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星星

2019-05-14 16:41安德龙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避暑山庄敖包康熙

安德龙

第三节车厢 当了一名官学生

明安图勤奋苦学,获得了生员(俗称秀才)的资格,每年都参加考试,按成绩排名。在“岁考”中,他的成绩一直是出类拔萃的。

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明安图18岁,他被选拔到钦天监学习,从此他就成了一名天文生,开始专门攻读天文历法。

历经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明安图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可见,能进入钦天监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明安图一家人欢天喜地。

额吉兴奋得一宿没睡,阿爸更是难掩内心的激动,喝着马奶酒,弹着马头琴,粗犷的歌喉唱出了一家人的心声。

当年的那匹枣红马已经很老了,它和其他的马匹一样,为明安图家立下了功劳,产下了一匹匹好马,换来了收入。明安图这才得以完成学业,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明安图摩挲着枣红马的毛发,将头贴在它的鼻子上,枣红马很通人性,亲昵地打了个响鼻,发出了一声高亢的长鸣,似乎在祝福小主人,又似乎在叮嘱小主人些什么。明安图骑上一匹栗色的马,一路狂奔,他要去把好消息告訴他的两个双胞胎好朋友——阿斯乌拉和阿如温查斯。实际上,他们不光是好朋友,也算是同学。以前,在不忙的日子里,阿斯乌拉和阿如温查斯总会去找明安图玩儿。明安图的老师王吉利也很喜欢这两个孩子,让他们跟明安图一起学习,教他们识字、算数等知识。阿斯乌拉和阿如温查斯很努力,久而久之,他们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为此,他们的父母逢年过节便给王吉利老师送来丰厚的礼品,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好朋友相见分外亲热,他们好像有聊不完的话题。

天气比较寒冷,不远处的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去玩儿一场游戏——冰上阿日嘎。这个游戏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等地都很流行,是一项古老的冰上竞技运动项目。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也传颂着一个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据有关史书记载,少儿时代的铁木真和扎木哈就在冰上玩儿踝骨游戏。15世纪中叶,蒙古族著名政治家满都海斯琴公主与求婚者乌恩宝力道,就是在冰上阿日嘎游戏场上相识的。冰上阿日嘎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究竟促成了多少美好的姻缘呢?谁也数不清。

阿日嘎是用牛、羊、驼等动物的踝骨经过加工做成的。人们把动物的踝骨凸面和凹面削平,在凸面打个洞,灌进铅水以增加重量,并将它打磨得光滑而铮亮,使阿日嘎在冰面上旋转滑行时平稳而有力,不易失去方向。冰上阿日嘎的游戏传统目前在阿鲁科尔沁旗北部的阿木斯尔和宝日浩特两个嘎查的牧民生活中均有所保留,冰上阿日嘎于2007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冰冻的河面或湖面上,游戏的人们抓起凸面向上的阿日嘎,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它捻弹向远方,当作目标阿日嘎;再拿另外一个阿日嘎,瞄准目标阿日嘎捻弹过去,击中者算胜利。对万物均怀有敬畏感的蒙古族牧民,在玩儿阿日嘎游戏之前,首先要祭祀敖包祈望圣水长流、水草茂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赛前,参赛者要用皮绳把靴子捆绑上,起到防滑作用。

冬日严寒,但无法阻挡明安图他们的热情。他们简单地祭祀了附近的敖包后,便用皮绳捆绑好靴子,轮流用双手捧起阿日嘎撒在冰面上,谁的阿日嘎凸面多谁就先出手,作为目标阿日嘎。阿如温查斯抛掷的阿日嘎凸面最多,她先出手,投掷出目标阿日嘎。明安图和阿斯乌拉用大拇指和食指捻弹,将手中的阿日嘎分别抛向远方的目标阿日嘎,均击中了目标阿日嘎,阿如温查斯高兴地为他俩鼓掌。

三个人在湖面上玩儿得不亦乐乎,远处的蒙古包里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古朴的琴声似乎也在为明安图鼓劲,祝福他的前程一片光明。

阿斯乌拉的额吉和阿爸忙着准备最好的饭菜——烤全羊,招待这个尊贵的客人。烤全羊,是元朝时期宫廷的一道盛宴,是蒙古族用来招待贵客的传统名菜。烤全羊历史悠久,羊肉金黄油亮,外部肉质焦黄发脆,内部的肉绵软鲜嫩,肉味清香扑鼻,颇为适口,别具风味。吃饭的时候,阿斯乌拉的阿爸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明安图,这是招待尊贵客人的礼节。一般来说,如果是用牛肉待客,主人往往会将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连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临别的时候,阿如温查斯送给明安图一把随身携带的蒙古刀,希望它能保佑明安图一切顺利、平平安安。

出门远行的日子到了,额吉和阿爸难掩离别之苦,额吉笑中带泪,幸福的泪水像花儿一般在脸上绽放。阿爸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此时此刻也难免儿女情长。他想忍住眼泪,却掩饰不了骨肉分离的悲伤,不知不觉中泪已成行。

明安图的个头儿已经赶上了阿爸,他抱住额吉,安慰着这个任劳任怨的好额吉,同时,他也给了阿爸最坚实的拥抱,意在告诉亲人:“我一定能行的,请你们放心吧!我是你们放飞的风筝,但是,线轴在你们手中,只要你们需要我,我随时都会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回到你们身边,不再让你们受苦!”

一家人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家附近的敖包祭祀,祈福求平安。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蒙古语的音译,汉语的意思就是石堆或鼓包。像大海一样的茫茫草原,没有可以指路的标志,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更难以识别,人们就垒石成堆或垒土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这就是敖包的最初来历。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对它崇拜有加,大概源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早期成吉思汗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都没有抓住成吉思汗。等到蔑尔乞特人远去后,成吉思汗这才从山上下来,他感慨地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祈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他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的“山”,所以蒙古语称之为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来的。敖包一般位于高坡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体,高达数丈。从远处看,敖包就好像一座座尖塔,傲视苍穹。最初,蒙古族人都以部落为单位筑敖包。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

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的传播,到了清朝时期,这里就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在旧历五月中旬举行。内蒙古大草原的各地都有敖包,每个敖包还多有自己的名称,通常以所在地名等命名。过去,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富裕的人家还有自己家的敖包。敖包的数目不尽相等,有的是单独一个,有的是7个或13个敖包组成的敖包群。一般来说,外围垒12个小堆,中间垒1个大堆,构成一个大敖包,这样的敖包居多。

祭祀完敖包,明安图便踏上了去京城求学的路程。在京城的钦天监,明安图和其他的官学生一起,专门学习天文、历法和数学,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明安图因为才华出众,成为得宠的官学生,跟随康熙在皇宫里听西方传教士讲授测量、天文、数学,这对于明安图来说,是何等荣幸的事情啊!

正是由于清朝的统治者提倡发展科学的政策,为明安图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遇。

当时,中国的统治者是康熙,他在中国历史上是较有作为的皇帝。康熙皇帝比较开明而且有远见,他一方面重视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同时也颇热心于学习和运用西方的科学技术。

在这一时期里,从世界上看,欧洲一些先进国家的历史发展,已经走到了封建社会的尽头,开始进入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并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飞跃。由于当时中国历史条件的特殊性,业已发展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却仍然顽固地统治着古老的中国。在当时的那种社会历史条件之下,清朝统治者从社会实际条件出发,采取了诸如“更名地”“垦荒令”“地丁制”和废除“贱民”籍及匠籍等一些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同时还采取了诸如兴修水利,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推广高产农作物等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这样一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某些发展。农业、纺织业、矿冶业、陶瓷业等许多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都比过去有所提高。这种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要求人们不断进行总结和提高生产经验与科学技术的水平。尽管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受到封建制度的嚴重束缚,呈现一种缓慢的态势,但在这一时期里,科学技术毕竟在前代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如在天文学、数学、农学、水利学、医学等许多科学领域里,人们都相对地取得了一些新成就。这种科学有所发展的形势,为进一步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科学家们,积累和准备了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起点的科学成果与资料,并为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从而也促使科学技术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之上再有所进步。同时,在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一些科学家在扬弃前行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取得新成就,使自己成长起来,如王锡阐、梅文鼎等。明安图也正是在前行科学成就为其提供较高的科学研究起点之上,将科学精神发扬光大的。

康熙皇帝所推行的提倡科学技术的政策,尽管不及同一时代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那样全面和彻底,毕竟国情不同,但康熙的政策,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之下,确实为发展当时的科学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为其前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康熙皇帝尤为重视培育科学技术人才。他曾多次下令,挑选汉人及八旗优秀子弟到国子监学习,同时也送一些优秀人才到钦天监去学习算学和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多次颁发选拔培育科学技术人才的敕令,这就为汉族同时也为满、蒙古等少数民族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科学技术的机会和条件。明安图就是在康熙皇帝所颁发的于八旗子弟中选拔天文生的敕令之下,这才获得了一个机会走进钦天监里学习天文历法。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少数民族出身的明安图,若非时代冲破了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限制,他势将被排斥在科学研究队伍之外。因此,上述时代所给予他的种种条件和机遇,毫无疑义,是他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名杰出科学家的重要客观因素。

“游学”这个概念始于何时,不可考。不过,明安图当年就以“游学”的方式陪同康熙皇帝前往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这种游学方式可是相当高级的,一般人哪里能得到这个机会呢?

明安图当官学生以后,经常有机会以官学生的身份入宫听康熙皇帝亲自讲课。

康熙渊博的知识不仅来源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还来自于他勤奋的调查和实践。例如在亲征噶尔丹的途中,每到一地,他都不忘调查记录当地的地貌、地质、水利、农业、生物等方面的概况。

1690年,康熙研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年—前275年)用数学仪器运算,又研习代数学,所用教材是法国数学家巴蒂编著的《实用及理论几何学》。

康熙能熟练地将数学原理用于实践,如测量复杂形状的面积及谷物体积等,事先的理论测算与事后的实际丈量没有误差。康熙除了用西洋仪器测算外,还用中国的算盘计算,这比用西方人的方法计算还要快。他的才智使西洋人也为之折服。他每天上朝处理军政大事,回宫后又研习科学,经常挑灯夜读不倦。刻苦的学习使他成为在天文学、数学、地学、农学、医学、制图等学科均有造诣的自然科学家。《康熙几暇格物编》一书就是他的心得之作。他学贯古今,兼通中西,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造诣为中外人士所认同。

康熙皇帝掌握了很多的科学知识,他也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和朝中的大臣、官学生等人。上次的历法之争,给了康熙很深的教训——如果整个朝廷中没有知识渊博的人,所有人就得听传教士的摆布,这不仅显得大清朝无能人,还把他自己累得够呛。因此,康熙非常热衷于给别人上课,乐于向他们传授科学知识。明安图的学生陈际新曾说道:明静庵先生亲受数学于圣祖仁皇帝,至老不倦。明安图能够亲自向康熙皇帝本人学习数学,这说明他是很被康熙皇帝重视的。在众多的官学生中,明安图为人真诚,记忆力超强,能把一些蒙学书籍倒着背诵,令人惊叹,这也是他受宠的原因之一。

明安图学习勤奋,钻研刻苦,成绩非常优秀,不仅老师喜欢他,就连康熙皇帝也很赏识他。因此,康熙皇帝只要一讲课,明安图就有机会来聆听皇帝的教诲,长知识。

1712 年 5 月,康熙皇帝带着皇太后到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避暑。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它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问题,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人们相继修建了21座行宫,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1961年3月4日,承德避暑山莊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它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承德避暑山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人们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第二阶段: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写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年至1780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的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

康熙和乾隆皇帝,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避暑山庄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戛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庄也日渐败落。

按照康熙皇帝的习惯,他每次出巡,必须带一些有文化、懂科学的人,相当于现在的专家、智囊团,以便及时解决康熙皇帝遇到的问题。这次到避暑山庄去避暑,康熙皇帝命令苏州府学教授陈厚耀(1648年—1722年),钦天监五官正何君锡之子何国柱、何国宗(?—1766年),明安图,原任钦天监监副成德,“皆扈从侍直”。6月,康熙皇帝又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梅文鼎的孙子梅瑴成(1681年—1763年)任扈从侍直。

在这些扈从侍直的知识分子当中,明安图是以官学生列名的唯一的一名无名之辈,其余的人都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特别是梅瑴成,他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赐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修。雍正七年(1729年)任江南道御史,次年转工科给事中。雍正九年,迁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乾隆元年(1736年)擢顺天府丞;乾隆十二年,迁都察院副都御史;乾隆十三年擢刑部右侍郎;乾隆十五年官至左都御史。梅瑴成21岁时就“校正”梅文鼎所撰的《勿庵历算书目》;23岁时他又在梅文鼎所著的《平立定三差详说》一书中“衍为垛积之图”;73岁时告老归乡。他一生精研天文、数学,曾预修《明史·天文志》《律历渊源》,增删校订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主编《数理精蕴》,校正《梅氏历算全书》,对当时及后世数学、历算研究影响巨大,为中国数学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明安图决心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

1712年5月,当时的承德避暑山庄兴建不久,还没有形成后来那么多的景点,但也称得上是背山面湖、山峦起伏、草木蓊郁,宫殿亭榭掩映、湖沼洲岛错落,风光旖旎,巧夺天工了。在那个时代,除了皇帝的贴身近臣,一般人要想进入避暑山庄,那可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明安图是一名官学生,如果不是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他跟其他的官学生一样,不可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教诲。对于一般人来说,想要亲自聆听皇帝讲课,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在避暑山庄的著名景点——烟波致爽,康熙帝正和大臣、官学生下围棋。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康熙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兴趣爱好极其广泛。他喜欢下围棋,因此身边的臣子也投其所好,纷纷学习围棋,提高围棋水平。康熙末到嘉庆初,弈学更盛,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称为“四大家”。这四人中,梁魏今的棋风奇巧多变,使其后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施、范二人皆为浙江海宁人,少年成名,人称“海昌二妙”。据说在施襄夏30岁、范西屏31岁时,二人对弈于当湖,经过十局交战,胜负相当。“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明安图当了官学生之后,经常和同学下棋,还得到了老师的指点,围棋水平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当时,明安图在一旁观看康熙帝和别人下棋,没想到却被康熙帝指名道姓叫过来陪他下棋。毕竟是陪皇帝下棋,明安图感到很紧张,还有些害怕。望着明安图举棋不定的窘迫样子,康熙帝给他说了一个典故。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公元前559年,卫国的国君献公被卫国大夫宁殖等人驱逐出国。后来,宁殖的儿子又答应把卫献公迎回来。文子批评道:“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这里引用“举棋不定”这一围棋中的术语,形容人在下棋的时候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人们做事情的时候有很多顾忌,犹豫不决。康熙帝以此鼓励明安图做事不要前怕狼后怕虎,要放开手脚去做,方能取得好成绩。康熙帝的话,也说明了下围棋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活动,同时,他也给明安图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明安图随同皇帝前往避暑山庄,真是荣幸之至啊!然而,吸引明安图的,当然不仅仅是避暑山庄巧夺天工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了,他很清楚自己来避暑山庄的目的。每当康熙帝讲课的时候,明安图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地做笔记。康熙帝讲的内容,他不仅记得滚瓜烂熟,课后還能一个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足见他的记忆力之好。课上遇到不解的地方,他会在纸上写下来,课后再去请教随行的学者、科学家。大家都对这个勤奋好学的官学生赞叹有加,也乐于给他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明安图感到自己就像收获了庄园的庄稼、收获了一片草原的牧草、收获了一个菜园的蔬菜一般,内心的兴奋劲就甭提了。此刻,他特别想念额吉和阿爸,想念从小教他知识的老师,还有草原上的朋友……可是,明安图还是抑制着内心的情感,把思念藏在心底,一心一意学习。他觉得,自己学会知识,为朝廷出力,给草原人争光,这才是自己来官学学习的目的。

圣明的康熙皇帝和明安图他们这一行人,在避暑山庄这个皇帝的行宫朝夕相处,学习新知识,研究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讨论时事,相处得非常和谐。君臣之间就像师生一样,就天文、数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就这样,明安图的整个青年时代,在钦天监系统地学习了天文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维之门,习得了许多科学实践方面的技巧。明安图强烈的求知欲和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精神,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敖包康熙
祭敖包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康熙:阳刚雄健
敖包祭祀中的女人禁忌
神圣敖包
康乾盛景避暑山庄
康熙爱读《武经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