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9-05-14 10:57吴良德左燕廖以
科技资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吴良德 左燕 廖以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不断运用,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也增加了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人工智能将释放大量财会人力资源,人力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选择将更加专业、更加挑剔。因此,作为会计人才输出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理应瞄准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应对措施策略,推动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b)-0140-02

“互联网+”时代下,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研究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以4∶1的比分击败李世石,这场著名的“人机大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几乎与此同时,德勤宣布将在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中引入人工智能,由机器人处理文件和完成合同阅读。在会计领域,人工智能降低会计成本显而易见,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冲击已无法避免,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岗位将被财务机器人替代,据保守估计,未来40%的会计人员因为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而面临失业;就业岗位的减少意味着就业竞争将不可避免甚至更为激烈,如何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保持核心竞争力,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会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反思。

1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现状

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指出,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迫切重要,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并重,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虽然高职院校近年来对会计专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努力强化财经类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但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依然较为传统,没有开设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分析相关课程;教学设施及教学软件更新滞后,信息孤岛和信息碎片化严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形式大于实质且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学生能真正深入到制度规范建设、核心业务处理的机会少;教师外出观摩培訓的机会不多,把握新技术、新知识同步性趋弱;多数教师会计教学仍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高职学生生源素质较弱,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加上会计专业知识较抽象且需要沉淀,部分学生在学习后仍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账务处理依样画葫芦不能变通,理解力较弱,缺乏创新力;综合地讲,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而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管理型人才供不应求,这种状况必须予以改善。

2 人工智能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是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研究开发并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制造出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来完成相应的工作。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据达沃斯论坛就机器人发展前景的最新调研指出,到2020年低端制造业的生产、销售、会计等工作岗位极有可能被机器人替代或抢走。很显然,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会计从电算化、云端化走向财务智能化已越来越清晰,现有的财务会计信息模式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1]的冲击下其影响将极其深远。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职业技能教育,其中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标准化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及成本计算仍然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多数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极易被财务机器人取代,这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将十分巨大,如何应对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思。

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曾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是促进就业创业、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应以人工智能为契机,顺应“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潮流,结合会计市场特点,研究人工智能对会计专业教育的影响,分析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变化,迎面接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高技能复合型会计人才,必须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变革。

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使用,人工智能必将取代传统的会计人员,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高职会计学生已不适应新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4.1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会计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为企业输送会计技能人才,其自身也需要改革与发展。客观地说,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其社会认可度本就不高,加上人工智能的渗透与冲击,会计工作岗位难以匹配更多需求,改革势在必行。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常规会计业务的处理将被人工智能技术完全取代,其工作效率更高且不会出错,因此,必须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原有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为支持型、复合型、创新型,即从会计通用、专用知识教育转变为学生具有会计综合性数据处理及运用的能力和素质教育,除了会计原理及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外,更多的教学内容应是财务规则解读、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管理决策以及战略规划等。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相互衔接,避免脱档脱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3]。

4.2 注重教学人员队伍建设,加大硬件和软件教学投入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其目标,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更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教学相长的另一层意思讲的就是密不可分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广引人才,利用课余或假期,安排教师进修或深入企业、财务公司挂职锻炼;或到代理记账公司观摩学习;或到会计师事务所取经;开展人工智能培训,组建高水平的会计教学团队。不断加大教学软硬件投入,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做支撑,为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4.3 创建“会计云共享中心”,真实呈现真设备、真业务、真环境

高职人才培养应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会计专业教育切入点,建立“会计云共享中心”,依托企业真实的业务,以“岗中学,岗中练,岗中做”为导向,突出“真设备、真业务、真环境,真财务工作流程”的特点,把公司的工作操作规范、操作程序和角色扮演引入校园,学生不需离校就能开始真正的会计岗位实践,做真实的账务。通过实训,学生不仅能掌握财务核算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学到各部门协调和沟通的知识与技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自身实力和就业信心自然地相应增强了。与此同时,要不断强化学生会计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会计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决策的技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向更高层次发展。

4.4 建立智能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智能财务是智能技术在自动化及预测方面的财务呈现。智能财务无需人工干预可以自动、快速处理许多工作,规定条件下精准处理数据而不易出错,智能财务能为会计的双手松绑而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站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高度,顺应互联网+云会计技术潮流,重新定位自身价值,探索建立智能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人—机互动为核心,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教育与生活融合、技术与文化融合、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增设专家进课堂教学环节,转变教学方式,以传授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把握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能力,优化学生的复合技能,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由传统会计人才培养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4.5 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构建并完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育体系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比较传统,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原因是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度不够,课程设置仍然侧重于传统的专业课程,核心课程更多是放在会计核算与成本计算上,在“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需要进行课程调整,以“轻基础财务操作重综合管理能力”为理念,淡化标准化、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内容,对实务类课程适当调减授课学时,重新整合专业必修课程,有针对性地拓宽开设经济与法律、投资理财、管理与筹划、数据分析与规划等人智能无法替代的内容,构建各门课程间连接更加合理、更加紧密,课程内容深度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此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进而达到应用财务数据进行经济活动分析、预测、判斷、管理、决策的能力。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转型已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应不断改善现有教学条件,积极探索建立智能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构建高职会计创新课程体系并付诸实践,实现从传统会计核算型人才培养向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1] 冯娣.人工智能+,会计走向智能财务时代[EB/OL]. https://zj.zjol.com.cn/news/950191.html.

[2] 习近平:职业教育是青年成功成才的重要途径[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40624/n401250730.shtml.

[3] 刘永泽,翟胜宝.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研究[EB/OL].https://www.xzbu.com/3/view-771690.htm.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