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省典型民族村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思考

2019-05-15 03:13李春梅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寨佤族村寨

李春梅

云南省典型民族村寨旅游是近期旅游扶贫的重点工作,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本文以旅游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为基础,根据翁丁佤族村的地理概况,探索翁丁佤族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模式,构建了翁丁佤族村的全域旅游文化圈。构建该全域旅游文化圈目标是打破翁丁生态文化旅游孤岛现状,建设翁丁新村为旅游“前台”,翁丁大寨为旅游“后台”,以翁丁大寨为核心,与周边勐卡村、芒公村、下寨和新芽组成旅游发展共同体,形成由点—线—面的全域旅游文化圈,可供其他相似的民族村寨借鉴参考。

一、翁丁佤族村概况

翁丁佤族村已有近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包括翁丁村、勐卡村和芒公村。翁丁村又分为3个寨子,即翁丁大寨、翁丁下寨和翁丁新芽。沿着公路往前走,还要两个村,分别勐卡村和芒公村。翁丁大寨共有103户,479人,均为佤族。从管理上看,翁丁旅游社区管理呈现出村委会和旅游部门共同管理的特色。翁丁村从2005开始开发旅游,至今已有10多年了,旅游的发展使这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与现代社会连接起来,享受到了旅游带来的经济福利,社区居民平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节庆日从事旅游活动,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目前,翁丁已成为云南首批2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之一,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和民俗文化采访基地。2013至2014年连续荣获“中国十大避暑小镇”“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中国最美村镇“典范奖”和云南省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二、翁丁佤族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全域旅游是基于旅游的本质,并充分考虑到社会大众游客的需求而提出来的旅游新概念,自从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报告,强调创新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全域旅游作为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战略目标,重点实现八大转变。为了促进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翁丁村居民需思考翁丁佤族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并以此指导旅游发展实践。

(一)理论依据

旅游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为翁丁佤族村构建旅游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欧文·戈夫曼(Eerving Goffman)把社会比作一个舞台,将社会结构分为“前台”(Front Stage)和“后台”(Back Stage)。“前台”就是演员和宾主,或是顾客与服务人员接触交往的地方,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而“后台”则是演员空隙休息并准备节目的地方,“后台”应该是封闭的空间,不能让观众和外来者进入,“后台”的东西是神秘的,不能向外来者随意展示,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甚至使社会遭到破坏,所以保护“后台”对维护一个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迪安·麦坎内尔(Dean MacCannell)发展了旅游中的“舞台真实”理论,他在《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为了保护“后台”东道主的传统文化,不受旅游发展的破壞,文化旅游产品应当主要通过舞台来实现对“真实性”文化的再现,用一些带有象征性真实的东西向游客展示,以此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

(二)实践依据

台湾“布农部落”原住民文化旅游化生存模式的经验可提供借鉴参考,“布农部落”是布农族人白光胜设计的原住民文化“旅游化”保护和传承模式,即在族群村寨之外按照布农族村寨的传统格局专门“复制”了一个族群村寨,作为原住民文化旅游村来接待游客,这个“布农部落”的大小和真正的布农族村寨一样,只是增加了接待游客的旅游服务设施,如部落剧场、部落民宿、部落餐厅、部落咖啡屋、部落手工艺室和有机蔬菜园等,“布农部落”提供给族人154个全职就业机会、40个兼职就业岗位,每日为100多位独居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将布农族的生活区和旅游区分开,避免了旅游对布农族社会的直接冲击,有利于布农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能够使布农族群众在旅游业发展中获取实际利益,而且仍然保持了布农族文化表演的“原真性”,这种“相对隔离”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模式。

(三)建构翁丁佤族村旅游发展模式

本模式以翁丁大寨为中心,构建翁丁佤族旅游社区全域旅游圈。即以翁丁大寨为中心,以翁丁新村、翁丁下寨、翁丁新芽、勐卡村和芒公村为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域旅游圈,构建翁丁佤族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见图1),以翁丁新村为前台,翁丁大寨为后台,勐卡、芒公和下寨为支撑,充分挖掘翁丁佤族村的人、文、地、产、景等资源。在这个全域旅游圈里,笔者将佤族旅游“舞台化”的发展模式和“社区化”发展模式相结合,即将翁丁佤族旅游社划分为旅游区和生活区,尽量减少旅游对佤族村寨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保护翁丁大寨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佤族文化得以世代延续。

图1 翁丁佤族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1.翁丁新村的旅游休闲度假功能

翁丁新村是翁丁大寨村民的新寨子,对于翁丁新村,当地可以采用一种“舞台化”模式来发展旅游,把它建设成为佤族旅游社区的重要旅游区,在村貌的建设方面,请艺术家多提意见,加入一些佤族文化的艺术元素。可以将这里建设成向游客开放的旅游文化村,解决翁丁大寨村民的就业问题,并发展村民自己经营的餐饮、民宿、娱乐和商店等,此外,还可在村内建设一个佤族剧场,供表演专用。

2.翁丁大寨的旅游核心功能

翁丁大寨是佤族旅游社区村民的主要生活区,应以保护和传承佤族文化为主,尽量保持村庄的原有面貌,继续强化原有的旅游项目,即迎宾仪式、拉木鼓、舂新米等旅游活动。在翁丁大寨内,可以组织村民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传承佤族的传统文化,如织锦作坊、竹编作坊、手工艺品作坊、佤族服装制作作坊和佤族乐器作坊等。继续保持原有的旅游景观,如翁丁神树、石榕树、疏林草地、鸟类、佤山日出、祭祀神台、木鼓舞、悼念舞、口弦舞、蜂桶鼓舞、打歌、跳摆、葫芦笙舞、跳新房和串姑娘等。

3.翁丁新芽的旅游支撑功能

翁丁新芽与翁丁大寨相距不远,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比翁丁大寨更加贫困,其旅游发展重点考虑旅游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以“一村一品”为目标,开发适合翁丁新芽种植的农产品,将翁丁新芽发展成为“欣赏小油菜花+参观小油菜籽加工厂+小油菜籽油旅游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其可作为翁丁全域旅游文化圈的一部分,支持翁丁大寨的旅游发展。

4.翁丁下寨的旅游支撑功能

佤族对水酒有特殊的爱好,形成了佤族特有的酒文化。佤族水酒的原料、釀造方法、酒药、酒器、酒色、酒度、酒具和饮酒习俗保持了原始酒文化的特色。佤族的水酒多数自产自销,在国内、省内的知名度不高,可是,在临沧、保山、德宏一带还是小有名气,所以在翁丁下寨发展佤乡米酒的酿造业,可满足沧源酒文化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可给下寨的村民带来经济创收。翁丁下寨将米酒的制作过程展示给游客,打造佤乡翁丁米酒品牌,对翁丁大寨的旅游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5.勐卡村的旅游支撑功能

勐卡村是一个傣族与佤族杂居的民族村寨,经过两个民族的长期融合,勐卡村既具有其他地方傣族村寨的特点,又有民族杂居、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特色,不管是村寨的建筑风格,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已经融合了傣族与佤族的特点,成为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的结合体,是反映民族文化融合形式的最佳实体,是一个特色鲜明、旅游价值极高的村寨。

6.芒公村的旅游支撑功能

芒公村处于翁丁佤寨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南部,是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旅游线上的最后一个村寨。与翁丁村相比较,芒公村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至今道路交通条件还较差,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甚少,是翁丁佤寨原生态文化旅游区中,较为古朴的佤族原始村落。根据芒公村的村情,可重点发展旅游和农业的融合,茶叶是芒公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在这里可以建设一个中型规模的茶叶加工厂,由芒公村村委会牵头建设,翁丁佤族旅游管理委员会提供支持,村民全民参与,将芒公村打造成为翁丁佤文化和茶文化结合的特色示范旅游村,开发以茶叶为特产的旅游产品。

三、结语

通过旅游促进云南省典型少数民族村寨经济发展是必行之路,但在此过程中,也应关注这些村寨的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针对翁丁佤族村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翁丁村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以翁丁新村为前台,翁丁大寨为后台,勐卡、芒公和下寨为支撑,充分挖掘翁丁佤族村的人、文、地、产和景等资源。这个模式的实施关键是政府和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教育投入,培育当地旅游小型企业的农业企业家,将社区主体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效。希望相关部门能支持该模式的实施,真正帮助翁丁佤族村民实现旅游扶贫,同时,也可以通过实施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大寨佤族村寨
周恩来陪外宾三访大寨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过去的苹果
巧家县大寨镇中心学校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地扪模式探讨
西安市大寨路道路工程建设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