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一个决定,在当时都已经是最好的”

2019-05-14 13:05桥下的阿泽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选科人世间爸妈

桥下的阿泽

爸妈都是医生是怎样一种体验?

“儿子,喝点金银花,最近上火,看看你的舌頭。”

“不要在外面吃油炸、烟熏、腌制的食品。”

“同学来玩啦?快先去用消毒液洗个手。

用他们的话说,这是职业惯性。在我看来,这是洁癖+职业病。医生真的太辛苦了,不分白天黑夜,只要半夜有紧急手术,一通电话就得立马赶回医院。从小到大,我已经习惯了他们半夜急匆匆出门弄出的声响,也习惯了他们说好带我出去玩却临时要加班的愧疚表情。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我从未想过要当医生。不过未来想要做什么,我还没有答案。所以,高一选科时,我只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喜好,选择了历史、物理和化学。

高二的上学期毫无波澜地结束了,没想到,过年期间陪妈妈看电视时,一部纪录片彻底改变了我对医生的看法。之前我只看到爸妈加班多、辛苦,他们也很少跟我谈工作上的事,然而在《人世间》这部片子里,我看到医生忙碌的身影,一个个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一个个从鲜活到衰败,又复归鲜活的生命……原来这份工作不仅仅是辛苦,它还承载着无数家庭沉甸甸的期望。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还是偷偷湿了好几回眼眶。

我问爸妈:“你们会支持我学医吗?”他们的答案是,尊重我的一切决定。

于是,我又把目光转向了临床医学专业。然而,坏消息很快来了。我发现在我的家乡上海,甚至在附近的南京,基本上所有好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都要求同时选考生物和化学。

这“该死”的生物!我恨不得穿越回高二前,重新填一次选科表。由于没选生物,我要么只能选择本地稍差的大学,或者医学院里的其他专业,要么只能去其他省市上学。可我已经习惯了上海的生活,也想留在本地工作,这到底该如何是好,我急得在家直跳脚。如果我早一点看这部片子,早点想清楚自己的意向专业就好了。

可是爸妈却叫我不要着急,他们说这就像买房子一样,不管你买哪个楼盘,都会有一丝丝后悔,啊,为什么当初不买那个,那个离地铁站更近。为什么不买精装房,这样装修还可以贷款……如果高一能对自己了解得更清楚,当然能让你更好地做出选科的决定。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局限,你在那个当下,由于种种原因想不到这么多,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其实那E经是你当时能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了。他们给我的建议是,再多去了解一些职业。这次是看了《人世间》所以想成为医生,那明天看了《绝命毒师》是不是就想学化学,后天看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是不是又要去说脱口秀……不要草率地做决定,再多了解一些也不迟。

我冷静下来,觉得的确如此。高中时期我们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探索都不过是刚刚开始,人的自我需要与世界不断碰撞才能慢慢清晰。老师也常常鼓励我们多接触社会,多和有经验的长辈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

爸妈又跟我聊了很多,他们帮我客观地分析了医生这份职业。除了光辉的一面,的确还是得面临加班、医患关系紧张、压力大等“骨感”的现实。现在我才高二,人生还很长,希望下一次做重大决定之前,我能了解得再多一些,准备得再充分一些。

猜你喜欢
选科人世间爸妈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来,谈虎色变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致儿帖
一些羊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我爱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