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如何写状物类的作文

2019-05-14 08:52褚晶晶
锋绘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安银元状物

褚晶晶

摘要:记叙文主要分为写人类、记事类、写景类、状物类和游记类五种形式,如何写好状物类习作是小学阶段必须要认真学习的。本文拟以《一块银元》为例,浅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记叙文状物

记叙文一般有五种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人、记事、写景、游记类的作文,平时都有训练,写起来应该相对得心应手,但一旦遇到状物类的习作,很多同学都觉得很难写。所谓状物,指的是具体、形象地描写某一个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性能等。当然这个物体不仅包括动物,还包括植物等。

状物类的作文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也就是通过对某个具体物体的描写,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这对小学生来说有点难,这也是很多小学生不会写状物类作文的重要原因。

班里语文班长安书婉同学成绩不错,作文写的也很好。但上次她过生日时,奶奶送给她一块银元作为生日礼物。爷爷要求她以《一块银元》为题写一篇习作,这可让小安同学犯了难。如何才能写好这篇文章呢?她向我请教。她指着银元跟我说:“老师,这么一块小小的银元,我只知道叫‘袁大头,怎么能写出来一篇文章?爷爷这不是为难我吗?”我笑着说:“大班长也有怕写作文的时候?你以前看过银元吗?你知道银元珍贵在哪里吗?班里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银元,你可以通过你的笔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袁大头到底像什么样吗?要想把这个‘袁大头写的维妙维肖,一定要抓住它的特点去写,比如大小、形状、颜色、厚度、质地、正反面的花纹等等;然后要按一定的顺序去写,一般可以选择按总——分一一总的顺序去写;另外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奶奶特意在你生日时送你一块银元?好好回去梳理一下思路,你一定能写好这篇文章的!”

听了我的话,安班长突然感觉茅塞顿开,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了,我有思路了。写完我再请您修改。谢谢老师!”经过几次修改,一篇习作已经完成——

一块银元

我十岁生日那天,奶奶送我一样珍贵的礼物——一块银元。

对于银元,我十分陌生,也不知它珍贵在哪。爷爷告诉我:“银元是过去的货币,就是钱。过去买卖东西,付款就用银元。现在用纸币,银元退出市场流通,所以十分罕见。物以稀为贵,银元现在成为了‘古董,用以收藏,在古玩市场,一块银元,最少值好几百块钱,有的精贵品种甚至值十几万元哩。”

爷爷还说:“这块银元,叫‘袁大头。上面的头像就是民国初的大总统——袁世凯”。

听爷爷一说,我对银元充满了好奇,也有了兴趣。

我把银元拿在手里,仔细观看。它是一块白色的圆形的据说是用银子铸成的物体。正面有一个很大的头像,一个人光着头,是侧面像,能看到他的眼睛、鼻子、胡须、嘴巴,还有镶着花边的衣服领子。这个头像在银元正面的正中央,十分突出和抢眼。在头像的上方铸有“中华民国三年”六个字,头像周边是一圈点状的花纹。

银元的背面铸有竖排版的“壹圆”两个大字。字的两边铸有两穗稻谷,每一粒稻谷都非常饱满,工艺十分精致,优美。

银元直径大约四厘米,厚度大约六毫米,重量可能有二十克左右。

我把银元仔细地看了一遍,觉得它材质是银子的,十分珍贵,铸造工艺十分精美,奶奶把这么珍贵的东西给我,我一定精心收藏。我收藏的不光是一块银元,而且是奶奶对我的深深的爱!

这篇习作,小作者首先从银元的来历入手,然后总体介绍银元的珍贵,最后再具体介绍她得到的银元的正面图片、背面文字、直径、厚度、重量等详细特征。由远及近,层层深入,小安同学最后能在结尾处升华主题让我刮目相看:我只是告诉她写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银元本身,她就很聪明地领悟到在結尾点题:“我收藏的不光是一块银元,而且是奶奶对我的深深的爱!”这就使本篇小习作在情感上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单纯地写一块银元。状物类作文中借物抒情的典型特征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通过本篇习作,小安同学对状物类的作文不再恐惧。上周她对我说:“老师:我写了一篇《我的菜园》,您有空能替我看看吗?”接着她对我详细地说明了她的写作思路:她的老家在六安的农村,在老家的房子前面有一块菜地。她把菜地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面积小,仅仅在房子前面,只有几块菜地;二是品种齐全,青椒、西红柿、韭菜、茄子、毛豆、豇豆、葱、蒜等应有尽有,爷爷奶奶平时不用去街上买素菜;三是无公害、食用方便。因为没有打农药的原故,中午或者晚上在烧饭前去菜地临时摘下来洗一洗就行了。很多城里的大人都去超市买有机蔬菜,其实我们自家的菜园才是真正的绿色蔬菜的摇篮。欢迎大家有空来我家参观菜园!

听了小安同学的介绍,我都动心了,想去她家菜地实地看看呢。更让我开心的是,该同学已经学会如何写状物类的习作了。

猜你喜欢
小安银元状物
写状物作文,如何观察
家里有蟑螂!小安教你轻松消灭它
小安与你“食”话实说
成群状物
小安告诉你
小安告诉你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外国银元流入福建及其影响初考
聪明的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