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2019-05-13 10:25彭拴莲刘甲郭彦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彭拴莲 刘甲 郭彦杰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为我们实现“三进”提供了方法论指南。笔者应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方法,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是提升课程影响力、感染性和实效性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一、“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育人功能。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一)“因事而化”增强课程的亲和力

因事而化之“事”强调了不同的事情、事件;强调教师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情、事件,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生的历史巨变中坚定政治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关心祖国发展,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性。遵循“因事而化”就能增强课程的亲和力。

(二)“因时而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因时而进之“时” 强调了不同的时代、时期;“因时而进”即是抓住新时代特征,时代新人要深刻理解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理论课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从新时期、新时代不同比较中,进入理性思考:深层次理解新时代取得如此巨大成绩的根本原因: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

(三)“因势而新”增强课程的时代感

因势而新之“势”强调不同的形势。“因势而新”即是要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大趋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从十九大报告对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的阐述中,把十九大精神贯彻在教材的从始至终。

二、问题导向,重在化育;知行合一,重在精进;专题细化,重在全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重要途径

(一)教学目标:问题导向,重在化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大一新生需要“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是什么呢?调查发现: 首先,作为时代新人,在人生跳转期需要提升学习动力。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属于物质丰裕的一代。没吃过苦,没受过累。最大的压力就是通过高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大学梦实现了,下一步怎么走?在步入大学这个重要的人生跳转期,由于对人生缺乏长远打算,有些人出现人到码头船到岸的目标间歇症。 其实质是学习动力不足。其次,时代新人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时代新人,他们眼见开阔,心态更好。但在思想體系搭建、价值观塑造、道德规范、法律规则、情感心理等方面与国家意志, 社会价值间存在差距。相对来说更重视专业课学习,忽视政治理论课学习,对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有所疏离。 第三,时代新人在社会适应性上更需要知行统一。大学生尽管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表示认同,但政治信念存在一些迷茫性与模糊性; 有些大学生人生规划欠系统、欠客观,呈现空想性的特点,导致脱离现实,知行不统一。

(二)教学思路: 知行合一,重在精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着变化、精进、新颖角度,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首先,结合时代特征,重新制订出新的平时加期末的教学考核考评体系。使之既体现课程特点,又具有可操作性。实现对学生客观、公正、全面的考核,进而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其次,实施专题授课模式。由过去一位教师按教材章节目授课的传统模式,改成几位教师既互相分工,又互相衔接的专题授课的模式。达到系统化精进教学。第三,课堂讨论专题化、课下作业多元化、课后活动定量化。成果评定包括小组打分,组员背对背打分,教师打分等构成;增加辅导员对学生第二课堂即社会实践如参观《改革开放40年大型成就展》、志愿者活动、《我的大学我做主》主题班会等成绩。第四,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多元化。由过去期末考试定终身改变为过程加期末考试。成绩由过程学习、阶段考核、期末考试按比例得出。

(三)教学内容:专题细化,重在全面

第一,从自我价值的构建上,把教材教材细化成专题:人生跳转篇专题: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社会多元的价值观中,以社会核心价值引领自我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为社会做奉献的人生才有意义,来提升学习动力。这需要补好人生的精神之“钙”;拧紧人生的“总开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从社会价值实现上突出为社会做贡献:需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核心,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贯彻在学习生活始终。在社会、职场、家庭中既遵守道德准则又严格法治、信仰法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提高自信度,激发兴趣点,有效利用互联网+,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有力证明

根据学期结束时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态度是:认同、喜欢、积极参与;表现出到课率、抬头率、师生互动率的提高。例如:在结课感言中同学甲写到:“专题教学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更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确实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参与度”。同学乙写到:“通过专题教学,感觉非常不错,特别是每一次小组报告,都会化好大功夫去收集资料、汇总、讨论,组员间有了更多沟通,师生间相互协作,是我最大收获”。这得益于:

(一)提高教师的自信度

包括提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自信心和提高教师对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兴趣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当前学生所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引发兴趣。从师生间互动、学生间互学提高兴趣。从专题探索中强化兴趣。

(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被誉为软实力之父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其代表作《权力大未来》当中提出“信息革命正在改变权力的本质”“网络权力将成为全球权力的新态势”“赢得全球主导权,网络权力将是博弈焦点之一”。所以我们把网络建成课堂,占领网络育人阵地,用网络作为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三因”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的精神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9.

[2] 魏强,周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3.

作者简介:彭拴莲(1963- ),女,汉族,山西忻县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