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敦煌”“筝琴”演绎

2019-05-13 10:46晓诗
上海企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民乐古筝

晓诗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民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堪称上海民族乐器品牌、中国民乐行业一个“金字招牌”。抓住每一次“与世界对话”的机会,因为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光要让中国人喜欢自己的民族乐器,也要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乐器、欣赏中国民乐。”

用豪情编织梦想,用实干追求梦想。凭借超前的经营理念和果断的管理作风,带领职工走出了—条以“文化带动企业”独特的发展之路,让每一个新生儿听到的音乐是“敦煌”雅乐的祥和之音,让“敦煌”雅乐遍及华夏大地——他就是當仁不让,中国民乐制作的领军人物王国振——2016年度“保增长、促发展”先进、“上海轻工振兴奖”,2018年度上海优秀企业家提名奖。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前瞻性”“决断力” “执行力”;那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就是这样一位有前瞻性和决断力的企业家。

做企业,要有“家国情怀”

走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陈列室”,古琴、古筝、琵琶、笛箫……赫然在目,满壁风动“欲将心事付瑶琴。”如果说,一把小提琴成就西洋乐的风生水起、起承转合;那么,一把二胡同样演绎中国民乐的风花雪月、风情万种。“朱琴琵琶二胡弦,生生世世是何年。”

2018年,在上海国际乐器展上该厂推出价值128万元的珍藏版小叶紫檀木“海上凤韵”金筝,立即被人订购……它运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心一、上海工艺美术大师黄雯、吴倍青精心制作,再加以和田玉、孔雀石点缀,凤凰栩栩如生,非常精美。王国振兴奋地说,“通过民族乐器这个载体,充分展示了中国非遗文化工艺。”“这说明这把金筝是一件非常艺术化的乐器,也反映了当代最好的制作水准,具有收藏价值。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文化、工艺价值会越来越高。”

然而,话说20年前销售收入只有3850万元,仅靠收房租勉力维持的企业,现已突破数亿元;还与重庆民族乐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连续3年向重庆民族乐团提供100万元的资金扶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资金和民乐团合作,这是首次尝试。”王国振对重庆民乐的发展很有信心。“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重庆在民乐推广上有很大的空间,一厂非常看好重庆的发展。此番合作,也是一厂曾提出和实施的‘民族音乐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出国门战略的延续和深化。”

企业成就靠的是什么,“以文化为核心。”——王国振的话,掷地有声。“敦煌品牌的企业核心是文化。制作的乐器要有艺术感,要植入民间工艺文化。”王国振始终坚持“文化营销”。“我认为乐器不是一般的消费品,它是一个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特性决定市场营销就要打文化牌。”

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进一步大力推进文化营销战略,加强与国内外优质资源的链接合作,努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行业优秀文化的承载者、创新驱动的领跑者、走向世界的开拓者,为繁荣和发展中国民族乐器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王国振始终以超前的思维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将“敦煌”打造成了行业第一品牌,载誉多多:上海市著名商标、全国轻工业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改革开放40周年,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创新发展永无止境、追求卓越永无止境、合作共赢永无止境——成就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首批被认证的“上海品牌”;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古筝产量突破了10万台大关,成为向建厂60周年献上了一份优异的“大礼”;2019年继续坚持以文化为主线,以品牌运作和创新驱动为两翼的发展战略,以稳中求进谋发展。

尤其,2000年王国振凭借着其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秉承“艰苦奋斗、造福百姓”的焦裕禄精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兰考泡桐适合做乐器音板的优势,同时也为提高当地的劳动就业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一举措,竟与上海轻工行业提倡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企业转型发展模式,不谋而合——兰考县上海牡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兰考县投资新建民乐生产基地投入运营。

当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一批乐器制作界的精英,怀揣着对民乐的热爱和最初的梦想,这些元老级的“工匠”,不仅带来了精湛的技艺,也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民族乐器事业;同时,他们也一直在努力践行着工匠精神,励精图治、不断进取,对传统民族乐器进行着持续有效的探索与创新,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敦煌人”,用文化理念来培育队伍,让员工意识到无论在何种岗位任职都是为提升中华民族的软实力作贡献。近些年,企业与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开设了民族乐器修造专业班,学制为三年,定向培养制作队伍,使其成为会制作、能演奏的复合型人才。在技能培训方面,除了“传帮带”的传承方式外,企业与第三方合作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并为高技能人才挂牌成立“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上海市职工(技师)创新工作室”,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自上世纪80年代起,企业持续举办“敦煌杯”古筝、琵琶、二胡制作比赛,邀请民乐界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迄今已经举办了119届,为员工提供与民乐名家交流的平台。

王国振认为,不但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传承、弘扬、发展中国器乐文化的重任。2011年“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一书出版发行,填补了民族乐器制作和研究资料方面的某些空白;十八大会议期间,东方卫视隆重推出王国振策划的纪录片《中国乐器》,集乐器历史、演奏、制作于一体,向观众介绍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里,传承与发展中国乐器文化的一篇一章;2016年《纵横经典 敦煌国风》决策投资拍摄者王国振,邀请了众多民乐名家共话中国民乐,为普及中国器乐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努力将民族乐器文化渗透到文史馆展、社会公益、演艺、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跨界融合的服务体系,努力让民族乐器文化“活”起来——该厂仿制敦煌乐器,再现敦煌文化大气磅礴。

做品牌,要有“人文温度”

让每一个新生儿听到世界上的第一个声响,就是敦煌雅乐的祥和之音。从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从艳阳当空到晚霞夕照。弦歌多彩的人生,欢悦于乐,纵情于琴,让国乐风飘、琴音绕梁相伴年年岁岁……用豪情编织我的梦想,用实干追求我的梦想。不管有多少个“路漫漫”,我都会走下去,直到梦想成真——王国振说。

“敦煌”成就民乐“公主”,出镜率越来越高。或许,品牌的魅力,就是文化的底蕴。无论是CCTV-音乐频道的敦煌廣告,还是艺术类节目、热播古装剧;就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上,其古筝侧板上logo最为醒目,秀美的“敦煌”篆书,让人眼热。这是王国振厂长在品牌建设中的一个小小创新,“要将创新作为常规工作,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深深的民族情怀、独特的世界眼光、非凡的远见卓识、强烈的创新意识,铸就了一位卓越的民族企业家,一位振兴轻工的典范王国振。他身体力行地在“制造业与文化业”的产业互融中,紧抓乐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宝贵契机,竖起了“文化营销”的大旗阔步前进,将民族乐器文化渗透到文史馆展、社会公益、演艺、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跨界融合的服务体系,努力让民族乐器文化“活”起来。

“以文化为主线,塑造品牌形象”为宗旨,将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与传统乐器文化的弘扬合二为一,致力于将“敦煌”品牌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自主品牌,要让中国人喜欢,让外国人竖起大拇指,成为实施文化营销战略,包括建乐团、办艺校、编印书籍,开展了“敦煌杯”“敦煌国乐”“敦煌之夜”“敦煌大讲堂”……在全社会掀起了民乐文化的热潮。比如,2016年“敦煌”再次漂洋过海共庆新加坡华乐团建团20周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自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王国振厂长颁奖,这是对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普及与推广华乐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给予的肯定。

2016上海国际乐器展上,王国振携“巨型三弦”别开生面地亮相揭幕仪式。琴身高4060mm,共鸣体高1212mm,宽1103mm,厚462mm,总重量达600kg,是标准三弦的5.5倍。其主体共鸣箱和琴梗选用非洲产花梨木制作,蟒皮和琴弦受规格限制,采用仿真材料,其余材料均与标准三弦用材一致。同时,推出2016-2017年新品乐器五十余款,每一款乐器都注入了设计师和制作师的情感理念,不仅“嫁接”了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在工艺上有突破性尝试,精益求精,不断升级“让乐器有魂魄。”展会上,成员全部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有着扎实的专业技巧以及丰富的表演经历、上海唯一的职业民族室内乐团“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选取与新品乐器气质风格相匹配的曲目进行演奏,将优美的民族音乐带给参观游客,令人记忆犹“馨”。

在第三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近2000名选手踊跃参与,成为国内具有规模性和专业性的民族器乐赛事之一;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六十周年厂庆活动转战“大美敦煌”,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敦煌艺术文化的敬意,开启了“敦煌国乐”——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在鸣沙山下、月牙泉边,300多名身着传统服装的乐手在晨光初升的大漠上共同呈现《长城随想曲》和《敦煌神韵》,古筝、扬琴、琵琶、中阮、柳琴、二胡等乐器形成方阵,大型乐团呈弯月形排列,与月牙泉交相辉映,伴随着朝阳徐徐升起,音乐演奏逐渐进入高潮,一幅美丽的音乐长卷赫然而成。

2017年,企业在澳门联合主办了首届澳门国际古筝音乐节,这是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古筝艺术盛会。音乐节开幕式上,2520人用“敦煌牌”古筝合奏了《渔舟唱晚》《七子之歌》,成功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敦煌”,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文化产品。在注重产品品质提升的同时,积极探索对经典工艺的借鉴及嫁接,尽企业所能让产品的工艺附加值及文化价值等都得到充分的体现。用传统经典的工艺技术、时代审美的声学品质以及引领行业的文化品位为传统民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行业发展。坚持“传承经典,引领时尚”的理念,从文化视角研发产品,从产品角度挖掘文化,平均以每年30余款的新品研发速度引领行业发展。

2018年,企业在上海国际乐器展上向公众呈现,从“敦煌”到“敦煌系列”“一带一路”系列、“大唐雅韵”系列、“海派风情”系列……新品乐器达百余件。集优秀的外观设计、制作技艺、装饰工艺为一体,嫁接了佛教、非遗、自然、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文化内容,多方位展示了中国的优秀文化。

敦煌乐器,融合了青花瓷、竹刻留青、木雕、贝雕、景泰蓝、漆器、古典文学、名人书画等工艺和元素的“敦煌牌”民族乐器……当乐器进入拍卖,为机构或个人收藏,那就是艺术;挂在商场的永远是商品。2018年,128万的珍藏版小叶紫檀木“海上凤韵”金筝,以顶级的制作技艺、极致的装饰工艺备受瞩目,一推出即是“近悦远来”,民族乐器不再单一地发挥着它的音乐器物属性,它更成为了一件文化载体,不仅奏响了中国之声,更镌刻着中国文化的人文品牌而奏向世界。

音乐是最好的语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将继续用中国音乐的母语,与世界进行对话。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民乐古筝
我与民乐
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
金钟奖首涉民乐组合茉莉花民乐组合和圣风组合共获金奖
我,民乐高手
漫话中国民间乐器的性格
天道为酬勤 大略驾群才
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