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05-13 10:24吴荣珍
计算机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吴荣珍

摘 要: 针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差距导致供需矛盾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岗位分析,探索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提出“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基于“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实行项目导向、任务趋动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学水平及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主体; 课程体系; 大数据据技术

中图分号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3-61-03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alents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Wu Rongzhe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uzhou, Fujian 35300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caused by the gap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and market demand, big data technolog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osts of enterprises. Exploring the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i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putting forwar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dual subject", a curriculum system for "post+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and a project-oriented and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 is implemented. After several years of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and the teaching level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 training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fessional skills, teamwork and other aspects have been highly recognized by employe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mode; school and enterprise dual subject; curriculum system; big data technology

0 引言

隨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技术不断出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异常旺盛,而传统方式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供需矛盾突出[1]。近年来,许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摸索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培养”、“师徒2+1模式”、“二元制”、“闽台校校企合作”等。虽然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完善,合作办学的成效明显,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主导协调的作用,企业在与学校合作办学方面的积极性还有待提升[2];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的开发也不能完全符合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的实践经验不够,校内实训、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关系和模式仍然不够稳定;没有有效的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体系等。因此,建立适合本校及学生实际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重中之中。

1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1 岗位能力大数据分析

在职业岗位分析上,我们以专业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起终点,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到用人单位走访、专家座谈及网上问卷调查、毕业生就业跟踪等多种形式,抓取近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职业岗位分布与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得出人才需求趋势,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近三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类型趋势如图1所示。

1.2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专业建设以服务行业、企业、区域经济为目标,围绕区域经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制定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共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核心课程标准,共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课程开发教材,共同制定人才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校企合作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解决行业、企业专家引进“瓶颈”;校企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企业把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或学生进企业,课程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分工合作,构建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⑴ 学校与企业以“互聘共培”形式建设教学团队及其管理制度与长效机制[3]。

⑵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借助省行业协会科技下乡行动平台,发挥我院人才和联系农业龙头企业之优势,以导师培养模式合作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锻炼和培养教师、学生直接参与科技项目推广能力。通过项目过程,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熟悉和了解企业,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创造机会。

⑶ 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共建反映“教学过程”、“培养结果”和“发展状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⑷ 校企合作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共建社会培训与继续教育基地、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努力把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推上新台阶[4]。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2 构建基于“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

2.1 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

构建基于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院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一个重要成果[5]。为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发展,2014年以后我系与安博科技有限公司、元瑞科技有限公司、网龙公司及新大陆公司等企业合作,以模块化形式,按“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课程”顺序构建基于“岗位+拓展”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2.2 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2.1 人才需求调研与业务信息分析

通过深入行业、企业,走访大量行业专家、近几年的毕业生和顶岗实习学生,以及与IT公司与非IT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相关的负责人或技术主管进行交流,分析人才的岗位能力要求,根据职业岗位信息,剖析其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职业能力,制定相应的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如表1所示。

2.2.2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以web前端开发为主线,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技术领域专业所需能力,分析主要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學习课程)。将课程拆分、重组后,形成1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项目课程,同时确认了与职业成长有密切关系的6门核心课程,形成基于“岗位+拓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4。

整个课程体系分为Web软件设计、网络建设、网站建设与维护、网页美工四大模块,其中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基本技能模块:培养学生具备硬、软件的操作等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能模块:培养学生利用高级语言进行web软件开发与软件维护等专业能力;综合技能模块:通过校内、外双师指导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及所需培养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企业工程师将实际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方式,按“项目任务分析、模块知识学习、项目任务实施、结果测评、过程评价”的渐阶式进行,同时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全程,按照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任务分配中,每门核心课程安排一名骨干教师负责,并有一名企业工程师具体指导,其他人员参与,形成一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课程建设团队。从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教学条件要求,学时、学分分配与考核方法,教学资源库使用与建设等方面制定课程标准,从而规范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注重引入行业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以及前沿技术,按照行业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团队精神。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成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既是我校的核心骨干专业,也是福建省重点示范建设专业。几年来,结合行业、区域的人才需求及学校办学定位,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专业改革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水平及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2014年被评为省级重点示范专业,2018年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核心专业的“智慧农业”专业群被评为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项目。

在学生培养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在2015-2018年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的各项技能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银奖1项,三等奖11项及优秀奖若干。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近三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99.8%以上,其中专业对口率85%以上。根据就业质量跟踪数据分析,2016届、2017届、2018届本专业毕业生见习期月薪在3000-4000元的占48.9%、52.38%、58.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印象很好的占64.07%以上,综合素质较高占47.25%以上,工作踏实占35.67%以上。另外,毕业生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事业心和责任心、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蔺永政,韩士元,孙雪松,周劲,马坤.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学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10:73-76

[2] 孙黎明,付天军.校企深度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8(3):40-42

[3] 罗苑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月

刊,2017.30(14):65-67

[4] 范敏.改革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河南农

业,2017.27:19,21

[5] 邢婷,侯嫚丹,葛雷.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能力模块

化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9):42-43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