是那种我们看上去的似乎很幸福。一个家庭,女人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付出了自己的劳动,维护家庭的运转,牺牲了自己的肉体,维持生命的延续,还有很多。她们应该得到,而且必须得到来自男人物质的和精神的回报,可事实呢?如果男人也付出了同样的,那女人可以欣慰地觉得自己离幸福其实并不远。如果女人一味地付出,而得不到任何回报,那她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从某种层面上讲,一般女人又有什么资格相比于那些不能暴光的女人,至少后者的价值得到了她们所认为的实现,她们也许得到的更多只是来自异样的眼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深刻地表现在我们的婚姻生活当中,男人可以说是万恶的资本家,就连他们本应该拥有的生产资料都没有,而且将婚姻这张契约牢牢地拽在手里,留给女人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束缚,更多的是无休止的剥削和压迫。这种婚姻中女人扮演的角色正是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不要提八小时合理的劳动时间,更不要提自由时间,甚至自由空间,还怎么可能在自由时间里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她们可是全心全意二十四小时服务,奉行她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来自几千年传统的理念,将所谓的爱情进行到底,将所谓的婚姻坚持到底。其实她们应该有对自己劳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事实上却没有支配自己劳动时间的自由。如果换位思考,男人和女人转换角色,自然而然需要呈现的就是男人,男人和女人不也是一样的吗?不敢说这样的婚姻事实不存在,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像革命爆发迅猛的形式,婚姻这根链条断裂,然而伤痛也是源源不断的,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有个完美的人生。如果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更为偏頗的是继续维系这张剪不断理还乱的契约。

(三)家庭关系幸福的本质在于等价交换。对于婚姻,那么家庭又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婚姻就是家庭,家庭也是婚姻。家庭是婚姻的延伸和拓展,比如亲子关系,对于子女,父母的意义是什么?父母为子女操劳一生,忙碌一生,精疲力竭,费尽心血。俗话说,养儿防老,这足以证明,父母的付出是寄希望于回报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收获,家庭关系的本质也是等价交换。父母的付出对等于来自子女的回报,子女的付出对等于来自父母的回报的原则,才是幸福的所在。其实,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投资,金钱的投入,时间的投入等等,如果父母辛苦付出,得不到子女对等的物质上的回报,精神上的感恩?从经济学理解,父母的资源,包括金钱,时间,青春,如果没有投资在子女身上,她们就会投资在自己身上,她们也许会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也许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事实是她们牺牲自己,培育子女,伴随着自己慢慢变老来实现这项长期投资。正如前面的假设,如果是零回报率,这也意味着这项经济决策是错误的,同时也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原则,没有遵循价值规律。从伦理道德理解,是不是有失社会公平正义?对父母而言,公平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理所应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诚然,子女对父母的回报,也是基于父母对子女的付出。

(四)等价的标准认定。等价交换是婚姻家庭幸福的根本所在,是维系婚姻家庭平衡和谐的纽带。但是这种等价交换不是绝对的和呆板的,而是价值上相对的和灵活的对等。如果女人对男人付出是X,父母对子女付出也是X,男人的回报是Y,子女的回报也是Y,这里的Y是大于或等于X的正数,当Y等于X的部分才是等价交换,而Y大于X的部分则是来自于道德伦理层面的波动,人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无法估量男人对女人有多宠爱,也无法估量子女对父母有多孝心。这种波动是没有上线,但是有底线的,也就是说波动无限趋近于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只是一种静止状态的极限值。

三、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基本规律,也是婚姻家庭生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基本原则,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生活中,对于当今树立正确的婚姻伦理观,解决婚姻伦理中的实践难题,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婚姻家庭,只有男女双方,亲子双方,主体平等,分工合作,和谐融洽,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婚姻家庭的归属是幸福的境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小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小家,社会是成千上万小家的大家,社会和谐幸福离不开每个家庭和谐幸福。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精神平等,物质对等的婚姻家庭观,并身体力行,为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战全面建设小康社會贡献出力。

猜你喜欢
婚姻家庭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山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论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恩格斯婚姻家庭伦理思想研究综述
第六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厦门举行
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赴台慰问地震受灾两岸家庭
对我国婚姻家庭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临沂创建幸福家庭引导机制
一家牵两岸两岸一家亲
——第三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浙江奉化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