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投190亿建国储林远召“白山黑水”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与白山市政府调研重庆国储林建设

2019-05-15 01:47游娜
中国林业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白山市储备重庆市

文/本刊记者 游娜

三月的巴蜀之地,景和春明,眉黛远山,在一片苍翠中,弥漫着清新淡雅的松香气息。蓝天下,微风中,重庆市铜梁区双碾林场数千亩的马尾松和柏树随风轻拂,与辛勤劳作的林场工作人员形成春日里最生动的光景。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签署《支持长江大保护共同推进重庆国家储备林等林业重点领域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确定投资190亿元在重庆市先期实施建设500万亩国家储备林基地,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重庆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促进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整体项目正在全面推进中。从市区到林场,视线之所及的路旁、河边、村庄,行行片片的树木随风轻拂,色彩绚丽的景观花卉和乔木、灌木相得益彰,近观心迷,远观豁达。红豆树、杉木、柏木、香樟、楠木……数万株的苗木绿染山川,秀美重庆的绿色画卷徐徐铺陈开来。

近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与白山市政府调研组一行深入重庆市铜梁区,实地查看了国储林苗木规格、树种选择、栽植标准等情况。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满,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品牌建设分会理事长蒋周明,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会长、重庆经纬林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熙,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杨燕南,白山市委常委、秘书长费洪海,白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葛会清,白山市林业局局长黄英,白山市金融办公室主任李江波等参与调研。一起陪同的有重庆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戴栓友、重庆市林投公司总经理黄珍富、重庆市林业局产业处调研员郑兰春等。

生态建设的抓手在哪?在江,在山,更在林

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天然林全面停伐,保守预计2020年木材需求缺口将达2.5亿立方米。

生态要保护,经济要发展,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推动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国家储备林建设做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铜梁区地处重庆西部,森林面积达90万亩。该区坚持先试点探索后推广的原则,近年来在双碾林场实施3000亩储备林建设,采取现有林改培方式,改造现有马尾松、杉木林分,套种楠木,培育楠木、马尾松、杉木大中径级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通过精心组织,合理采伐林木,留优去劣、全面除草割灌整地、利用林下空间优化补植、严格后期管理等措施,优化林分结构,保持林木竞争优势,促进林木由高生长向径发展,从而提高森林质量。

记者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目前国储林项目建设布局在全市30个区县,总规模为500万亩,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150万亩,现有林间伐套种改培与补植补造20万亩,森林抚育及抚育间伐改培130万亩,现有林收购200万亩。

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了重庆市林业生态环境以及国储林项目的相关准备情况,全面分析了重庆市国储林项目建设的优势和必要性。在国储林建设上,重庆坚持立足实际,突出当地特色,把国储林建设与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提升、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进行有机结合。

在具体实施方面,重庆市林业部门探索出一条通过林投公司作为承接主体的路子,开辟出全产业链的模式。林投公司作为开放的平台,积极与林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同时引进民营企业,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布局。

林投公司总经理黄珍富说:“国储林的建设实施不仅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加快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协同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重庆市国储林建设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在了解了重庆国储林项目的规划定位、空间布局、建设思路以及资金来源后,也让我们在白山市储备林建设上有了足够的信心。”白山市市委常委、秘书长费洪海说。

据悉,白山市森林覆盖率达84.1%,素有“长白林海”、“立体资源宝库”的美誉,境内活力木森林积蓄量达到了1.8亿立方米,人均163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9倍,是全国首家全幅员森林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和中国绿色转型示范区、绿色食品、特产名城。白山市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2017年9月,白山市召开“生态文明、绿色转型(中国·白山)论坛,此次调研是为了促进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举措。目前,在现有基础上研究和探讨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再添新绿。

白山市林业局局长黄英了解到重庆市国储林建设进展情况以及实施模式后表示,要认真学习借鉴重庆市国储林建设经验,针对白山市的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白山储备林建设的办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品牌建设分会理事长蒋周明针对重庆市国储林后期建设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各方要扮演好角色,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银行支持;二是要区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将生态与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要突出各方作用,将政府和企业、银行之间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深入推进林业改革,推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联动共促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平台和资金是国储林建设是否能顺利进行的两大重要因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这将意味着按照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能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引领作用,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提供优惠贷款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等方式,满足国家储备林、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融资需求,积极探索建立林业生态价值多元化市场化补偿机制,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及金融产品服务,进一步拓宽林业建设投融资渠道,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推动国家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与建设,谋划木本油料、笋竹、中药材、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林木种苗、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发展,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作为政府一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能发挥组织协调优势,制定实施林业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和项目管理办法。重庆市政府发挥当地政府主导优势,制定和出台有利于促进重庆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林业重点领域发展相关制度政策。国开行发挥融资融智优势,引领资金、设计投融资方案和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三方根据林业项目建设总体安排,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编制行业融资规划,设计项目融资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开行将支持重庆市探索建立林业生态价值多元化市场化补偿机制,创新市场化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林业生态扶贫项目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框架下,三方还将探索央地、银林等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战略合作目标的实现。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区位非常重要。近年来,重庆市积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恢复,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全国作出了重要示范。森林覆盖率由直辖初的20.98%提高到46.5%,2018年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15%。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用3年时间,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市营造林1700万亩,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左右。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白山市学习重庆先进经验,结合白山市实际,在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探讨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可行性和实践性,为白山再添新绿,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国家储备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700万公顷,继续划定一批国家储备林,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2000万公顷,年平均蓄积净增2亿立方米,年均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300万立方米,一般用材基本自给。

猜你喜欢
白山市储备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白山市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价值研究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奋进中的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吉林省白山市通联站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白山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