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宽进严出”A股壳价值承压

2019-05-14 08:35孙金钜
证券市场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借壳上市借壳港股

孙金钜

从美/港股来看,A股壳价值较高,其来源主要是借壳的综合成本优势、上市平台更强的融资能力和流动性溢价三方面。历史来看,壳价值取决于政策变化以及市场环境。随着科创板的设立、宽进(注册制)和严出(最严退市制度)下,预计A股壳价值将进一步承压。

上市平台的稀缺性决定了A股壳价值长期普遍存在

壳价值主要体现在上市平台的稀缺性和借壳上市的综合成本优势上,我们将壳价值的来源分拆为综合成本优势、融资能力、流动性溢价三个方面。

借壳上市时间周期来看,目前A股IPO采用核准制,从申报到获准发行上市所需时间较长且有一定被否的风险,而借壳上市的审核上市周期更短且确定性更强。

再融资能力来看,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资本市场作为股权融资渠道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开始凸显。证监会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要让股权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流动性溢价来看,上市平台为股东提供了更多的变现渠道,流动性大幅提升。受益于上市公司公允价值易衡量、融资利率低、操作流程简单方便等优势,股权质押业务得以快速发展。流动性溢价直观体现为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也是壳价值的重要来源。

壳公司的价值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壳公司本身资产的公允价值;第二部分是壳公司由上市地位带来的溢价。本文壳价值所指的是第二部分。由于股价是众多投资者反复博弈的结果,并且高频易获取,按照市值来评判壳公司的价值是相对市场化的方式。同时壳公司本身资产盈利能力一般较差,可以用净资产价值替代其公允价值。我们从市场化和易获取的角度出发,采用市值法来衡量壳价值,计算公式为:壳价值=总市值-资产公允价值(净资产)。

本文对壳公司的定义和筛选标准(港股和美股为同样标准)为:(1)市值小于40亿元;(2)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3)资产负债率小于100%;(4)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小于10亿元;(5)上一年度净利润小于1亿元;(6)非次新股,即上市满一年及以上。

历史来看:壳价值取决于政策变化以及市场环境

2012年11月IPO暂停,2014年1月重启,2015年7月IPO也曾短暂暂停到11月重启。IPO暂停期间借壳成为企业上市唯一途径,同时由于IPO暂停也导致IPO排队的“堰塞湖”。

2016年3月,战新板暂停直接导致部分原本拟通过战略新兴板上市的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借壳成为其上市的最优选择之一。IPO、战新板的暂停,叠加2014-2015年市场的走牛和中概股回归的示范作用,借壳上市案例迎来持续快速增长,在2015年达到历史新高的36例。

政策助力叠加市场环境共振,2013-2016年A股壳价值持续走高:最小壳公司市值从2013年的8.5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顶峰的27.13亿元;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从2013年的21.68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36.30亿元;平均壳价值则从2013年的14.03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29.20亿元。

2016年6月,证监会发布史上最严借壳新规,提升了可借壳上市公司的要求、加严了借壳标准的认定、却规定借壳上市不得募集配套资金,且原有控股股东与借壳方控股股东的股份均要求锁定36个月,其他新进股东的股份锁定期则延长至24个月。借壳新规的严格要求导致原有擦边球式的借壳方案都不再可行,并且借壳无法同步实现再融资,导致借壳上市在难度提升的同时吸引力大幅下降。

IPO在2016年11月在发行审核委员会换届之后迎来了加速,2017年全年发审委审核数量为498家,审核通过数量为380家,2017年IPO发行数量为438家,发行规模2301亿元,均创历史最高。政策打击叠加IPO加速,2017年开始壳价值持续萎缩:最小壳公司市值从2016年的27.13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10.13亿元,壳公司平均市值从2016年的36.30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21.76亿元,平均壳价值从2016年的29.20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12.81亿元。

2018年三季度开始整体并购重组政策有所放松,2018年10月证监会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支持优质企业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同月证监会放松了并购重组配套融资的用途,配套资金可以用于补流和偿债,比例不得超过交易作价的25%或者配套募集资金总额的50%。同时还放松了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对标的资产提前六个月入股或认购配套募集资金来加强控制权的认定,让大型三方并购方案设计变得可行。同时,壳公司市值大幅回调后部分公司出现了市值低于净资产的情况。国企的壳公司有保障国有资产不得流失的压力,部分地方政府和大型集团亦有保障上市平台的考虑。叠加并购重组政策的放松,近期壳价值亦有所企稳回暖。

科创板的推出、注册制和最严退市制度的试点,A股壳公司的价值将进一步承压。科创板注册制审核周期在3-6个月,上市周期大幅缩短,较IPO和借壳上市的周期明显缩短,壳价值中缩短上市时间的价值被弱化。配合支持注册制,科创板推出了最严退市制度,多元化指标杜绝企业通过财务操纵实现“保壳”的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对于企业“优胜劣汰”的投票权。同时,科创板对上市企业放开了盈利要求以及VIE和特殊股权结构限制,并允许符合创新企业境内上市试点要求的企业发行普通股或CDR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将吸引一批创新型企业通过科创板直接上市,进一步压缩了A股壳公司的需求。

他山之石:从美/港股来看,A股壳价值仍旧较高

港股“宽进宽出”,壳价值极低甚至为负。港股在实行注册制的同时退市制度也较为宽松。2014-2018年港股每年平均退市数量为12家,平均退市率仅0.60%。港股“宽进宽出”的制度导致了“僵尸股”和“仙股”众多,壳价值中综合成本优势、融资能力和流动性溢价均不明显,因此壳价值非常低。2013-2018年港股最小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仅0.68亿元,2018年底最小壳公司市值仅0.31亿元。2013-2018年港股壳公司(合计1414家,年均236家)的平均市值为8.43亿元,2018年底248家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为7.52亿元。壳价值来看2013-2018年港股的平均壳价值为-0.13亿元,2018年底的平均壳价值为-1.31亿元(港股存在众多市值低于净资产的壳公司,很多壳公司没有交易量,市值失真,并且财务审计相对较松,净资产也不能代表壳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也就导致了按我们计算方法得出的平均壳价值为负,但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壳价值为负)。

美股“宽进严出”,壳价值高于港股。美股的退市标准较严格,退市标准包含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2014-2018年纳斯达克平均每年退市275家公司,平均退市率为10.95%。美股注册制搭配严格的退市制度,保障了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实现了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因此美股的壳公司仍有部分融资功能和流动性溢价的价值。2013-2018年美股最小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为0.29亿元,2018年底最小壳公司市值仅0.05亿元。2013-2018年美股壳公司(合计663家,年均111家)的平均市值为8.14亿元,2018年底187家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为7.61亿元。壳价值来看2013-2018年美股的平均壳价值为2.54亿元,2018年底的平均壳价值为2.55亿元。美股的最小壳公司价值和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与港股相近,但平均壳价值显著高于港股,核心原因在于美股严格的退市制度,留存下来的壳公司资产质地显著好于港股。

“严进宽出”的A股壳价值显著高于美/港股,试点注册制和严格退市制度,长期看A股壳价值将继续承压。目前A股IPO为核准制,且退市制度较为宽松,整体退市率很低。A股2014-2018年每年平均退市的公司数量仅5.2家,退市率仅0.17%。"严进宽出"的制度,叠加A股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壳公司具备更高的流动性溢价,因而A股的壳价值显著高于美股和港股。2013-2018年A股平均最小壳公司市值为16.07亿元,2018年底最小壳公司市值为10.31亿元。2013-2018年A股壳公司的平均市值为28.44亿元,2018年底的平均市值为21.76亿元。2013-2018年A股平均壳价值在20.92亿元,2018年底的平均壳价值为12.81亿元。未来制度建设方向来看,注册制和严格退市制度目前在科创板试点,如果进一步推广至A股,A股壳价值将继续承压。

作者为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兼中小盘首席研究员,专注于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挖掘以及研究策划工作,有专著《并購重组投资策略》(2016年1月)、《读懂上市公司信息》(2018年5月)等。

猜你喜欢
借壳上市借壳港股
借壳上市模式下企业亏损结转反避税进路探析
港股通一周成交情况
浙建集团80亿“借壳”多喜爱被否入手股权价值缩水近4亿
借壳后遗症
IPO和借壳上市的房地产A股上市企业业绩和市场表现比较分析
借壳上市:中概股回归的主流方式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企业并购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