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探析

2019-05-14 10:56王杰
科技资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区域

王杰

摘 要: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边远民族地区因仍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关人员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认识不足、经费难以落实、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低及学前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教育扶贫的战略背景下,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具备良好的政策基础,理论成果愈加丰富,具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验的实践指导,广大家长和教师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趋势,边远民族地区应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区域学前教育质量。

关键词:边远民族地区 区域 学前教育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a)-0-03

所谓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优化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是核心,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促进幼儿学习和健康发展是根本目的[1]。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日趋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2]。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信息化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日趋丰富,受区域条件限制,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1 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边远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环境、文化背景及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其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建设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1.1 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对于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在边远民族地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上到地区政府官员领导,下到普通百姓家长对其重要性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也不全面、不充分,对其内涵也是模糊不清。教育部门领导和幼儿园园长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认识不清,这是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边远民族地区特殊的环境中,义务教育发展还需加强,人们的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一直是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其中突出的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而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很容易被忽视。其次,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尤为严重,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认识不全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特殊性认识不到位。

1.2 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难以落实

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充足的经费作支撑,边远民族一般具有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如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全州辖康定1个县级市,泸定、丹巴等17个县,325个乡(镇),2679个行政村,总面积15.3万km2,和山东省总面积相当,这些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成本随之升高。但是,目前国家尚未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从而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学前教育信息化更是举步维艰。其次,边远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特点,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必然会影响教育投入,这也从整体上制约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如何解决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是这些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大挑战。

1.3 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不高

在边远民族地区,人才匮乏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选择到边远民族地区从业的人才不多,选择到边远民族地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学前教育工作者信息素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区域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虽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但是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工作者参差不齐,很多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信息素养并不高。如甘孜藏族自治州,虽然在“一村一幼”政策的指导下配备了大量的辅导员来充实教师队伍,但其中部分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较为缺乏,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信息技术与幼儿活动及课程整合能力尤为不足,甚至有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为自己“减负”的工具,在对其培训中重视幼儿教育实践性指导而缺乏信息素养提升及教育教学方面的长期培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就无法实现信息资源与幼儿课程的有效整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边远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进程中,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对其自身的发展和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1.4 区域学前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滞后

教育资源匮乏已成为边远民族地区教育者落实教育信息化的最大障碍。学前教育与中小学及高等教育相比特殊性明显,从汪基德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中可见一斑“所谓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学前教育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开发适宜幼儿学习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恰当地”“适宜幼儿”体现出学前教育信息化针对性较强,学前领域的信息化教育需要针对性的教育软件和适宜幼儿的教育资源,才能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目前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软件的开发应用缺乏针对性,体现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资源开发明显滞后。作为全国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区的甘孜州,其电教馆专门设立了康巴网校,并搭建了甘孜州智慧教育平台,主要是可视化媒体资源,互动性资源偏少。现有信息资源大多仅仅满足于教学层而的简单“可视化”资源,缺乏在深层次上与幼儿园活动的有效整合。学前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存在机械地模仿中小学教育的问题,未能按照学前教育特点和区域特色及幼儿需求建设信息资源。

2 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论断,对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我国地域差异显著,区域教育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在边远民族贫困地区,为保证区域教育均衡全面发展,必须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进入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在缩小区域差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师素养、助力家园合作、推进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意义明显,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特别是在党和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扶贫先扶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等战略背景下,学前教育还肩负着补齐教育短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责任,作为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历史机遇期。

2.1 良好政策的“保驾护航”

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宏观政策的引导。梳理近几年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扶贫两个层面。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建设一个“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3]。2017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 “中央统筹,重点支持‘三区三州”,2018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三区三州为重点,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解决瓶颈制约为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教育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进一步向‘三区三州倾斜,切实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4]。”

2016年9月26日,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召开的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强调:“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前景广阔。推进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根本在思路、关键在领导、重点在应用、成效在制度、突破在创新。”还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等一系列政策的“保驾护航”,为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2 逐漸丰富的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家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前领域一直较为滞后,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成果呈碎片而不系统,且关注度较低。梳理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在2010年之前寥寥无几,2010年之后呈上升趋势,从中国知网以“学前教育信息化”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2006年有一篇文章《打造“没有围墙的幼儿园”》刊载于《上海教育》,2007年刘珍芳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的《浙江省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2008年也只有3篇相关文章,2009年有2篇相关文章。从2010年始,研究成果逐年增加,相关理论研究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实现了发展,不仅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意义、信息化建设、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及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学前儿童音乐、英语等教学领域、家园合作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5],其中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此外,美国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16年10月共同颁布的《早教与教育技术政策简报》等国外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国内外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支撑,值得借鉴。

2.3 前期经验的实践指导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的首位。多年来,国家从政策到经费投入都积极向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边远民族地区将其视作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非常重视,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2013年被确定为四川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区,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装备建与改革试验区,2016年全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退静工作现场会在甘孜州召开,2017年甘孜州作为全国藏区唯一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共同举办的2017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甘孜州作为全国民族地区典范在会上分享其建设经验。可见,在这些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信息化建设、网络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素养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为践行区域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2.4 利益相关者的观念转变

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设备得到了普及性的应用。互联网已融入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已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相对的1.0时代里出现的家长不理解、教师用不好等现象都在逐渐转变。家长都能意识到信息化在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而给予支持,教师能够意识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对儿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遏制已转变为对其的引导等,这些转变为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边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因为教育信息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身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边远民族地区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应不断研究和创新,为贯彻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战略,为边远民族地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教育公平,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努力为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汪基德,朱书慧,张琼.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3(7):27-33.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0-07-29)[2018-05-26].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18-05-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4] 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EB/OL].(2018-01-24)[2018-05-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802/t20180226_327800.html.

[5] 沈雪松,周玲.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简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107-108.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