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9-05-19 11:20江苏省常熟国际学校沈亦奇
家长 2019年33期
关键词:夜景美的美术

□江苏省常熟国际学校 沈亦奇

与文字、语言、声音等信息传播方法相比,图片信息是人类从婴儿时期开始最先接触到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并且随着网络课堂、网络教学等新兴概念的提出,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图像信息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现代美术教学,也不再像过去教学生画画、进行手工制作等那样简单,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在当代社交中,很多时候都是以图像为载体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分享。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读并解读图像,将自己对图像的感受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一、培养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的原因

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除了让学生通过画画、制作小工艺品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开端,并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品性。美,是人类与生俱来最基本的追求。人的精神世界里,因为有了美才不会那么单调。美虽然在我们身边,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感知到它的存在,这时就需要人的感知与欣赏美的能力。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的存在,并真正地感受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引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开拓学生新颖全面的思维方式,最终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要想创造美,首先就要具备发现美并真正感受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优秀的美术作品为例,为学生讲述作者在绘画过程中细腻的手法、高超的绘画技能、创作的思维路线,以及对色彩和线条的大胆应用。这些可以使学生对美术有初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发掘学生潜在的艺术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引导学生把图像和生活关联在一起

艺术的产生不是凭空出世的,而是艺术家从生活中抽丝剥茧地发现美的存在,将其融合自己的灵感而诞生的。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与生活也存在着紧密联系。所以授课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不能单纯依靠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各种物体,并将其与美术作品作对比。通过两者的比较,学生就会发现两者的高度相似性,然后把某些不同点进行总结并记录。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对原本模糊的美术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与美术产生一种亲近感,了解到自己的身边处处充满了美,这对于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的提高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作用。当学生对生活和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后,授课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作品中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并且不同的表现手法代表了作者的不同感情。这种步步推进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图像的感受。不同的美术作品,所呈现的美术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也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有了例如水墨画、油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由于一节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对很少量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所以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自我分析能力,提高对图像的感受能力是很重要的。

比如,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在为学生分析讲解这幅画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对生活中真实的向日葵进行观察,研究其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时呈现的颜色和特点。然后在课堂上对这幅画进行欣赏。并由外及内,逐渐透过图像光鲜的表面深入作品内部,了解这幅图像所蕴含的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鲜艳的作品、亮丽的色彩,学生就会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图像的感受能力。

(二)为学生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打造良好的开端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之所以要引导学生对一幅作品进行欣赏,目的就是使学生对图像有最基本的感受能力。但由于小学生是初次接触美术这一课程,并且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浓烈的艺术气息,学生很难全面、深入地感知到图像中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价值观,解读图像、感知图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审美活动。由于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以此在欣赏的时候不能单纯依赖眼睛,要充分使用人的每一个感受器官,仔细地观察和判断作品。由于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因此不同的色调与线条代表了作者的不同情感。在美术课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色调和线条的观察能力。

(三)积极开展各种手工活动

在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作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欣赏后,学生就有了自己对美术的看法和见解,虽然不是很成熟,但通过后续工作,比如进行手工制作的练习,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看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促进对图像的感受能力。美术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能够间接地巩固绘画能力,并直接丰富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

比如对“泥塑”作品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自己喜欢的物体。不同的孩子作品也不一样,比如男孩子往往会用橡皮泥捏坦克、机器人等物体,女孩子往往会制作一些小猫、小狗以及洋娃娃。又比如,性格平和沉稳的小朋友往往会捏一些太阳房子等物体,而平日里好动的孩子会捏诸如汽车之类的运动物体。在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创作动机,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作品实际上就是自己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展示,从而真正地学会感受图像。同样,除了引导学生进行手工操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学校的草丛、走廊以及花园里,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事物中蕴含的美。在为学生分析图像作品时,把作品中的内容同学生身边的事物及生活中的东西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在讲解某些具有特殊性质的作品,如《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在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三、教学案例

我们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教材《画夜景》这幅作品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进行简要阐述。首先,由于这幅作品的主色调是夜色,因此,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夜景的观察和捕捉,感受夜的美,由于每个人都看过夜景,所以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起自己观看夜景的经历,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对夜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夜景。教师要着重把学生引入夜景的氛围中,然后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灵活正确地在画面中应用不同颜色的材料。

四、结语

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作为授课人,美术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着重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周围的物体,并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美。通过开展手工实践活动或讲述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不断增强学生对图像的感受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造良好的开端。

猜你喜欢
夜景美的美术
不妨写夜景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城市夜景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为夜景添加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