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保险投保意愿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2019-05-23 06:59陈紫菱贝淑华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庭收入投保意愿

陈紫菱,贝淑华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

随着现代农业国际化的迅速推进和金融保险 行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保险对支持农业发展、保障农户收入的重要性日益体现。2016年,国务院提出了“力争使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的发展目标[1],这极大提高了各地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重视,对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意义重大。学者们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宗国富等[2]认为农业保险能够稳定农户收入水平,进而影响农户生产决策;陈俊聪等[3]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增长;但目前我国农户对农业保险参与度并不高,赵长保[4]提出应借鉴美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与产品开发等经验;范玲[5]、王步天等[6]认为必须针对现代农业特点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保险供给效能。

江苏省泰州市地处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由于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度变化不一,加之地处江淮下游,导致洪、涝、旱、渍、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另外,销售渠道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非自然因素也给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近年来,泰州市农业保险政策在不断完善,农业保险率也在稳步增长,但是,全市农户的农业保险发展与其农业规模依然不是非常相称,农业保险整体规模较为滞后。本文从保险需求者角度出发,以江苏省泰州市3个区和3个县级市: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兴化市、泰兴市和靖江市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农户进行农业保险的投保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期望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农业保险投保意愿影响因素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江苏省泰州市3个区、3个县级市(其中包含了78个镇、6个乡、16个街道)的农户进行问卷调研,共产生317份有效问卷。本次调研内容包括农户性别、年龄、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对保险的认知程度等,对数据进行归类和处理后,本文将可能影响投保意愿的不同因素分为以下5点,分别进行探讨。

1.1 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

根据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的不同年龄,农户被分成了以下4组:“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和“50岁以上”。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抽取的样本家庭中,主要劳动力的年龄逐渐增长,但是,其中愿意参保农业保险的人数呈下降状态。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对所种植的农作物的种植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使得农户的风险抵抗能力有所增加,所以农户的农业保险参保率会呈下降趋势。相反,40岁以下、饲养、种植经验不够丰富的农户更偏向于投保农业保险。

表1 各年龄组农户的参保意愿

1.2 农户家庭收入

根据农户家庭的不同收入,农户被分成了以下4组:“1万以下”、“1~2万”“2~3万”和“3万以上”。这里的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总收入减去生产成本、经营成本和应交税费后的收入。该指标可以用于衡量家庭的收入水平。根据表2,可以看出,家庭收入在三万以下的三组投保率相差不大,而收入在三万元以上的农户的农业保险参保率高达74.36%。由此可以得出,由于农户的家庭收入高,所以投保农业保险的成本占收入的比重不是很高,使得农户更愿意投保农业保险。相反,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户,农业保险的投保成本占收入的比重较高,所以导致其没有能力购买农业保险。

表2 各家庭收入分组的参保意愿

1.3 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

按照主要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农户被分成了5组。根据表3中的折线图的走势可以看出,随着农户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的参保率也在随之提高。并且可以看出从“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开始,农业保险的参保率有了很大程度的升高。这可以说明,较高的文化成度可以使农户更好地理解到农业保险的优势,更好的衡量投保农业保险的成本和收益,更好地利用农业保险达到农户的期望收益。

表3 个人文化程度分组的参保意愿

1.4 农户对保险的认知程度

根据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把他们分成了3组:“了解”、“了解一点”和“不了解”。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处于“了解一点”的状态。并且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投保率在不断加强。由此可以推断出,目前不愿意投保农业保险的用户大多是缺乏对农业保险认识。

表4 各保险认知组的参保意愿

1.5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

对于不同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不同,我把他们分成了生产经营风险不同的3组。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是存在的。而存在较大风险的农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也较大并且远远高于“没什么风险”的农户投保农业保险比率。说明农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与其所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的比率是呈正相关的,即农业活动风险的不断增高也伴随着农业保险投保率的不断增高。

表5 各农业风险水平下的参保意愿

2 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避免自然风险是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风险越大的农户更偏向于投保农业保险。另外,影响农户投保农业保险意愿的因素还有:(1)劳动力年龄。随着农户年龄逐渐增长,愿意参保农业保险的人数呈下降状态。(2)文化程度。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偏向于投保农业保险。(3)家庭收入。家庭收入越高,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可能性就越大。(4)农业生产的风险以及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农户对农业保险认知程度越深,越了解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利益的农户,则越愿意投保农业保险。

综上,为提高农户参保意愿,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当前农户的保险意识较低、保费支付能力较弱,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保险意识,确保农户能够充分接触农业保险,让农户知道投保农业保险的益处。对于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户,应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让他们对农业保险的原理和运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减轻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排斥。

第二,推行“期货”型农产品价格保险。农业保险的保险范围以及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避免自然风险的层面上。农业保险应该覆盖非自然风险的规避,例如价格波动的风险,从而进一步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期货作为标准化商品合约,可以起到规避价格风险的作用,“期货”型农产品的价格保险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相对成熟,我们可以汲取其经验,并结合本国国情,设计新型“期货”保险产品。

第三,增加政府支持和引导作用。政府应采取有限支持型介入方式,定位于转持、引导和推动,而不是强迫性干预[7]。一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农业保险制度,规范农业保险相关活动,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可适当采取保费补贴政策,依靠中央财政对下级省市的大力支持,提高保险公司受保和农户投保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保险公司,采取税费上的减免,减少保险公司的成本,使保费有一定的降低;对于农户,更大的补贴力度,减轻农户的投保成本,让农户在农业保险中真正受益。

猜你喜欢
家庭收入投保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十三五”渔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恩格尔系数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