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杀伤力有多大?

2019-05-22 01:49冬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两个孩子的妈妈
家教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拖拉情绪女儿

文/冬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两个孩子的妈妈)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萌娃劝架的视频:视频中,小女孩对着跟妈妈吵完架、正坐在旁边刷手机的爸爸一顿苦口婆心的教诲。她教育爸爸“娶个媳妇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搁这吵架的。”还告诉爸爸别忘了妈妈的好,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妈妈啥都会,找这样的更不容易。”

小女孩劝架讲道理讲得有板有眼,跟个小大人似的,看起来很逗,而爸爸始终一言不发,不管认不认可女儿的话,态度还是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可见小女孩平日在父母面前还是很受宠爱的,她的内心还比较强大。

但对大部分有过父母吵架经历的孩子来说,童年的印象中更多的是这样的情景:小时候我放学回家,看到爸爸妈妈在吵架,我吓得一声也不敢吭,只是边写作业边默默地流泪。我经常在半夜被他们吵架的声音惊醒,只敢自己躲在被窝里发抖,不敢哭出声。

从我记事儿起,他们就一直在打架,有时候阵势大得把邻居都引来围观。

每当他们在吵架时,我都会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苦,就像天塌了一样,我害怕得不敢去阻止他们。

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父亲就是他头顶的天,母亲就是他坚实的地,父母吵架,就是在他赖以仰望和立足的天地之间爆发了暴风雨。

孩子小小的身躯和心灵所承受的痛苦,远远超过父母的想象。父母吵架,对孩子的性格、学业、社交、情绪、行为、甚至人生观等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一位咨询师朋友曾接过这样一个案例,妈妈很焦虑地来找她,因为上初二的女儿最近写作业越来越拖拉,妈妈无论怎么劝说,甚至打骂,孩子似乎都无动于衷,消极抵抗,甚至大有不写作业的架势。

马上就要升入初三了,功课越来越紧张,女儿的这种状态让妈妈非常焦急、抓狂,于是找咨询师给她支招儿,想纠正女儿的拖拉毛病,让女儿回归正道。

经过一番交谈,咨询师了解到,半个月前,因为孩子爸爸的一次晚归,夫妻俩大吵一架,之后爸爸就赌气离家出走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妈妈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从那天开始,孩子写作业拖拉的行为就开始严重。

原来,爸爸离家出走后,妈妈整天郁郁寡欢,看到妈妈的情绪变化,女儿也心事重重,不能再集中注意力写作业。

看到女儿不好好写作业,妈妈很生气,便过来批评,甚至撕了作业让她重写。但女儿还是拖拖拉拉的,妈妈就忍不住动手打了女儿。

妈妈的情绪通过打骂孩子发泄出来了,孩子更加不愿意好好写作业了。

妈妈终于明白,不是女儿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是夫妻关系影响了她的行为。女儿太“懂事”,在用自己写作业拖拉的行为来释放妈妈压抑的情绪。

这位妈妈理解了问题症结后,和爸爸进行了沟通,爸爸回家了,夫妻关系也渐渐融洽,吵架次数越来越少,而孩子作业拖拉的问题似乎也迎刃而解了。

父母总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但其实,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能捕捉到父母的情绪变化,对父母的争执产生负面反应。

经常吵架、冲突不断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恐慌和焦虑,而孩子往往会在无意识中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家庭的和谐。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还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

对青春期孩子而言,情绪波动比较大,如果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而成天争吵不休,孩子很有可能不能承受那份“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甚至在一时的心理挣扎后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发生令人痛心的悲剧。

2009年2月4日上午11点左右,在丰台区靛厂锦园小区内,一对夫妻在家中争吵不休,他们17岁的女儿和10岁的儿子实在受不了,竟然吞下近百粒安眠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姐弟俩脱离生命危险。

2015年12月23日凌晨,在扬州宝应凯润金城小区,一名14岁的男孩从29楼坠下当场身亡。据邻居反映,近期跳楼男孩的父母经常吵架,男孩多次劝阻,之前还说过你们再吵我就跳楼,父母估计没当回事。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觉得触目惊心,孩子惨痛事故的背后,往往是成年人不负责任的争吵或者家暴。

郑州一个小孩在目睹了爸妈吵架之后,用绿色的水彩笔写了四行稚嫩的字:“老爸,我上学了!老爸老妈不要吵架,再吵架我就自杀。”并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父母吵架,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如果父母总是争吵,孩子会变得缺乏安全感,总担心父母会随时抛弃自己。这种安全感的缺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庭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也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之间经常吵架,孩子也会习得这种行为模式,用攻击性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人际交往容易失败。

孩子看到父母整天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对婚姻产生悲观的看法,日后不愿或者很难走进亲密关系。

面对父母的狰狞面目和压抑的家庭氛围,孩子要么选择默不作声,只想逃离得远远的,要么站在父母其中一方反抗另一方,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和亲情的冷漠。

每天油盐酱醋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磕磕碰碰,夫妻之间难免会有冲突,可以说没有冲突的婚姻是几乎不存在的。夫妻吵架也是难免的,偶尔的吵架甚至可以促进夫妻关系的健康发展。

但是如果吵架伤害到孩子,父母该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把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呢?

不要冷战。冷战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会更大,因为在一个互相不搭理,空气凝结冰冷的环境中,孩子更会不知所措,脆弱自卑。

告诉孩子父母仍然相爱。在电影《怦然心动》中,当朱莉的父母当着女儿的面大吵时,朱莉大哭起来。事后,父母分别来到她的房间。父亲澄清争吵跟女儿没有关系,然后向女儿保证父母会解决问题的。母亲告诉她,虽然生活不容易,但妈妈还是爱着爸爸,因为他是个善良的人。父母在争吵后的补救行为让朱莉很安心。

吵架之后,父母要坦诚地跟孩子道歉,告诉孩子争吵跟孩子没有关系,只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仍然是相爱的。

不要对孩子诉苦。父母一方若是对孩子诉苦,甚至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各占他一半的天地,让小小的孩子在成人的烦恼中纠结,甚至不得不站队在一方,给孩子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痛苦和分裂。

遇到冲突时,父母积极寻求良好的沟通方式,让孩子看到建设性的冲突解决过程,而不是不断的争吵,才能把危机转化成机会教育。

猜你喜欢
拖拉情绪女儿
拒绝拖拉
大三的女儿
“拖拉”同桌
海的女儿
你是“拖拉王”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你是“拖拉王”吗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