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9-05-13 11:41彭茶芳
现代企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人工智能

彭茶芳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财务机器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会计用人理念和会计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方向。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时代迅速改变的大背景下,应该培养怎样的会计人才才能不被当今智能化时代所淘汰,这是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并且,对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的研究及对策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发展给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1.会计教育目标需调整。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目标还是培养“专业型”会计人才,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使得大多数的企业对仅仅具有会计核算能力的会计人才的需求大大减少,而对具有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需求却日益增加。此时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如果还是停留于培养具备财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将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偏离市场需求。为了适应智能化时代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需优化。传统会计课程设置的不足逐渐显露。目前高校通用的课程体系多是采用提前设定、固定实施的模式,而这种课程模式设置,可能不利于学生在当下互联网的环境下将传统知识与不断涌现的新知识进行恰当的结合,知识更新速度不够及时迅速。会计课程内容繁多,构造不合理。会计理论和实物课课时比例不协调,理论课时很多,但实践教学课时少之甚少。目前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会计行业发展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重需要,优化现有课程体系迫在眉睫。对会计职业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道德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人才培养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但目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3.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尽管近年来高等院校课堂教学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过去相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仍然不足。在教学方法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教育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式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或互动式教学等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在有的高校却很少应用,虽然多媒体教学目前在高校中得到普及,但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率并不高。

4.会计师资力量需提高。目前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一方面,在会计教师的知识结构方面,我国传统会计教育知识仍然对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有着深度影响,知识更新速度比较慢,尤其是年龄较长并且从业时间较久的老资历教师。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专业教师大多都是由会计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校当老师,专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缺乏实践和应用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相对薄弱,教育经验也不足,很容易走上照本宣科的老路。在学校方面,招聘教师一般主要关注高学历,在实训能力方面要求比较低,因此学校内一般都形成了学术性教师队伍,导致教师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严重失衡。

5.培养模式和考核方式需改革。我国目前高校几乎都开设了会计专业,但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基本类似,无法培养适合智能化时代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目前高校主要注重培养学生财务会计的核算能力,但缺乏培养学生分析和决策能力。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一般都是平时上课表现成绩加最后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无疑与企业所需求的会计人才不符。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培养出的会计学生往往只会做题、考高分,但却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被淘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具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会计人才才能不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才能不被智能化时代所淘汰。

二、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提出的对策

1.重新明确会计教育目标。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培养适应智能化时代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在智能时代的大环境下,传统基础会计人员逐渐被智能财务软件所替代,促使会计人员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企业对基础会计人员需求大幅度减少,对管理、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加,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会计教育管理者应重新修订会计人才培养的方案,重新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比重,形成管理、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2.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结合智能化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重构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删除一些传统课程,压缩一些核算型课程的课时并适当降低难度系数;提高管理会计在课程体系中重要性,建立管理会计分层级的课程群,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增加一些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新技术课程、复合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锻炼并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增设一些与管理会计相关学科的选修课,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自主判断的能力,使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当下智能化时代发展的需要。

3.加强会计师资的队伍建设。在智能化时代下,我国应加强会计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提供保障。加强会计教师的后续学习和教育,会计教师应适时关注我国出台的新会计政策和法律;教师除了需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要会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软件;会计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做实务的领航人。高校可以从大型企业聘请优秀的财务会计人员对教学团队进行恰当的指导培训,将企业优秀会计员工引入高校,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实践能力水平,更好的将理论与实物相结合。高校应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有计划和目的性地送部分优秀教师去国外深造学习,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4.改革教學方法与手段。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根据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可以构建师生互动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服务。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并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

5.强化实践考核和会计教育评价体系。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能力考核方面,应改革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传统的考核方式,可以在考核方式中加入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察,培养能适应当下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考高分的人才,真正做到学生毕业即被需求,毕业即可上岗。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借鉴国外会计教育的先进经验,还应科学、系统地建立健全会计教育评价体系,考虑市场需求因素,改善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在会计专业质量评价方面,应该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和社会中介的作用,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质量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本文立足于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相关研究及结论分析,提出几点针对高校在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对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给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问题能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