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科技重塑绿色金融的微观基础

2019-05-14 05:04刘涛
银行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债券绿色金融

刘涛

众所周知,西方社会的可持续金融首先发端于金融机构和公民社会团体。与这一“自下而上”式路径不同,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走的是一条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和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的“自上而下”式推动之路。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自上而下”模式有其推动快、复制快、收效快等优势。但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微观基础看,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制约了绿色金融向纵深和长远发展。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恰好可以夯实我国绿色金融的微观基础,畅通其传导机制。

我国绿色金融总体发展迅速

近年来,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高位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在顶层设计、体系建设、规模发展等宏观层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顶层设计成效显著。2016年3月,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7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新疆、贵州、江西、浙江、广东等五省区建设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相关试点省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绿色融资发展的指引文件,涉及绿色信贷统计、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绿色银行评价、绿色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与此同时,我国在全球绿色金融领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2016年9月,在中国的积极倡议下,杭州G20 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写入大会议程。在绿色金融标准方面, 2018年9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成立,着手推动国内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

绿色金融体系趋于健全。短短几年间,我国已形成了以绿色信贷为主,覆盖绿色保险、绿色投行、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等多个细分领域、门类较为齐全的绿色金融体系。从参与主体看,既有金融机构和涉绿企业, 也有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以及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评级、认证、担保、知识产权代理等第三方中介机构。

规模增长较为迅速。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 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同期企业及其他单位贷款增速高6.1个百分点。此外,部分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在国际上也居于前列。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统计显示,2017年和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225亿美元和309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总规模的22.5%、30.9%和仅次于美国,且差距正在迅速拉近。(见图1)

图1 全球绿色债券发行前三强

微观基础层面短板犹存

然而,相对脆弱的微观基础却制约了绿色金融在我国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方面,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不足。除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少数银行机构外,多数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机制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乏善可陈;另一方面,企业和投资者对于涉足绿色金融的意愿还有待增强。具体而言,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微观基础主要存在四大短板:

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和环境风险的识别能力不强。2016年以来,证监会先后修订了《年报准则》《半年报准则》《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一系列重要行业规范,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环境信息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在绿色债券发行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沪深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也先后公布了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要求发行人定期披露募集资金使用、项目进展以及实现的环境效益等情况;但在非上市公司和非绿色债券发行人部分,许多企业往往并不主动披露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污水等排放和能耗信息。金融机构对于如何有效识别、防范和处置项目的环境风险仍显力不从心。

金融机构难以穿透绿色资金的用途。无论是绿色信贷还是绿色债券,理论上资金都应投向节能环保、空气治理与防污染、新能源等环境友好型项目,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等绿色目标。如我国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公司债的相关规定均要求发行人在操作过程中指定专项账户,用于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接收、存储、划转与本息偿付,实现专户管理并可追踪;对于资金的监管单位, 也提出了尽职管理的要求。同时,近年来国内还积极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对绿色资金用途进行外部监督,但从实际情况看,企业私自更改资金用途的情况并不少见。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第三方机构,事实上都难以真正穿透绿色资金的流向。

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漠。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 有两类机构投资者对于绿色金融产品从理念上高度认同。一是绿色金融先驱,包括道德银行、SRI资产管理者、专业投资绿色债券的企业资金中心或银行司库等;二是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者,包括社会责任投资和ESG资产管理公司、养老金公司和保險公司等。反观我国,多数机构投资者仍属传统投资者,决定投资导向的主要是收益率和风险,缺少社会责任这一重要维度,因而对于绿色金融产品还是普通金融产品并无明显偏好。根据中诚信统计,2018年我国发行的111只绿色债券中,共计77只可与市场同类债券相比较,其中56只绿色债券发行利率低于同期同类债券平均发行利率,约低于平均发行利率2~215bp, 数量占比达73%。从长期来看,这种以传统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结构难以支撑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投资者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缺乏筛选能力。绿色金融专业投资知识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例如,美国拥有VanEck Vectors绿色债券ETF、Mirova全球绿色债券基金、Calvert绿色债券基金等一批具备绿色债券专业投资能力的金融机构。在我国,投资者不但自身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知之甚少,同时也无法找到专业绿色金融投资机构来辅助或代理投资,难以筛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

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的机理

近年来,金融科技异军突起,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挑战的同时,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引入金融科技手段,夯实绿色金融的微观基础,推动绿色金融加快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借助大数据提升绿色项目精准识别能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各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非经验和直觉。已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风控系统,通过深入挖掘用户数据、引入外部公共数据,全面判断用户信用情况,从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随着绿色金融迅速升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企业都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在众多绿色企业受益的同时,一些“假绿”“染绿”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绿色数据缺失造成的。金融机构要在众多鱼龙混杂的绿色项目中,剔除“假绿”“染绿”项目,甄选出真绿项目,除强制企业披露相关绿色信息外,也离不开坚实有效的绿色大数据基础设施。通过内外部数据的充分利用,更加客观、精准地甄别绿色项目,让宝贵的绿色资金真正发挥支持地方经济绿色崛起的作用。

借助区块链确保资金流向绿色领域。区块链技术在传递和储存信息方面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透明性、匿名性、数据不可篡改性和自治性等技术优势。在金融领域,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每笔资金的流转数据都不可篡改,其去处和用途都公开透明、有迹可查,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17年,工行通过银行金融服务链和政府扶贫资金行政审批链的跨链整合与信息互信,借助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溯源、不可篡改”的特点,在贵州实现了扶贫资金的透明使用、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2018年, 中国银行通过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完成了河北雄安与韩国首尔两地间客户的美元国际汇款,客户可实时查询交易处理状态,实时追踪资金动态。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强调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发行人不但要在募集说明书中充分披露拟投资的绿色产业项目类别、项目筛选标准、项目决策程序、环境效益目标,以及发债资金的使用计划和管理制度等信息,债券存续期间还要定期公开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除上述强制要求外,在绿色金融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将其应用于追踪绿色信贷、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投放的最终去向,将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借助VR/AR增强绿色投资者体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同样是近年来金融科技的热点之一。VR技术是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备生成三维虚拟环境,用户借助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自然的交互,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获得与真实世界相同的感受。AR技术则是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备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在国内外银行业,VR/AR技术正被广泛用于增强客户体验、开展客户培育等领域。2016年,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为培养青少年的理财知识和技能,借助沉浸式的VR叙事环境,生动地将相关金融知识传授给青少年。巴黎银行推出了一款基于VR 的零售银行应用程序,允许用户虚拟访问其账户活动和交易记录,同时将未来的退休储蓄数据直观呈现在客户面前,让客户意识到提前储蓄的重要性。在我国,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军长租公寓和租房市场领域,VR看房服务在银行业也得到了迅速推广。2018年,建行在上海开放了国内首家“无人银行”,该网点专门开辟出VR看房体验区域。用户穿戴上VR设备后,即可身临其境地观看“建行CCB建融家园”中所有的租赁房源。

在绿色金融领域,以往投资者对于绿色项目投资意愿不足, 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社会责任感未得到有效激发。运用VR/AR技术,通过可视化效果呈现,将有助于投资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投资绿色项目所取得的各种社会收益和经济效益,如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吨数、治理城市污水管网的长度、将废水矿渣改造为绿水青山等,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于支持绿色项目的道义感和使命感,获得心理满足。

借助AI辅助投资绿色金融产品。2015年以来,银行、券商、基金、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以及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基于人工智能(AI)的智能投顾产品。此类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投资者进行快速的“客户画像”,当确定客户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等要素后,系统就会向客户推荐相应的投资组合。2016年12月, 招商银行“摩羯智投”正式上线。此后,兴业银行的“兴业智投”、工行的“AI投”、中国银行的“中银慧投”等智能投顾产品也纷纷上线。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主要还是面向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传统机构投资者发行。但近年来适合个人投资者的绿色金融产品,特别是绿色债券已开始出现。2017年9月,我国首单绿色金融柜台债“国开行2017年第三期绿色金融债券”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允许个人投资者通过工行、农行、中行等银行的营业网点和电子渠道购买。未来,随着更多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绿色理财、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银行手机APP中的AI智能模块将进一步升级,根据投资者对于绿色、环境友好等社会责任的偏好程度,辅助投资者在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社会贡献等多重维度之间推荐最优投资组合。

相关启示

当前,我国金融业正面临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快速迭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发展绿色金融,不能只是就绿色金融谈绿色金融,而要与金融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夯实筑牢我国绿色金融微观基础的短板。

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一方面,增加金融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可效法一些国内先进银行的做法,将每年营业收入的1% 用于科技研发,并规定一定比例的資金专项用于绿色金融产品研发。另一方面,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通过与科技企业、知名高校、国内外先进金融机构实验室合作等方式,重点运用大数据、区块链、VR/A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解决绿色金融业务场景设计中的各种难点、痛点。

政府强化基础性建设。一是地方政府牵头与国内外科技巨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对科技企业参与绿色金融研发提供税收支持、专项资助等办法,积极引进外部科技力量,助力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增强绿色金融产品的研发实力。二是组建绿色大数据共享平台。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各地人行、银保监、环保、司法、工商、税收、社保、房管等公共数据资源,对辖内金融机构开放,从源头上解决金融机构与绿色企业信息不对称、绿色数据缺失等问题。三是加强绿色投资者培育。教育和环保部门可借鉴欧洲、日本等绿色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将绿色发展理念写入中小学课本,融入青少年教育实践。同时,在全社会广泛营造关心自然、保护环境的氛围,为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军。

(作者系江西银行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债券绿色金融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追踪绿色的秘密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再造绿色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