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娃有自己的生活智慧

2019-05-22 01:49刘茜
家教世界 2019年14期
关键词:桐桐隔代积木

文/刘茜

近日,我的好友得了一位千金,但她却总也高兴不起来。她和先生都要工作,只能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抚养。可如今隔代抚养几乎成了娇惯、溺爱、放纵的代名词,很多年轻父母视老人如洪水猛兽,不愿让他们接近孩子。你在网上随便搜一搜,就会发现无数条年轻父母吐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孩子的帖子。

其实我们家也是老人帮忙带孩子。这其中也有不少故事,比如姥姥对马夹的钟爱,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只要是姥姥照顾桐桐,除非三伏天,否则她身上一定有一件小马夹。有次我下班回家,发现桐桐薄薄的秋衣外面居然套着4件马夹……原来只要姥姥觉得有些冷,就会给桐桐加一件马夹,她冷了4次,于是桐桐就加了4件马夹。总之,在老人的心目中,只要“前心后背”不着凉,孩子就不会生病。

但是抛开这些小插曲,静下心来想一想,隔代抚养真的那么可怕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留给孙辈的真的只有溺爱和伤害吗?

中国自古就有“隔代亲”的说法,祖辈们会本能地给孙辈更多的关爱与照顾。这种做法虽然容易引发娇惯与溺爱的问题,但若以此彻底否定祖辈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价值,也是有失偏颇的。

桐桐最喜欢玩“推墙”游戏。玩法很简单,就是我们把积木垒得高高的,然后她一下推倒。每次我和老公陪她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顶多能坚持垒10次,然后就再也拿不出半点儿耐心了。但是姥姥不一样,无论桐桐玩多少次,姥姥都能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陪着她垒积木、推积木。有时候看着她们祖孙俩一整天都玩这个简单重复的游戏,我就问母亲:“您是怎么做到的,这样有耐心?”母亲会笑呵呵地告诉我:“我老了,和你们年轻人不一样。你们有好多牵挂的事情,要工作、要购物、打游戏,还要看朋友圈……我现在闲了,有的是时间陪我的小孙女,她想玩什么,我就陪她玩什么;她想干什么,我就陪她干什么。”

不仅如此,老人平和的心态也会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童年体验。作为年轻的父母,很多都是第一次和孩子打交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但凡出现一丁点儿小问题,都会变得格外紧张、焦虑。相比之下,老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比我们“淡定”得多。

记得桐桐快两岁的时候,突然变得特别害羞,家里一来客人她就哭,不敢和别的小朋友玩,不愿意跟陌生人打招呼。那段时间我变得特别焦虑,担心她是不是太内向……我甚至打算给她报一个早教班,让她多和别人沟通。看着每天忧心忡忡的我,桐桐爷爷说:“你们年轻人,就是心急。孩子刚好到了怕生的年龄,而且每天在家里接触的就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在小区也没什么认识的小朋友,当然容易害羞了。这样,刚好天气热了,我带桐桐回老家避暑,等秋天回来,她就好了。”虽然半信半疑,但我们全家人还是执行了爷爷的避暑计划。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家长们不用过于焦虑,只要放开手,让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就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相比年轻的父母,老一辈人往往更有这种“等待”的智慧。

猜你喜欢
桐桐隔代积木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情窦初开”的桐桐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桐桐学唐诗
有趣的积木
我家的“和事佬”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