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英国职场上的饮酒文化

2019-05-21 15:00
国际公关 2019年1期
关键词:劳埃德金融城莫里森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二,如果你在午饭时间来到伦敦金融城的Leadenhall市场,就会发现一些西装革履的白领们已经坐在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总部大楼的阴影里开怀畅饮。

这些白领们究竟有着怎样的饮酒习惯?我询问了Leadenhall的一群饮酒者,他们在房地产行业工作,当时是专程来到金融城参加会议的。他们拒绝透露自己的名字——本文中的很多人也都持有相同的态度。喝酒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在越来越看重健康和幸福的年代,他们不希望公开承认这一点。“‘ 劳埃德的禁令只会影响朝九晚五的职场行政员工。”其中一人说,“保险经纪人跟以前喝的一样多——生意就是这么喝出来的。”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该国大约1/5的高收入者(年收入超过4万英镑,或5.02万美元)每周饮酒的天数超过5天,而低收入者(年收入不到1万英镑)仅为1/12。

员工福利提供商Validium联合创始人安妮·佩妮(Anne Payne)表示,喝酒帶来的压力成为一种普遍焦虑,“尤其是在部分行业……例如医疗专业、保险、金融、股票经纪人和交易员……你仍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想要工作好,先得会喝酒。”佩妮说,“这对人们构成了巨大压力。”前金融分析师汉娜(由于担心影响现在的工作,她拒绝透露自己的全名)表示,她去年之所以辞掉工作,就是担心饮酒伤身。“我们必须编制报告,而时间通常很紧——等到一天结束时,有人会说,‘ 出去喝一杯吧,这种时候,我们总是会心一笑,因为从来都不可能只喝一杯。”她说,“周一、周二……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喝酒。”

她表示,这种时候不可能说“不”——尤其是当有人站在她的办公桌前怂恿她一起喝酒时。“你不能拒绝别人……我感觉自己有义务让团队高兴。我都30多岁了,但比20多岁时喝的还多。”现在,离开了那种文化后,她已经很少喝酒。

如果喝酒是在职场取得成功的门票,那就很难对别人说“不”。佩妮表示,法律行业同样保留着喝酒文化。“进步的难度很大,竞争非常激烈,人们会不遗余力地取得进步,结识朋友。”她说,“这通常就包括喝酒。”年近不惑的伦敦律师帕特里克(化名)也很认同这个观点。“我效力过的所有律所都有喝酒文化。”要求匿名的他对我说。他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业务开发”。

“我的工作关键就是维护现有客户,并努力争取新客户。喝酒对业务开发来说是一种润滑剂,人们在喝酒时更容易放松,也更容易建立关系。”他解释道,“如果你的工作做得不好,那多半就当不上合伙人。所以,如果你想进步,喝酒便是不言而喻的必要条件。”他表示,由于很多工作和人脉都是在酒吧里完成的,所以对于不喝酒的人来说,想要在职业上取得进步就更加困难。

曾在21世纪初任职于IT行业的劳拉·莫里森(Laura Morrison)表示,喝酒有利于职业进步。“我工作初期,在一次工作应酬场合上,一位个人助理注意到我没有喝多少酒,就跑过来跟我说,‘(喝酒)是相当正常的,你应该和大家一起喝。”莫里森回忆道。

随着千禧一代在职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能否改变职场的喝酒文化呢?她相信,她之前效力的那家公司如今也改变了文化,这一定程度上要感谢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一代。“年轻人更看重职业本身,他们没有多少钱花在酒吧里。”莫里森说。她表示,多数人大学毕业后都要偿还大笔贷款。年轻人的生活费也越来越高,工资却未必能够同步增长。“我见过的年轻人都认为喝酒会拖累效率,浪费时间。”她说。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在16至24岁的人群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48%)表示在过去一周喝过酒,而45至64岁人群的比例高达66%。

猜你喜欢
劳埃德金融城莫里森
杭州欧美金融城的照明设计
解禁!金融城450米+鱼珠黄埔港488米高楼规划曝光!
陆家嘴金融城的那些“全国第一”
金融服务:伦敦金融城能挺过英国“脱欧”吗? 精读
诺贝尔奖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一次孤独实验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女性形象解读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学习不是填充碎片化知识
试论托尼·莫里森《家》的文化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