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含45°角问题的解答与反思

2019-05-15 07:47罗峻段利芳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过点平分线直角

罗峻 段利芳

摘要:45°角是平面几何中一个特殊角,它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以--道含45°角的平面几何问题为例,剖析如何用好45°角.

关键词:45°角;构造;启示

45°角的条件在平面几何问题中比较常见,常常需要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已知条件和图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答一道含45°角的平几问题,体会含有45°角问题的构图方法.

1试题呈现

题目如图1,在Rt△ABC中,∠C=90°,AC>BC,BD平分∠ABC,点E在BC上,LEDB=45°,BE=5CE,CD=3,求AB的长.

本题的阅读量小,图形简洁,条件清晰,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看到题目后,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没有头绪,铩羽而归.笔者细研此题,发现此题切入点多,方法多样,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的解答可以呈现出众多的创新方法,对学生的解题有比较好的启发与帮助.

2解法探源

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特别是较难问题的解答,关键是如何进行数学问题的转换,将一个陌生的问题转换为已解决过的数学问题,化生为熟,化非常规为标准.对于45°角问题,我们容易与八上《全等》的一道作业题联系起来.

引例如图2,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BE⊥MN,垂足分别为D、E.分别探究DE、AD、BE的关系.

“引例”的解答非常简单,这里不再展开.对于图2两个图形的结构,同学们要相当熟悉.因为-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逆向构图,即题目的图形只显现--部分,需要解题者作出辅助线,出现如图2中的基本图形并综合运用.

结合上面的问题,遇45°角的解题想法是直接以45°角为-一个基本角,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构造如“引例”中的全等三角形来解决(如本文的解法1、3、4);遇45°角的第二种想法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比是1:1:/2,并且构图后会产生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结合,组成方程来解决线段问题(如本文的解法2);遇45°角的第三种想法是:构造-一个45°,这样会产生两个共角(或共边)的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解决(如本文的解法5).

3多向解答

3.1以BD为斜边和45°角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法1如图3,以点B为顶点,BD为边作∠DBF=45°,交DE的延长线于点F,易得BF⊥DF.过点F作FN⊥BC于点N,过点F作FM⊥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D作DG⊥AB于点G.

因为∠FDB=∠FBD=45°,所以DF=BF.

因为∠DCE=LEFB=90°,对顶角∠CED=∠FEB,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DE=∠EBF.

在△DMF和△BNF中,

{∠M=∠BNF=90°,

{∠MDF=∠NBF,

{DF=BF.

所以△DMF≌△BNF(AAS).

所以FM=FN.

又四边形MCNF的三个内角为90°,

所以四边形MCNF是正方形.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CE=x,则BE=5x,BC=6x,EN=a-x,BN=6x-a.

因为DM=BN,所以3+a=6x-a.

所以a=6x-3

因为CD//FN,所以CDCEFN~EN

所以

解得x=1或x=1.5.

因为①

又BD平分∠ABC,DG⊥AB,DC⊥BC,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DG=DC=3.

结合①式得CDBC②

设AD=y,

(1)当x=1时,BC=6,由②得yAB

所以AB=2y.

在RtOABC中,62+(y+3)2=(2y)2.

解得y1=5,y2=-3(舍去).此时AC=8>6,即AC>BC,符合题意.

所以AB=2y=10.

(2)當x=1.5时,BC=9,由②得39yAB

所以AB=3y.

在Rt△ABC中,92+(y+3)2=(3y)2.

解得y1=-3(舍去),y2=2=3.75.

而AC=AD+DC=3+3.75=6.75<9,即AC<:BC,与题目条件AC>BC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AB=10.

评注本解法以BD为斜边,∠EDB=45°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从图形中找出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利用比例线段建立方程求出线段CE的长,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条件,构造点到角两边距离,借助面积法,得出AB与AD的关系,再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出线段AB的长.

2.2以DE为斜边和45°角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法2如图4,过点E作EF⊥DB于点F.

由∠EDB=45°,4EFD=90°,易得△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EF=2,DE.

设CE=x,则BE=5x,BC=6x.

在Rt△CDE中,DE=CD2+CE=√32+x2=/9+x.

则EF=点DE=兵x9+2=√2(9+2)

(1)当x=1时,即CE=1时,过点D作DG⊥AB于点G.因为BD平分∠ABC,DC⊥BC,DG⊥AB,由角平分线性质可知,DG=DC=3,易得△BCD≌△BGD,则BG=BC=6.

设AG=a,AD=b,由∠A公共,∠C=∠AGD=90°,易证OADGnOABC.

所以C=AG,即6b+3

化简得b=2a-3.①

在Rt△ADG中,由勾股定理可知,AG2+DG2=AD*,即a2+32=b.②

把①式代入②式,得a2+9=(2a-3)*.

解得a=4,则b=5,AC=8,BC=6,符合题意.所以AB=AG+GB=4+6=10.

(2)当x=1.5时,由上面(1)的全等和相似得DG=3,BC=9,进一步BCAC9b+3

化简得b=3a-3.

在Rt△ADG中,由勾股定理,得AG+DG2=AD2.即a2+32=b2.

进一步得a2+9=(3a-3)2.

解得a=2-,b=3.75,AC=6.75.

此时AB=6+a=6+2二=8一.又BC=9,即AB

综上AB=10.

评注本解法以DE为斜边和∠EDB=45°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和面积法求出CE、CB的长,这里用勾股定理组成一个无理方程,需学生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合理运算程序,使运算符合算理,合理简洁,再利用角平分线、三角形相似求出AD的长,最后通过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2.3以DE为直角边和45°角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法3如图5,过点E作EF⊥DE于点E,交BD于点F,过点F作FH⊥BC,垂足为点H.

因为∠BDE=45°,EF⊥DE,

所以△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DE=DF.

因为∠DEC+∠FEH=90°,而∠EFH+∠FEH=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DEC=∠EFH.

在△DEC和△EFH中,

{∠C=∠EHF=90°,

{∠DEC=∠EFH,

{DE=EF.

所以ODEC≌△EFH(AAS).

所以CE=FH,EH=CD=3.

设CE=x,由BE=5CE,知BE=5x,BC=6x.则BH=5x-3.

由CD//FH,构成“A”型图形,则BHHFBC-CD

所以=5x-3,进一步化简得,2x2-5x+3=0.

解得x=1,xz=1.5.

以下解答,同解法2(略).

评注本解法以DE为直角边和∠EDB=45°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一线三垂直”图形证三角形全等,运用A字形相似,得出线段成比例,组成-一个方程,从而求出CE的长.这里的一线三垂直、全等三角形和A字形相似图形对解题的作用较大,可有效促进解题,缩短思维过程.

2.4以BD为直角边和45°角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法4如图6,过点B作HB⊥DB于B,BH交DE的延长线于点H,过点H作HF⊥BC于点F.

由∠EDB=45°,∠HBD=90°,易得△BD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DB=HB…

由“同角(∠DBC)的余角相等”,可知LCDB=∠CBH.在△BCD和△HFB中∠CDB=∠CBH,∠C=∠HFB=90°,DB=HB,所以△BCD≌△HFB.(AAS).所以BC=FH.

设CE=x,则BE=5x,EF=5x-3,HF=BC=6x.

由AC⊥BC,HF⊥BC,知CD//HF.

由“8”字形知对应线段成比例,所以CDCEFH-EF

进一步,得6x5x-33=:

化简,得2x2-5x+3=0.

解得x1=1,x2=1.5.

以下解答,同解法2(略).

评注本解法以BD为直角边和∠EDB=45°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一-线三垂直”的变异图形证三角形全等,运用8字形相似得出线段成比例,得到方程,从而求出CE的长.本解法与解法3有异曲同工之妙,方法比较类似,都是借助--线三垂直全等和相似解题,可见构造基本圖形是解决平几问题的有效途径.

2.5以CD为直角边补45°角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法5如图7,在CB上截取CF=CD,连DF.

因为∠C=90°,则△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CDF=45°=∠EDB=∠CFD.

在△DEF和△BED中,

∠EFD=∠EDB,∠DEF=LDEB,

所以△DEFn△BED.

所以∠DBE=LEDF.

所以BG=BE=5x,∠BDG=∠BDE=45°.

所以LADG=180°-∠GDE-∠CDE=180°-90°-∠CDE=90°-∠CDE.

即∠ADG=90°-∠CDE.②

由全等知∠DEB=∠DGB,则其邻补角相等.

即∠AGD=∠DEC=90°-∠CDE.③

结合②③,得CADG=∠AGD.

所以AD=AG.

设AD=y=AG,

(1)当x=1时,CB=6.

在Rt△ABC中,AC=y+3,AB=5+y,

所以(y+3)=+62=(5+y)”…

解得y=5.

所以AB=10.

(2)当x=1.5时,CB=9.

在Rt△ABC中,AC=y+3,AB=7.5+y,

所以(y+3)2+92=(7.5+y)*.

解得y=3.75.

所以AC=3.75+3=6.75<9.

即ACBC矛盾.

故y=3.75舍去.综上AB=10.

评注本解法以直角∠C和直角边CD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挖掘蕴藏其中的共角共边的相似三角形,从而求出CE的长,再运用角平分线和截长补短得到一对全等三角形,推出角度相等的等腰OADG,再运用勾股定理得出AD的长,从而求出AB.

4解后反思

4.1“选择”是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思维能力是数学的核心。一个题目的解决,不仅仅只看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结果,更要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构建新图形,以及对解题途径的选择.本题无疑是-个难题,在解答过程中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必须利用45°角和CD的长求出CE的长;第二部分利用角平分线和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第三部分是回到题目,看结论是否符合AC>BC的条件,得出最后答案.

其中第一部分求C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在初中几何中,由题设条件45°角必须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如何构造,既可以把45°角和DE为-一个整体,DE当成斜边,也可以当成直角边;也可以把45°和DB为一个整体,DB当成斜边或直角边可以看出方法众多,途径各异,而如何在众多途径中找到最简捷的方法,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法1将45°角和BD为斜边构图,此解法是容易构图,需借助正方形、全等及相似来解决,所用知识点多,过程冗长;解法2将45°角和DE为斜边构图,借助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勾股定理、面积法解答,涉及繁杂的无理方程计算,面对复杂的计算,学生有可能无功而返;解法3和解法4是构造--线三垂直之“k”字形并涉及到常见的“A”“8”字形相似,相对简洁,较好运用了题目图形的结构,顺势而为,值得借鉴;解法5直接以CD为边构造45°角,产生共角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性质轻松求出CE,其实这个相似图形(共角三角形相似)源于课本,可见重视课本基本图形、提炼总结出数学模型,无疑能帮助快速解题除了构图,解答的关键都离不开相似,并且大量运用了同一未知数表示不同的线段、方程思想、勾股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分類讨论等等,这些都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与方法,需同学们不断总结与体会,如何在解决问题时,恰当运用.

4.2积累基本图形,体会基本思想的运用

数学家怀特指出;“数学就是对模式的研究.”数学的学习就是在建立模式、完善模式、打破模式、再建立新模式的不断循环中逐步构建数学的学科体系,形成数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立足基本模型解题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一种基本思想,

通过对基本图形的感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要.善于发现这些图形所拥有的“共同要素”,并进--步得到相应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直至解决问题.在平时解题教学中,要注重对一-些典型试题的几何图形的挖掘与分析,有意识强化对基本图形的积累与运用,注重常态教学结合具体知识有机渗透,让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要形成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数学思考的习惯和意识,要有强烈的运用数学基本图形,构造基本图形进行思考的愿望.--些综合题,往往不是单--的模型,而是两个以上基本图形组合,因此在平时解题或复习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条不紊地依据基本图形的认知进行理性分析.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中考试题的功能与价值,搜寻题源,串联“形异质同”题,整合“形似质异”题,运用“联系”“迁移”“拓展”“创新”等策略进行试题分析与解答,逐步发现“经历”、优化“经历”、感悟“经历”、提升“经历”,从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逐步提高数学解题经验和数学素养1.

参考文献:

[1]罗峻,段利芳.一组平行线架在双曲线上的中考题剖析[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8(08):31—34.

猜你喜欢
过点平分线直角
2020年本刊原创题(二)
角平分线巧构全等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角平分线不等式的上界估计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
“凹槽形”相似图形的应用
数学(二)
巧摆直角
拨直角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