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思考

2019-05-22 03:46姚坤元
时代人物 2019年18期
关键词:工作路径思想政治国有企业

姚坤元

合性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一、 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特点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这也使得国企思政工作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其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性。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国企思政工作需要坚持意识形态主阵地[1]。借助政治性这一特征,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将党与国家的政策方针落到实处,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步伐同调。(2)科学性。国企思政工作是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科学理论体系以及方法论的支持下能够让国企思政工作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同时也赋予了国企思政工作的科学性,能够为国企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可靠支持。(3)实践性。国企思政工作是国企发展的重要实践环节。思政工作除了理论支持外,还必须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国企思政工作本质上是源于社会实践,它也是社会实践产物,其立足根本在于实践。国企思政工作需要结合实践,不断丰富理论体系,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以此来提升实际工作水平[2]。(4)群众性。国企思政工作的群众性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思政工作的本质在于群众工作,需要引导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要坚持群众路线。在国有企业当中,思政工作的主要对象为职工队伍。通过科学的思政工作能够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让国企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 做好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将思政工作落实到位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首先,做好思政工作能够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它的一种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企业相关机制以及创新能力。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政治保障优势。通过有效的思政工作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提升职工的集体意识,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同时国企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密切联系,以思政工作作为推力,有利于国企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并让职工群体受到感染。如此一来,能够在国企内部产生良性循环效应,从而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3]。

其次,做好思政工作提升国企职工政治素养的需要。在信息化时代,职工群体阅读方式、获得信息的方式较以往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职工群体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可快速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当中不乏存在一些“劣质品”,透露了一些迷信、消极、腐败思想,甚至部分信息公然挑战社会主义制度,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4]。基于以上所述,对国企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思政工作落实到位,意味着能够不断提升职工群体政治素养,引导其形成“思想堤坝”,能够唤醒职工的思想觉悟,不断提升其政治敏感度,使其抵制不良信息影响,让其坚定信念,以此来遏制不正之风。

另外,做好思政工作能够促进国企增强文化软实力。国企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以及体制文化等诸多方面。国有企业结合内外部环境,开展针对性的思政工作,才能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文化软实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政工作,能够对党员干部队伍以及职工群体思想进行引导及纠正,有利于维持和谐的干群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力,将干部队伍以及职工群体凝聚在一起[5]。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党课、主题读书会等,能够不断提升党群干部以及职工群体的文化素养以及政治素养,为国有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目前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存在的通病

在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对思政工作愈来愈重视,但在部分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一定问题:(1)思政工作形式单调。部分国企在思政工作开展期间,形式过于单一,甚至为了应付上级要求而走形式化路线,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国企思政工作人员并未与职工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不能充分把握职工的实际需求,思政教育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久而久之会让职工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其积极性,导致思政工作效能大打折扣。(2)思政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国企思政工作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以及评价机制,未能充分收集职工群体的建议或意见,不能及时发现思政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这也导致思政工作“不接地气”,未能从实际出发,其作用自然会受到束缚。(3)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来看,部分国企思政工作负责人年龄结构偏大,工作思路相对保守。还有部分人员为兼职性质,自身理论素养不高,专业能力不强,队伍整体素养有待提升。

四、完善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相关路径

创新思政工作形式。在国企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推陈出新”,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前提下,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推进相关工作。例如,思政工作者可将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联系起来,进行深度融合,将思政教育元素渗透于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在开展读书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文化宣传活动当中,可选取红色主题、廉政主题等,为思政教育提供新的载体,并依靠典型示范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组织。又如,思政工作者可借助移动终端平台、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工具向广大职工推送热点时事,解读新理论、新观点,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以此来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范围,让思政工作能够深入到职工群体的生活当中。再如,思政工作者可定期开展“谈心”活动,深入于基层当中,加强与基层职工的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以及内心真实想法,从而对思政工作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思政工作的实践性,让思政工作“更接地气”。

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国企思政工作要重视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机制建设,对阶段性思政工作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归纳出优秀工作经验,及时察觉日常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不断提升思政工作整体质量。在主题性思政工作开展前,思政工作者要做好深入调研,了解职工群体所思所想,对职工群体真实看法进行汇总[6]。结合职工群体反馈结果,设置部分针对性思政工作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升思政工作成效。同时,不同国企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在区域范内共同建设思政工作网络;国企还可与地方高校、党校等进行互动,吸取经验,得到有效指导,整合多方力量,获得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思政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加强思政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国企要善于吸收外部思政人才,不断为思政工作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在职工招聘计划当中,可针对性地聘用思政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吸收这些年轻人才能够让组织保持活力。另一方面,国企要重视思政工作人才素质培养。结合国企整体发展目标,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并进行考核,督促思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其岗位胜任力。除此之外,还可开展专题会议或座谈会,号召全体思政工作者参与进来,让其相互交流经验,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将思想认识转变为行动力,充分履行好思政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

五、结语

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思政工作形式,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并重视思政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将思政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当中,发挥国企政治优势,不断提升国企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晓龙,张跃,何妍.关于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J].北方建筑,2020,5(01):3-4,9.

[2]申胜桥.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河北企业,2019(12):141-142.

[3]吉沐和.新形勢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387-388.

[4]高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创新实践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10):453.

[5]张茂华.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共融共促的思考[J].中国盐业,2019(04):33-35.

[6]陈智涛.当前国有企业工程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452.

邮寄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岐关西路63号峰汇中心706室,伦佩洪15820536405

猜你喜欢
工作路径思想政治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城市化进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路径优化探讨
企业政工师工作路径的探析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优化考务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