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策略解析

2019-05-22 03:46戴瑾
时代人物 2019年18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翻译

戴瑾

关键词:英语文學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优化对策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促进世界范围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渠道,通过翻译能够推进我国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受中西方文化内涵、历史发展差异的影响,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障碍,最终影响了作品内涵和作者思想的表达。为了 能够更好的翻译英语文学作品,需要在了解中西历史文化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应用专业的语言转换方法来进行文本翻译。

一、科学分析英语文学作品体裁

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只有充分明确和总结各种不同体裁的样式,才能够根据文学作品体裁样式选择适合的翻译技巧。同时,不同体裁文学作品也体现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同的,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对不同体裁下英语文学作品蕴含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经过分析选择一种能够保留文本原内容的文本翻译方式。

第一,知人论世,结合时代背景思考选定体裁的原因。英语文学作品体裁一般包含小说、诗歌、散文等,是作者根据所在社会环境,应用一定的写作手法来创作出的作品。英语文学作品一般具备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特点,为此,在翻译每一个类型体裁作品时候,翻译人员需要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知人论世,从而结合作品创作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对其进行翻译,充分将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第二,在确定作品体裁的基础上选择应用不同的翻译技巧。根据作品所归属的体裁来选择不同的翻译方式,从而实现对英语文学作品内涵的精准表达。比如如果作品属于散文、小说、诗歌,翻译人员在 翻译作品的时候需要在充分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注重展现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第三,在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和阅读习惯差异,根据中西方的理解习惯来选择恰当的翻译技巧和手段来进行作品的翻译,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确保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充分的展现出来,帮助中国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文学作品,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第四,对于科技类型的作品,基于其涵盖的文化因素较少和具备工具性的特点,翻译人员在对这类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尽可能应用一定手段来提升翻译的精准性。

二、应用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进行作品分析

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来自于美国,这种理论内容强调在文本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局限在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而且还需要实现文学作品翻译风格、翻译体裁和语义应用的对等,通过各个方面翻译的对等来更好的表现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就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标准,即在英文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原文和译文功能对等的标准要求。基于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的英文文学作品翻译强调翻译工作要在适合的语境中来对原著信息进行翻译转换,通过转换来更好的表达文学作品内容。

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一般涵盖了词汇对等、文体对等、篇章对等等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动态对等翻译基本理论,在这一理论的规范和约束下来更好的进行作品翻译,通过翻译在不同语境环境下生动形象的展示出原著文化的文化内涵。在应用这一翻译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的将原著中的文化内容还原体现;其次,在文章形式表达上完成对等舍弃,确保最终翻译的文本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提升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精准性和全面性。最后,如果在形式上无法对原著内容进行展现,则是可以通过重新创作的方式来产展现文本内容。比如在翻译“The water that bear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swallow situp”的时候,选择直接翻译的方式会将这句话翻译为承载着小船的水和将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种直接翻译的形式没有充分把握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且翻译不具备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根据中国人的理解习惯可以将这句话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三、实现对异化和归化翻译理念的应用

异化翻译理念的核心是以源语文化作为最终归宿来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比如在翻译《红楼梦》的时候就可以应用异化理论进行翻译,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其中的文化因素。和异化翻译理论完全相反的是归化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最终的译文为标准,并在翻译的时候充分考虑译文的文化特点。基于这种理念的翻译虽然会让翻译之后的内容和文本内容出现偏差,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疑问的可读性,能够帮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学文本内容。

四、在翻译的过程中尊重和重视传统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习惯

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表达习惯等都会使得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现偏差,比如大象在泰国象征吉祥,但是在应用英语的欧美国家则是被看做是无用的东西。除了象征意象的差异,中西方的思维习惯和语言构成知识等也会影响文本的翻译。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注重从微观到宏观的表达,文本翻译更加强调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思维则是更加注重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比如以接收礼物的表现进行分析案例,具体如图一所示,可以发现,中国人在收到礼物之后会私下拆开,而西方人则是当着送礼物人的面拆开礼物,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图一:中西方接收礼物的差异

五、创造性的翻译文本内容,妥善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翻译英文文学作品的时候,翻译人员需要根据文本内容选择是否逐字逐句的进行文本翻译,同时,在翻译的时候还需在遵循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进行创造性的翻译,通过创造性的翻译来提升翻译的精准度。

一般情况下,应用文英语翻译并不需要通过再次创造来翻译文本内容,而是需要将原著内的内容直接翻译过来即可,且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个词句的翻译准确。但是如果是小说、诗歌、散文等体裁的英语文章,则是需要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翻译,并渠道文本翻译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还需要进一步彰显文本翻译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创造性的翻译是当前英语翻译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创造性翻译手段的应用能够确保英语翻译最大限度上贴近原文内容,实现对中西方人们语言习惯和理解习惯的一种尊重。不仅如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汉语言文化精准的表达出来,结合文化背景和文章内容对文本内容二次加工后予以表达,使得英语文学作品难度翻译更加简洁、生动。

综上所述,受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翻译英文作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文本内容的理解偏差,不利于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文学文本内涵。针对这个问题, 在进行英文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有效的翻译方法,并通过学习强化自己对中英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加精准无误翻译出英文作品。

参考文献

[1]周云洁. 关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探讨[J]. 参花, 2018(12).

[2]徐爱君. 有效处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差异策略[J]. 校园英语, 2018(44):242-242.

[3]李晓娟. 探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 智库时代, 2018, 145(29):174-175.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翻译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