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2019-05-19 12:49越声
小演奏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嘉峪关黑山岩画

越声

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是明长城沿线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为雄险的一座。

嘉峪关城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嘉峪关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还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建筑。

在岁月长河中,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除了是一处聆听战争资讯的哨所,更是沟通西域与中原的关卡,还是游子回首凝望故乡时的一处伤心驿站。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运动被贬新疆,途经嘉峪关时作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感叹嘉峪关真乃“雄关”。

嘉峪关不仅有长河落日的雄奇景色,也有击石燕鸣的凄美传说。相传有一对筑巢于关城的燕子,每天双双出关觅食,一天狂风大作,两只燕子被吹散了,雌燕先归,几天未见雄燕归来,伤心至极,触城墙而死,后来雄燕辗转回到巢窠,见雌燕死去,悲鸣数声,亦触墙而毙。双燕精魂未散,一直盘旋于嘉峪关,当有人出关或入关时,用小石头敲击关城下的一块大石头,有时还会听到燕鸣声。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听到的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便击墙祈福,后来又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家眷到墙角击墙祈福,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风俗。

左宗棠与左公柳

我是在一个盛夏的中午登上嘉峪关的,关城上的道路宽阔坦荡,畅通无阻,放眼关外,一马平川,只有一棵柳树为茫茫戈壁增添了一抹绿意。百年前,左宗棠就是从这里挥师西进,在满清帝国的残阳余晖中涂上了最后一点亮色。这场战争的见证就是这棵被称为“左公柳”的柳树,其枝干粗壮,需两人合抱。之所以称其“左公柳”,是因为它是由左宗棠亲手栽种的,而左宗棠栽种的柳树并非仅这一棵,他在嘉峪关到哈密、吐鲁番沿途共种植了上百万棵柳树。

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同投降派顽强抗争,终于赢得朝野广泛支持,继而挂帅西征,亲赴一线,指挥清军一举剿灭了入侵新疆的阿古柏军队,并坚持抵抗沙俄的侵略,使大片沦陷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左宗棠看到各族人民由于连年战乱流离失所,大面积田园荒芜,大片果树、森林被砍伐,四野满目疮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便动员湖湘子弟沿甘新古道广种榆柳,改善边疆的面貌,造福后人,以表达湖湘子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据说当时湖湘子弟在栽种树木时,在每棵树上都挂有写着栽种人姓名的牌子,而且每隔一段距离就在道路两旁新栽的树上挂一盏灯笼,目的是使柳树免遭夜晚车辆的碰撞。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是左宗棠的老部下和同乡杨昌浚途径甘新大道看到湘军所植道柳时写下的诗句,称赞左宗棠在西征期间动员湘江子弟在沿途广种榆柳绿化边陲的壮举。

柳树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树种,但也有其缺点,即不像松柏那样存活时间久。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但想找千年的古柳却几乎不可能,甚至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见。所以,对左公柳的保护、补栽成了西北人民的一个情结,也是当地政府的一种责任,历代出台的保护文件不胜枚举,这既是为了保护生态,也是为了延续左公精神。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保护文件是晚清官府在古驿道旁张贴的一张告谕:“昆仑之墟,积雪皑皑,杯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侯所植。”可以看出,此告谕的重点是对左公精神的传承。

沧桑的石头会说话

黑山位于嘉峪关西北,古称“洞庭山”,山上溪流潺潺,山下地广草茂,从古至今都是理想的天然牧场。优越的自然环境使这一地带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诸多野生动物和人类活动。

黑山岩画是远古时期嘉峪关地区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现共发现分布在黑山石关峡、磨子沟、蕉蒿沟、四道股形沟、红柳沟、交河沟六处战国至明代的岩画164幅。当地专家汪老师说:“黑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宝库中的明珠,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牧羊人发现后就蜚声中外了。”

黑山早期岩画属于原始驯养岩画时代的作品,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6000年至10000年。分布于四道股形沟的岩画绘有人物和动物430余个,其中包括大角鹿、水鹿、犀牛、野牛、巨貘、豺、虎、蟒蛇等,说明当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森林密布,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气候特征,为多种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适宜的地理条件。与黑山同属一个山系的肃北马鬃山北麓野马山也发现有四处岩画遗址,其中别盖乡好布拉村大黑沟的岩画中出现了象的图案,说明当时此地已有大象,与黑山岩画中的犀牛为同时代物种。

中期的黑山岩画属于战国、秦及西汉初期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这一时期活动于河西走廊的游牧民族有乌孙、月氏、匈奴等。春秋至战国时期,乌孙人大都活动于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一带。汉初,月氏人迫使乌孙人迁移到伊犁河流域,从而占领了整个河西,所以他们应为这一时期的岩画创作者。公元前174年,匈奴人占据河西,他们喜欢以虎入画,表现其剽悍的民族性格,因此在阴山岩画和黑山岩画中都有很多虎的形象,形象逼真,且多成群,有些虎身上还刻有线条纹饰。

沿着陡峭的岩壁一直走,我们就像是在时空中穿梭,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其间既有兴奋,也有遗憾,当我们看到不少的岩画在岁月的风尘中渐渐模糊甚至消失,看到岩画四周被游客刻写上“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迹,就不禁黯然神伤。

汪老师忧心忡忡地说:“黑山岩画除自然因素造成损坏外,采石、开矿、放牧活动和游人对岩画的乱涂乱刻等不文明行为也会带来破坏,给岩画的保护增添了难度。1978年普查时发现的个别岩画,经历多年风吹日晒和雨蚀风化已难觅踪影了,如四道股形沟内一独立山体上原有三幅岩画,现在已经随岩面的剥落而渐渐消失,石关峡、蕉蒿沟岩画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倒挂黑山坡的悬壁长城

坐在车上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祁连山巍然屹立、绵延起伏,山峰像滚滚波涛向天边涌去,那灰褐色的山体上挺立着由砖石砌成的厚厚的墙,雄伟壮观,这就是嘉峪关的悬壁长城。

在游览悬壁长城前,友人特意安排我们参观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展示长城的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恰似烽燧相望,长城相连,内设七个展厅,以“伟大的长城”基本陈列为主体,分“春秋、战国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隋、唐、辽、金长城”、“明长城”四部分,集中国史学界、文物考古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长城研究成果于一体,将从战国直到明代纵横十万里的长城构筑史,以图表模型、文字版面、彩色图片形式浓缩在1100多平方米的展厅空间中,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让普通游客在短时间内对中国长城在时间、空间演化上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

悬壁长城是沿山体向上因势建造的,从山下到山上垂直距离有150多米,两侧地基宽约6米,地基用整块的方石砌成,表层再加方砖,外侧用砖砌起两米高的垛口,每个垛口上部都有瞭望口,下有射洞,可射击敌人。高大的城墙像一面巨大的屏障横亘在沙漠中,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里没有绿树红花,没有鸟鸣虫吟,甚至没有时间的感觉,一切都呈现出一种灰褐色的空旷之感。看着这一块块厚重的墙砖,我眼前幻化出的是无数被强征来的石匠民夫,他们抛妻别母,将泪水和汗水一起砌在了这一块块墙砖中。

悬壁长城是嘉峪关市除关城外保存最完好的一段长城。我们不禁感叹在黄沙莽莽的西北保存这样一座恢宏而沧桑的建筑是多么不易!当我们爬上长城顶部,站在顶端的烽火台上远望茫茫大漠,一阵凉风吹来,心中无限敞亮。据说只要在这烽火台上点起烽烟,方圆几百里都能看到,但现在烽烟已熄,既看不到“金戈铁马扬天尘”,也看不到“刀光剑影血溅飞”,长城已不再是防守的建筑,而是游人纷至沓来欣赏的东方古墙。

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它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冲,乃明长城西端起点,地理位置险要,北依马鬃山,南凭祁连山,西面为大漠戈壁,东面则连接着巨龙一般的万里长城,故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猜你喜欢
嘉峪关黑山岩画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
观岩画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黑山蚁的装死术
岩画诗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关照”来自嘉峪关
阴山岩画
传说中的黑山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