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

2019-05-14 08:52赵一霖
锋绘 2019年2期
关键词:雨水花园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

赵一霖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技术改造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探寻海绵城市理念如何在国内的老旧小区改造中得到运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低影响开发

1 西方国家雨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一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比中国早,其对资源的整合利用的程度也高于中国。对于雨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开发较早的国家有德国、美国还有日本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

已知最早对城市的雨水进行政府管理的国家是德国。在其政府的指导引领下,专门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的法律法规出现,其雨洪管理应用技术已是标准化的模式。

美国的城市雨水管理需要大致经历排放,控水,水质控制和生态保护这几个方面。雨水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低影响开发(LID)的源头控制。其通过立法的手段来控制雨水的下渗量,同时采用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非工程式的生态技术的开发。

英国政府几年前也开始重视国内水资源的问题,由于全球变暖以及人口的压力所带来的降水出现的变化,英国面临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2014年初市政的排水系统以及防洪系统也遭遇了洪水的考验。英国政府对雨水的管理十分重视,为了解决关于水资源的问题以及市政排水的能力,鼓励在其社区、商业区等地区建立起雨水收集系统,收集来的雨水可以满足周边的绿地的需求。

日本政府也颁布过像《完善水循环体系建设实施计划》这种解决水循环体系的法令,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民生活品质。

2 国外旧小区改造案例

国外对海绵城市雨水小区的建设十分积极,下面介绍几个国外关于旧小区改造的优秀案例。

2.1 汉诺威康斯伯格的生态社区改造建设

这个项目位于汉诺威市东南方向,其不管是在规划方面还是在施工过程都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设计为首,注重生态的保护,同时贯彻了节约能源的方针,在生态的恢复、雨水的管理、新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做出了科学且全面的规划。

雨水滞留区结合了场地的东高西低的地势,西侧低洼处设置了大型的绿地作为滞水的区,一方面当暴雨来临时可用来起到防洪作用,当无雨是可作为休闲用地;另一方面,其东高西低的地势会形成小溪,为景观空间趣味性。

城区内设置了“雨水渗滤沟”、“雨水滞留区域”、“坡地雨水绿道”、“输水沟”、“蓄水湖”五部分,降水较小时,雨水流入路边的雨水渗滤沟,透过过滤层下渗;当遇大雨暴雨时,溢出的雨水可通过管道运输到大型的雨水滞留区,在那里进行渗透蒸发。

这个项目是紧贴居民生活的,重点就是对生活的小区进行设计改造,其对城区雨水的处理方式十分值得学习与借鉴,通过一些细小部分的处理就对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利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项目与国内的众多老旧小区有着类似的状况,对于国内的老旧小区的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2.2 美国窝牌图市的HighPoint社区建设项目

社区位于美国华盛顿的西雅图市,占地面积约为129英亩,其采用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这是西雅图市第一个采用“自然排水系统”这个技术手段建设的大型的高密度居住区。

该社区设计了自然排水系统。社区道路两侧建设了生物滞留带以及植草沟,同时设有渗透塘、雨水湿地,用来收集、渗透净化雨水。步道均建成透水的路面,增加社区地面的透水面积。

本项目通过对水体的调蓄、道路生物滞留带的建设等手段建设自然排水系统,同时满足雨水管理以及景观功能。位于道路两侧的植草沟曾添了景观的视觉效果,增强了人们绿色出行的欲望。雨水通过下渗的方式进行了过滤,最终回归到自然当中,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使下游地区的河道的水环境明显变好。

2.3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10号园区

该地区是连接德克萨斯州与休斯顿市之间的重要的商业走廊。其设计的目的在于将场地中的水文尽力维持为开发前状态,其中应用了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渗水沟、缓冲带等设施。这些设施被运用在了公共及私人空间中,提供就地渗透及储水功能,同时打造了一个绿色的网络,满足人们所需的公共开放空间的同时提高场地中的绿地量。

3 案例对国内老旧小区改造的启示

通过对案例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三个案例中都应用了雨水花园、渗水沟、植草沟等生态设施来对雨水进行处理,同时运用了原有的地形地势,通过重力作用将水引入排水沟中,减少对原本场地的破坏。

因此,对老旧小区的改造一方面满足市民对景观观赏性的需求,同时提高小区内的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达到对雨水积存、使用的目的。项目建设应该对原土地的改造变动较少,保留原有的大型植被,减少对原绿化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開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老旧小区的改造应该体现海绵城市的宗旨,创造出人文与自然,生活与生态相结合的城市景观,注重城市与环境的融合、人与景观的互动。

4 小结

综上所述,老旧小区的改造要高效的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充分的利用已有资源,优化雨水滞留空间,增加绿地面积,做到城市与自然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即符合国家标准又满足城市景观要求的新型小区。

参考文献

[I]姚建平.“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技术在大型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8,40(07):1233-1236.

猜你喜欢
雨水花园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
佛山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探寻
临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研究
国外雨水花园污染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雨水花园建设浅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