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尾牙”宴飨的文化溯源研究

2019-05-17 03:17洪秋艳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尾牙闽南地区闽南

洪秋艳

(黎明职业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尾牙”的定义及现状

“尾牙”,又称“尾祃”或“美祃”。[1]在闽南,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闽南商人都会祭拜土地公的日子,称之为“做牙”,农历二月初二是福德正神(土地公)诞辰,是每年的第一个“牙”,叫做“头牙”;农历六月十六叫“半年牙”,十二月十六日是最后一个“牙”,故名“尾牙”。

“尾牙”活动虽然目前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台地区。但是溯其源,却是源自华夏传统节日,不独闽南特有,或许闽南这一风俗,可能还是传自中原之地。[2]闽南地区街市贸易经济繁荣,商贾繁多,且闽南的宗教信仰习俗氛围向来深厚,至今闽南地区的民众仍沿袭着土神崇拜的仪式,但更多的是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期许,日常宗教仪式与饮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使得这一习俗在闽南地区被赋予以丰富的在地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的闽南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除了街市商贾,闽南主流经济主体之私营企业也逐渐重视起“尾牙”文化,也会常规祭祀土神的仪式,还会设宴款待全体员工一年来的辛勤付出,也同时为来年的招收员工作铺垫,整体而言,闽南企业行为的“尾牙”更注重“尾牙”形式赋予企业文化的精神涵义,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

二、“尾牙”习俗形式的衍变

本文通过查证相关文献,对以军旗崇拜的“牙”文化如何向“土神”崇拜的“牙”文化的世俗化过程进行逐一有理有据地梳理,分别对其仪式化、祭食化、闽南化和节庆化进行脉络基理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闽南“尾牙”形式的衍变过程Fig.1 The development of“End teeth ”feast ceremony

(一)原始“牙”崇拜向军事祭牙的仪式化

所谓“牙”字,为军帐前的大旗之简称,因古时荒地满目,未经开垦之地,时有相争开拓,致有格斗、殴打等事发生。为识别起见,各地区(或军旗)之西边,均画有兽牙之形状,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区之人员,或族人,或者军队的标志。[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小范围的争斗殴打演变为更大规模的战事,古代大军在出征之前,依例要祭拜大旗,确保旗开得胜。如《礼记·王制》有记载到:“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祃”即最早的军旗之祭,所以现今尾牙,亦称尾祃;再如《野客丛书》(卷十五):“凡军出立牙,必令坚完,若折,将军不利,是以古兵法择吉日祭牙。”

(二)军中“牙”祭向牙祭的祭食化

上述的军用“祭牙”仍只是一种祭军旗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官衙“牙祭”。《辞海》“牙祭”词条解释:源自代官衙朔望祭祀,第二天供事人员分吃祭余下的肉,叫“衙(牙)祭肉”。“牙祭”一词清代才出现。《汉语方言大词典》的“打牙祭”词条注释:“原为古时军营中每月初二、十六杀牲祭旗而后分食祭肉。”可见古时军中的“祭牙”仪式衍变到官衙朔望祭祀,就逐渐开始有了“飨”文化的内容;随着民间民俗活动的活跃,官衙祭“牙”逐渐渗透到民间习俗。《淮南子·说山训》:“先祭而后飨则可,先飨而后祭则不可。”可见祭后分食,古已有之,且非常强调要先祭。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描写王冕为秦老放牛。秦老说:“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儒林外史》描述的是清代江南一代的事,可见“打牙祭”在全国范围内的存在应该是相当普遍。自此以后“牙祭”一词后来都泛指吃肉或会餐加菜的宴飨。

(三)“牙”祭向祭“土神”的民俗化

街市商贾和寻常百姓沿用了军中祭牙之仪,但市井并无军旗可祭,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类对土地的信仰,主要为求生命繁衍或农作物丰收,在神明里,土地公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亲近人间,人们祈求丰收、生意繁荣,治病、升官、转职等任何问题,都会找土地公帮忙于是,祭的对象,由“牙”变成了接市井气的“土神”(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

(四)祭“土神”向“做牙”的闽南化

闽南地区的土地公崇拜特别盛行,有“田头田尾土地公”的说法。但从“打牙祭”、祭“土神”上升“做牙”习俗层面一说就仅在东南沿海较为常见。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地方志文献,发现在清代中叶之前,闽南地区厦 门、泉州、台湾同安等地的地方志均有出现初二、十六敬土神的相关文献描述,但未谓之为“做牙”“头牙”“尾牙”;因此,笔者认为“做牙”习俗的形成与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形态特征紧密相关,个体商品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街市商贾才将官衙朔望祭祀的习俗和民间原有的祭祀活动相结合,形成“做牙”习俗。

民国·连横 《台湾语典》(1918年):“牙饮福也。商工之家以月之初二、十六祭神而享其侣,谓之作牙。又二月初二曰头牙、腊月十六曰尾牙,以祀社公。乡村尤盛。”在这些闽南地区的地方志文献中,皆以“头牙”“尾牙”来界定“初二、十六日祭神活动”,闽南地区“做牙”习俗有了统一的称呼。

另外,有一些文献提及“做牙”习俗,但用词不一样,比如民国《同安县志》(1929年)记:“初二日为头祃以三牲或五牲酒菜礼神,曰为祃。”清范咸等修的《重修台湾府志》(卷十三),在“岁时”一节记:“正月……十六日各市厘竟饜酒肉名曰头压,自是月以为常,腊月既望踵而行之名曰尾压”;这两段文献摘言中的“祃”和“压”均表示“牙”。

(五)“做牙”习俗的节庆化

在闽南,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闽南商人都会祭拜土地公的日子,称之为“做牙”,古今闽南的商家都很重视“头牙”“半年牙”“尾牙”这“三大牙”[4],其中尾牙做为一年当中最后的一个牙,被人们抱以寄寓新年美好的心愿而格外重视。大约在清中叶以后,相关文献才出现和“头牙”或尾牙记载。《厦门志》卷十五之风俗记:“十二月初二日,祭土神,谓之头牙。十六日,商贾皆土神,牲礼极丰。晚宴亲朋,谓之尾牙。”《噶玛阑志略》(卷十一):“二月二日,各街衢里社鸠金演剧,为当境土地庆寿,兼祝年丰。腊月十六日,街衢各铺祀土地神,备极丰盛,谓之‘尾牙’。”《淡水厅志》(第三部分):“十二月十六日,郊户以牲醴祀福神曰尾牙。”《苑里志》:“十二月十六日,农、商、工、贾仍以牲醴祀福神,曰尾牙。”《金门志》:“十二月十六日,商賈各豐其牲醴以祀土神;晚宴親朋,謂之尾牙。”在诸多的文献当中,笔者认为《苑里志》的记载较为全面:二月初二“纷纷牲醴闹头牙,膜拜香烧福德爷。农祝丰年商利市,酒人扶过比邻家”。十二月十六:“食福年终是‘尾牙’,盛筵今日请头家。可怜索债从兹急,安得台高好避他。”既描述了大伙欢祝生意兴隆畅饮“头牙”的场景,也讲了在尾牙这天依俗例请主,为年终核算要完账等习俗细节。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企业文化与尾牙文化进行结合,促进良好的雇佣关系,形成独特的闽南企业管理模式,尾牙的仪式感受到重视,到了年底,已演变为万千闽南地区的企业的岁末大联欢。

三、闽南“尾牙”文化内涵的衍变

“尾牙”习俗沿传至今,仍然是闽南人岁末的一个重头戏,闽南人对“土神”的崇拜依旧,但闽南商贾“尾牙”设宴对夥计的不再带有辞退之意,更多的是诚恳的犒劳之情,“尾牙”的习俗文化早已被赋予新内涵。现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将闽南尾牙的文化内涵进行衍变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闽南尾牙文化的衍变过程Fig.2 The development of“End teeth ”feast culture

(一)闽南尾牙的祭“土神”文化

“牙”是民间祭拜土地公的仪式,“祭土神”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定期祭拜行为。土神崇拜始终存在于闽南“尾牙”内涵衍变的四个阶段,直到当今天,“土神”仍具备相当普遍的信众规模。《台湾府志》记:“二月二日或十六日各街社里逐户敛钱宰牲演戏赛当境土神名曰合福。《泉州府志》记:“腊月十六日:商贾皆祭土地神,牲醴极丰。”《安溪县志》记:“二月初二日,各村俱祭土地,名为做福。”在这些文献当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寻常百姓或商贾均有祭土地神的习俗,且强调牲醴丰富,这也是闽南地区的“做牙”习俗的源头。

传统尾牙习俗中的土神祭祀,需备 “三牲”“五果”、香枝与纸钱等以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和土地公。[3]在闽南,“三牲”是指鸡、鱼和猪,其中最重要的是鸡这一“牲”,因为闽南百姓重家庭,而鸡和“基”谐音,“建基”即“建家”;“五果”象征金、木、水、火、土[5],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由于佛教戒杀生,闽南佛教信徒则会用面粉做成素“三牲”代替荤“三牲”来进行供奉。祭拜时,在土地公神像前放置一张长桌子或长凳,在桌子居中前方放一壶酒,并排三个斟满酒的小酒杯,再来摆“三牲”“五果”和其他贡品。

(二)闽南尾牙的共飨祭品习俗

土神崇拜没有发生衍变,且一直保持“先祭后飨”的民俗规矩。其过程发生衍变的是飨的对象、范围、含义等。现结合相关文献对闽南尾牙宴飨的内涵文化衍变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尾牙宴飨为分享祭祀食物而设。《南安县志》记:“腊月十六日:商贾皆祭土地神,牲醴极丰。遍请亲友,以其品物。”《漳州府志》记:“二月初二:乡民敛金祀神,群饮于庙,分胙而归。”除了仍延续备丰盛祭礼祭神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段文献摘言都已经出现描绘祭祀后用祭品宴飨的内容,虽然宴飨的对象是“亲友”及“乡民”,但笔者认为,这种共享分享祭品的举动,已具备“做牙”习俗的雏形。

在闽南地区,凡做生意的闽南商家店要管夥计三餐,平时一般素食居多,借每月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为夥计改善一下伙食,而每年到了尾牙这一天,大多都会备办丰富的祭礼来酬谢土地公,而祭拜完的东西则用来设席犒赏夥计。因为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为夥计改善伙食,自然要特别丰盛。因此增强“打牙祭”的仪式感,即上升到“做尾牙”习俗层面。只是当时尚未出现“尾牙”一词以界定,但笔者认为闽南地区的“尾牙”习俗或许由此开始 。

第二阶段:尾牙宴飨为来春去留伙计为而设。“一年夥计酬杯酒,万户香烟谢土神。”[1]这句古诗描绘的是闽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尾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祭祀土地公的场景。其中第一句的“杯酒”是借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来暗寓东家要设宴款待夥计但有辞退之意。在旧时的街市商贾在“尾牙”这一天,闽南的商贾们将祭品供奉完神明后,就用来招待自家的夥计或工人。商家店主因为夥计能力太差,或生意经营不善等原因需要解雇都借用“食尾牙”这一宴飨来暗示,告知夥计被解雇。“尾牙日”既是犒劳日,又是相送日,夥计来年的去留由东家在“尾牙宴”决定,因此“尾牙宴”有闽南“鸿门宴”之称。

闽南有一句谚语:“食尾牙面忧忧,食头牙跷脚捻嘴须。”[6]其中“食尾牙面忧忧”形容的就是早期夥计们参加“食尾牙”的心情。旧时的辞退毋须口头辞退也不必书面通知,而是通过 “尾牙宴”的最后一道主菜——白斩鸡来进行暗示,这是闽南地区极具人情味的免职风俗。雇主欲解雇夥计,上菜时将鸡头朝向欲解雇的员工,若被解雇的不只一名夥计则执箸夹起鸡头分别朝向将被解雇者,即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暗喻“辞头路”(闽南语:解雇)。若雇主无意解雇任何员工,将鸡头朝向自己或将鸡头拿掉即可。也有的“尾牙宴会”以筷子、鱼头或酒壶嘴代替鸡头示意。而“头牙”通常是开年的第一个“牙”,刚经历完“尾牙”的夥计们暂时不用担心自己的生计,因此“跷脚捻嘴须”,为“悠闲乐逍遥”之意。

吃完“尾牙饭”,雇主还会给夥计们发红包,也叫“花红”“赏封”。将被辞退的夥计拿到的红包通常会比留用的夥计要大包一些,这细节也体现出闽南商人浓浓的人情味。

第三阶段:“尾牙宴飨”为宴饮牙户及来春去留伙计而设。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闽南街市商贾做“尾牙”不只是宴飨自己的夥计,也包括请客致谢“牙商”,“牙商”即古时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收取佣金的“中人”,又称为“牙郎”“牙侩”或“牵钩仔”。[3]

《树杞林志》风俗考:“十二月十六日,各店户以牲醴祀福神,曰尾牙,各请交关;买卖账目,限是日收清记讫。”《噶玛兰厅志》(卷五)记载:“腊月十六日,街衙各铺祀土地神、礼备极丰盛,谓之“尾牙”。盖此为宴饮牙户及来春去留伙计而设。”[5]第一句中的“交关”和第二句中的“牙户”均指与店家有生意往来的客户,意指此时的“尾牙”宴请的不止是亲友、夥计,也包括特别重要或频繁往来的客户,这与当代的“尾牙宴”的宴请对象范围相符。

第四阶段 :“尾牙宴飨”为闽南现代企业赋予新型企业新文化而设。随着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态的变化,闽南地区很多街市贸易逐渐转型为民营企业,并延续了之前每月循例的做牙习俗。当今的闽南企业的“尾牙”延续了祭土神,形式上少了很多迷信的意味,更多的是对企业人、事和物各方面运行平安顺利的美好期许,宴飨对象以本企业员工为主并宴请业务相关的生意伙伴,值得注意的是,闽南地区的民营企业以中小型形式居多,近年来很多企业出现招工困难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年末的“尾牙宴飨”除了犒劳全体员工一年来的工作付出,年底的奖金通常也在宴席上当场发放,尾牙宴席上通常还会安排一些文娱节目助兴,有些企业主会亲自上台表演节目以“取悦”员工,“尾牙”氛围其乐融融,一改以往认知意义上的上下级的严肃关系,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注入融洽的新型雇佣关系内涵,以企业主的人格魅力增加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员工的可能性,也为闽南企业的企业文化增添了不一样的人情味。

闽南的“尾牙”习俗源自华夏传统民俗,随着时代、社会和经济的更迭,现今又融入闽南地区深厚的人情世故色彩,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使得一个原本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变成了一个市井共飨、辞旧迎新及和谐民俗层面的民间宴飨,其友爱的文化精神内涵值得称颂,我们应更好地将“尾牙”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尾牙闽南地区闽南
闽南文化传承
近50年闽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变化及特征
爵士乐在闽南地区的发展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劳动教育路径探索——以“闽南地区中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为例
以尾牙之名,论服务之道
闽南,闽南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