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探的矿产资源勘查工程选择及分布探究

2019-05-23 12:02胡家源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3期
关键词:磁法激电电法

胡家源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重点分布于高山地区,危险性较高,且采集较困难,所以要想更好的利用地球深部矿产资源,必须借助于各种新技术的运用,其中地球物探作为当前深部资源勘测的关键技术方法,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已给未来在深部矿资源探测上指明了方向,对今后在探明深部超大型或大型矿产资源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矿产短缺危机等都有着重要意义[1]。

1 地球物探技术分析和工程选择

地球物探方法的运用,有效确保了矿产勘测和找矿效率的提升,对于解决在以往地质找矿中勘探质量较低、物力、人力资源耗费过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地球物探在地质勘查和找矿工程中的运用,重点结合电法勘测法、磁法勘测法等技术展开研究[2]。

1.1 电法勘测技术

电法勘测技术是地球物探的关键手段之一,其使用要点包括: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方法来实现找矿功能,尤其在勘产铁矿床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在以往的分析中,针对此技术已开展了许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将剖面整体细化成18条,且每一条的勘测均能保持在≥21m。实际应用时,可取多尺度小波分解、3D可视化、正反演方法来确定出勘探磁场的异常部位,如果所获得结果表明平面状态存在不规则的“扁豆形”,则此刻便可判断出在-600m~1000m的接触带区域,极可能存有铁矿床。应注意的是,为了具体明确其真实存有与否,通常还应在井内展开磁探工作,从而实现判定异常状况的功效。同时,在找矿时一般需要与钻孔验证相结合,如有的地区在电法勘测下的异常状况十分显著,此时开展钻孔验证可有效确保深部找矿的最终目的的完成。

1.2 磁法勘测技术

在地球物探中,磁法勘测技术的运用十分普遍,虽然此技术可使得勘测结果更加精准,然而其具有特定的使用条件,如岩石或矿体间磁性存在较大差别,这时运用磁法可以保障勘探工作的有效完成。由采用磁法的实际表现而言,可将其细化成航磁检测、地面磁测、井中磁测等。航空磁测技术重点用在所勘测矿区的区域较大,并存在复杂地貌地形特性,需通过直升机等实现勘测。同时,在具体勘测中为了符合工程需要,应确保数据精确性,从而使数据可以在指导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如含镍硫化物矿,在探明矿体后要进行测定,可通过检测矿物中的镍含量进行判定,此数据可引入钻孔验证之中。

2 地球物探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以我国西北部地区某磁铁矿区为例,分析了磁法和电法综合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2.1 矿区的地球物理特性

此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在前期仅开展了少量磁法测量,岩(矿)石的物理特性等资料短缺,该次物探在探槽、坑道或露头岩(矿)石的表面,选择对称小四极设备检测了自然状况下的幅频率与电阻率,共收集该矿区的主要岩矿石标本28个,获得了一手物理特性参数。

整个测区电阻率都相对不高,这可能和该区域地表属于盐碘地相关。为使得勘测结果参考性更强,对磁铁矿检测了20个标本,其电阻率ρ在30Ωm~70Ωm内,明显比周围岩石要低,幅频率在0.6~7.3内,变化偏大。对凝灰岩检测5个标本,其电阻率ρ在80Ωm~300Ωm内,比磁铁矿高,幅频率在0.1~2.0内,变化较小。由此可知,该测区的岩石之间存在电性差异,所以可利用磁法和电法结合的方式开展勘测工作,以更好的探明该测区的异常状况并做出解译。

2.2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该工程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选用EH-4 StrataGem电磁装置,是由美国EMI与Geometrics联合开发的新型电磁仪设备。因测区的干扰偏小,所以可选择天然磁场作为场源,该工程共采用四电极,且使每两电极构成电偶极子,设定电极之间的距离为20m,以利于比对所勘测到的电磁信息。

2.3 激电测深

该工程的激电测深重点集中于大地电磁勘测异常的区域,在测深时选用SQ-3C便捷式双频数字激电设备,此设备的找矿准确性高,能有效保证野外勘测的要求。在物探时,选择四极对称测深形式,将四电极设置于一条线上,中部两个是量测电极,两端电极是供电电极,固定中部两电极位置不变,利用两端电极大小变化以测量其电阻率变化,从而得到地电数据。在获得野外信息后,需要先将其导进电脑,去除存在干扰偏大相关数据,接着给出初始模型以实施反演,再通过surfer系统成图并进行解译。

3 物探成果解释

该次物探勘测工程基于此前的磁法勘测图来设置勘测剖面,然后开展勘测地区的电磁、激电等测深活动。

3.1 音频大地电磁法测深解释分析

此次采用的音频大地电磁法测深工作共设置21个测线,有16条长600m测线,并按次序记录为-2线~13线,4条长240m测线,以及1条长180m的对比剖面线。处理数据程序是预先处理每条原始剖面数据实,再基于此开展二维反演和成图。经过综合研究所有测线结果,可知此区域存在显著的低阻异常地带,并且也存在一定的深度延展,低阻异常地带重点布置在:线-2处180m,线-1处160m,线0处180m,线1处140m,线3处140m,线7处280m,线8处280m,线9处280m,线10处280m,线12处300m,13线300m处。由图1可知,线3的0m~200m点处存在全频低阻异常,电阻率约60Ωm;200m~600m剖面点的低频率电阻偏大,电阻率约150Ωm;在260m~420m点的中频率电阻偏心,电阻率约60Ωm;并且在140m点处出现一个低阻异常地带,宽为20m,其电阻率约40Ωm,西北向倾斜,产状陡,约为85°,向深部延展350m。从图2可知,线8剖面的高频区电阻率总体偏小,大约20Ωm,低、中频的电阻率偏大,大约150Ωm;并且在280m点处出现了一个低阻异常区,宽为20m~40m,电阻率约40Ωm,西北向倾斜,倾角大约为85°,向深部延展200m。

图1 线3的EH4测深反演剖面

3.2 激电磁测深的解释分析

激电磁测深工作重点是要探明硫化物在200m内的分布情况,该次测线设计是按音频大地电磁的测深数据设置,共设置线0、线1、线3和线8共4个测线。

利用统计分析收集的样本数据可得,此区域的FS幅频率总体值相对不高,测区的总体数据满足正态函数,用基数外加3倍的均方差可对成果划分出其异常的界限值,可算得:其基数值为0.55,其均方差为0.44,因此FS可取1.8。根据勘测数据和分析,线4不存在显著的激电异常,而线8存在大范围的剖面激电异常,且数值偏高,最高FS值可达4.9,异常区域重点集中在40m~100m、140m~180m以及240m~280m区段,在-100m~-200m深处,呈现条带形垂直向布置。经过比较和研究以往激电数据,此区域除了线8激电异常之外,其它各条线异常部位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异常部位没有较好对应,这是由于在勘测区域中不仅存在磁铁矿,同时也存有其它的硫化矿等,该类矿表现出低阻强激化的物理特性,且因该类矿的分布和含量均匀性差,造成激电异常状态规则性不强。因磁铁矿的物理特性呈中等激化,所以增大了辨别磁铁矿的困难程度。

图2 线8的EH4测深反演剖面

3.3 综合物探成果解释

一般来说,磁铁矿物理特性是低阻、高磁,但因此矿区的磁铁矿Si、S含量较高,因此在设计中增大了激电勘测量,同时因此矿区存有其他类型的硫化矿,也增加了单由激电勘测结果圈定出磁铁矿部位的难度,因此该解译是以磁法、大地电磁测量成果为主,以激电测深为辅对测深成果展开解译:①圈定5个异常地带:1号是由线-2处180m点和线-1处160m点控制,约长为60m,北西倾向;2号是由线0处180m点和线1处140m点控制,约长为60m,北西倾向;3号是由线3处140m点和线4处140m点控制,约长为50m,北西倾向;4号是由线7处280m点、线8处280m点、线9处280m点和线10处260m点控制,约长为160m,北西倾向;5号是由线12处300m点、线13处300m点控制,约长为50m,南东倾向。而线7、线3、线12可钻孔实施验证。②由磁法勘测的剖面图而言,曲线相对圆润不尖锐,这表明该矿体存在一定深度,这和大地电磁法测深低阻带特性基本一致。③由上可推测,在线4~线7间和线5周围可能存在南北倾向断裂带;并且在线10~线12间也可能存在南北倾向断裂带。

4 结论

综上可得,在地质找矿中运用地球物探是提升勘测质量的核心所在。在地球物探技术具体应用中,需正确把握如电法、磁法等物探技术的运用原则和机理,以确保地球物探技术在勘测矿产资源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并针对现阶段物探技术使用中的相应问题,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以推动地球物探技术的使用效果得以不断完善,从而促进我国勘探水平和找矿质量的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磁法激电电法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建筑用石料勘查区遴选中的应用
大功率激电测深方法在豫西董家埝银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高频大地电磁测深与激电中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大功率激电测量在冀北温家营—马家沟银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西藏察隅县那阿钨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煤田火区勘探中自然电位法和磁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EH4及磁法对个旧铅锌矿区隐伏构造分析研究
网络并行电法技术在受水威胁工作面注浆改造前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