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019-05-14 12:45李鑫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日益增长矛盾高质量

十九大报告提出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性的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科学把握了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新时代推进各项事业、破解各种问题都将围绕这一主要矛盾展开,都取决于解决这一矛盾的程度和水平。这一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对共产党人的新要求,必须把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作为根本任务,带领人民持续奋斗、不懈奋斗,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进入新时代的直接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是对新时代社会实际的回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被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所替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新时代的重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从实践上看,建国以来,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都有不同的判断。

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我国即将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先后对即将建立的新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但毛泽东等同志很快发现,这种判断并不符合中国社会实际,因此不再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事实上,中共中央更多地强调对资产阶级要以“团结”为主,对城乡资本主义经济要以“利用”为主,并不断地批评党内出现的急于消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倾向。

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9月,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重大判断:“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在一段时期内指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但是因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对八大这个正确的判断没有坚持下来,偏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面,致使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很大的弯路。

1979年,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重新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新做了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并在十二大上得到再次确认。这一论述直至中共十九大没有改变。

这一论述既继承了八大的正确判断,又肯定了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发展不足的实际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坚持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使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科技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明显过时了。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十九大做出的第二个新的重大历史判断。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从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上表现为以下三点变化:

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生产的新变化

(1)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人民的需要不止对衣食住行等物质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福利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对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从物质文化的领域向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全面美好生活跃升和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的已经超出经济领域,而更多地指向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领域。

(2)社会生产能力的水平明显提高。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发展到现代化的经济大国和制造强国,并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和增长最快的投资来源国,我国告别了短缺时代,也告别了规模、速度和总量满足阶段,社会生产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复杂、分工更合理的水平上提升和发展。

(3)发展重心和抓手转向结构性改革。“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我国当前的短板和发展的关键,向平衡要效益和效率,向充分要空间和质量,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推动发展理念迈向创新、平衡、绿色、开放、共享的新阶段。

2.不平衡发展的主要表现

(1)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阶层能够享受到的产品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城乡收入差3倍左右,东部发达地区人均GDP超10000美元,而西部最低的只有1000多美元,我国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2)结构发展不平衡。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使我国经历了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具体体现在需求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的失衡。由于投资和消费关系的不平衡,造成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和商品积压,进而不得不“畸形”地依赖“扩张投资”和“增加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从而进一步导致需求结构的失衡。在投资结构上,高投资不仅导致资本投资效率下降,产能严重过剩、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发展,还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在产业结构上,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对农业深加工及服务滞后;工业大而不强,产业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低,总体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服务业无法适应需求变化,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低和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

3.不充分发展主要表现

不充分发展,指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资源和能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发性的重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太强等等。我国发展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许多方面的发展是不充分的,比较有显著的有:

(1)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上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依然较低。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这是我国当前的现实国情。

(2)科技发展不充分。我国在多项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占有率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大量的核心关键技术依然要靠进口

(3)民生工程发展不充分。老百姓关心的住房、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发展不充分,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老百姓需求不断从生存需求转向享受需求、发展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预示中国今后若干年,甚至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心将发生变化。“落后的社会生产”聚焦的是发展,是从不发展到发展的问题;“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关键词还是“发展”,但此发展非彼发展了,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高质量的发展。

1.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应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协调发展。

(1)着力推动商品和服务高质量供给。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这个主攻方向。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为质量的提高。适应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应当不断提供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既不断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改善、丰富人民生活,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升级,反过来催生新的需求。

(2)着力解决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场深刻的效率变革。解决实体经济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这三大失衡,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调整存量、减少低质无效供给,做优增量、扩大优质高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整体效率。

(3)强化创新这个战略支撑。创新之所以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作为“乘数”作用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上去的。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

2.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现代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产物,是以产后加工、保鲜、物流和相关服务业为主体,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新型业态,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标志,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发展现代农业出路在融合、重点在加工”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努力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四增目标,大力推進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多要素聚集、多主体培育、多支撑的体系建设。

3.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潮流,更是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社会事业充分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到社会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上。所以,社会事业充分发展,就是发展成效最终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

第二,能够创造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形成基本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使居民总体收入稳定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基本消除贫困。

第三,社会风气积极向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氛围公平、公正、民主、和谐。

作者简介:

李鑫(1966--)男,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中共安庆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

猜你喜欢
日益增长矛盾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粮食损失发生在哪里
矛盾的我
欧盟
“矛盾多发”可怕吗?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建国后历次转变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