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去极端化”工作的研究

2019-05-14 12:45古丽波斯坦·阿卜杜瓦柯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稳定

摘 要:文章总结了新疆洛浦县山普鲁镇阔其坎村加强“去极端化”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做法,概括了“访惠聚”工作要点,继续加大“去极端化”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社会稳定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扶贫力度和资金投入,深入开展维护国家统一,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做贡献。

关键词:社会稳定;“去极端化”;洛浦县

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战略,全面聚焦总目标意识,深刻领悟自治区党委精神、按照2017年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根据局党组的安排,于2017年2月28日工作队正式入驻阔基坎村,驻村以来工作队人员以“访民情 、聚民心、惠民生”为主旨,落实自治区、地区“访惠聚”工作要点,依照自治区2017年访惠聚“1+2+5”工作目标,在当地领导的支持下村民们的积极配合下,工作队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深入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因地制宜开展工作,认真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措施方法,确保“访惠聚”活动见成效、结硕果。[1]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基层基础得巩固,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族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确保了阔基坎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为后续“访惠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洛浦县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民族共同生活,全县共有人口24.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88万人,占总人口的88%。全县面积14287平方公里,县城西距和田市22公里。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情况

阔其坎村距离洛浦县城8公里,位于山普鲁镇政府以南3公里处,东南部与克兰特村交接,北面与洛浦镇克尔喀什村毗邻,西面与纳瓦乡阿其敦村接壤,全村总面积5200亩,其中耕地面积 2387亩,人均耕地0.8亩,村集体机动土地176亩(村集体果园面积50亩),耕地中含林果地970亩,其余1750亩均作为粮食作物耕地;全村有宅基地面积362亩。

2.村民情况

阔其坎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644户3036人,男1396人、女1540人;80后504人,90后446人,合计950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816人,其中学前教育291人、小学部分373人、初中部分81人、高中部分71人,无辍学学生。

二、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去极端化”的主要做法

1.积极引导感恩教育

利用每周一升国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宣传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惠民政策、“去极端化”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让农民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更好地知党恩,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教会他们有国才有家,有感恩才能和谐。结合实际情况召开现身说法帮教大会,充分发挥老党员群众代表的作用,提高农牧民的法律意识。

2.改善生活工作环境做好后勤保障

为确保驻村干部能安心、踏实的在基层一线工作,单位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工作队营造良好的条件,使驻村干部在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上得以改善。同时,购置小板凳1000个、打造23000元的百姓舞台,配备100套桌椅,为村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宣讲、文体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氛围。

3.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定期走访,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宗教管理,认真开展“去极端化”专项整治工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经常检查视频监控、门窗防盗、水电线路設备等是否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本村“访惠聚”工作队很好的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点带面共同推动辖区民族团结工作的进步。在民族团结教育月中,工作队以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农牧民开展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实现各个民族互帮互助,将“三个离不开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并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活动普及党的民族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5.竭尽全力解决群众困难需求

“访惠聚”工作队开展驻村工作以来,为更好地融入到群众中,积极进行走访和看望年老体弱的老人,了解村民困难和需求,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解决部分群众燃眉之急,如对至今没有使用自来水的四户村民及时联系施工方和水利站解决他们实际困难。

6.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增强基层群众凝聚力和爱国情怀,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阔其坎村工作队自入驻以来,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每周一按照要求组织驻村维稳力量、村民开展升国旗及宣讲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第三十五个民族团结月、“六一国际儿童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庆日,组织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在农闲时间组织本村村民开展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宣传效果,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工作

工作队驻村以来,一直抓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工作,组织本村80、90、00后未就业青年人员 开班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为调动村民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演讲比赛。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本村青年人员学好国语水平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在一起学习交流、交融,大大提高了年轻人的思想认识,为“去极端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8.拓宽致富门路

拓宽致富门路。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及有关部门,为该村农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一年来,通过宣传动员,一共引导180名村民到内地以及疆内各地务工就业,共创收350余万元。村办企业已经峻工,即将投入使用,预计可以解决50名两类人员家属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

村干部领导定时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督促本村加强党员干部及时学习,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领导对村党支部各维稳力量的领导力和集体凝聚力,使村干部在工作的交流交融中彼此更团结、更理解和信任,引导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

总之,自工作队驻村以来,每个工作队员都牢记使命,不辱使命,克服家庭困难,认真对待工作,顾大家,努力学习、努力适应,相互磨合,以最快的速度转变身份,进入角色,为村里各项工作注入一股强大的动力。虽然生活条件艰苦,面对的是洛浦县人口最多的村,工作队任务重、压力大,但工作队员团结协作,同舟共济,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去极端化”工作力度,比较圆满的完成了驻村各项任务,整个村的面貌改善了不少,安居乐业,为社会全面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努力奋斗为平安和田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新宇.《新疆党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把群众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R].经济视野网,2018年5月28日

作者简介:

古丽波斯坦·阿卜杜瓦柯(1990--)女,维吾尔族,新疆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宗教事务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稳定
情感何以影响社会稳定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社区工作者思想状况调研及问题分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红水河流域库区移民社会稳定状况与对策探讨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论社会稳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