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四范沟矿区含金石英脉成矿阶段及研究意义

2019-05-23 12:02徐宪立张剑锋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3期
关键词:含金斜长片麻岩

徐宪立,张剑锋

(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 郑州 450016;2.河南金渠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1 成矿背景

小秦岭地区横跨陕西和河南两省,地质构造上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造山带自早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多阶段、多体制的构造演化过程,印支期以来,扬子板块、南秦岭地块及华北板块的对接碰撞使得秦岭全面造山,营造了多地体拼贴的大地构造格局;尤其是燕山期又受到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影响,使区内经历了多个构造岩浆旋回,壳-幔物质交换、地表与深部地质作用强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1,2]。其中金成矿作用与印支期末—燕山期秦岭陆内造山运动中的构造-岩浆-热液流体作用有密切关系,小秦岭金矿田即是其中最重要的典型成矿系列之一。详见图1。

图1 小秦岭矿田构造简图

1.1 地层

区内地层以太古界为主,其次为中元古界,有零星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分布。

1.1.1 太古界

太古界太华群主要为一套变质岩,岩石普遍遭受混合岩化,形成条带、条痕状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原岩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与碎屑沉积建造[3]。据中国地质大学周汉文等(1998)用钐—钕同位素年龄测定,太华群角闪质岩石同位素年龄为2542±57Ma,属太古宙。

1968年河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将其分成a、b、c三个岩性段,进一步划分为四个组,自下而上为:焕池峪组(Ar2h):分布于本区西-中段北部的杨家山-山神庙一带,五里村背斜北翼西段。岩性为大理岩与斜长片麻岩互层,斜长片麻岩可分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与角闪斜长片麻岩等;闾家峪组(Ar2l):分布于本区中部东路匠-陈家沟-黄家瑶一带,西阴-雷家坡向斜南北两翼,五里村背斜北翼东段亦见出露,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长纹长带状混合岩、均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观音堂组(Ar2g):分布于本区中部-西南部,为含长石石英岩(硅英岩)与斜长片麻岩、长纹长带状混合岩互层;枪马峪组(Ar2q),分布于本区南部,枪马峪背斜南翼的主要组成部分,岩性为斜长角闪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互层组成[4]。

1.1.2 中元古界

熊耳群(Pt2xl)分布于本区东南部,岩性为中基性火山熔岩,以杏仁状安山岩为主。

官道口群(Pt2g),分布于本区西南部,下部为石英岩,上部为灰岩及页岩。

1.1.3 新生界

古近系(E),分布于本区东南部五亩乡周边,为砾岩、砂砾岩、粉砂岩、页岩、泥灰岩夹劣质煤或薄石膏层。

新近系(N),分布于本区西南局部沟谷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夹粘土页岩。

第四系(Q),主要分布在区域北部灵宝—阳平—程村—豫灵一带,在南部坡谷中也有广泛分部,为土黄色粘土、亚粘土等。

1.2 构造

构造线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由老鸦岔复背斜组成,南北两侧分别被小河和太要区域性大断裂围限,太华群被隆起。

老鸦岔复背斜核部位于小秦岭分水岭附近,复背斜南翼有枪马峪背斜,北翼依次有西阴—雷家坡向斜和五里村背斜。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受到不同方向的应力作用,使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控矿断裂构造多具韧性剪切带的特征,以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为主,其次呈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内有糜棱岩、千糜岩等构造岩。晚期沿韧性剪切带活动的压扭性断裂内,有含金石英脉充填,并有热液交代构造岩或围岩成蚀变岩型金矿石。

1.3 岩浆岩

岩浆活动发育,有太古代嵩阳期桂家峪片麻状黑云角闪花岗岩,伟晶花岗岩—伟晶岩,元古代晋宁期小河中粒花岗岩,分水岭黑云母花岗岩岩床,燕山期文峪花岗岩和娘娘山黑云母花岗岩岩基,还有多期次辉绿岩岩墙。成矿与文峪花岗岩和娘娘山黑云母花岗岩有关。

1.4 区域矿产

区域矿产以金为主,其次有石墨、蛭石、磷灰石、钼矿,偶见水晶。

2 含金石英脉地质特征

区内金矿以石英脉型为主,伴生银、硫、铅、铜、钨等,全区400余条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太古界太华群闾家峪组黑云斜长片麻岩地层中。在四范沟矿区西段的四范沟内出露一组基本平行的202脉组,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平缓,由201、202、205等矿脉组成,主要矿体特征见表1。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及很少见到的碲铅矿、碲铋矿、闪锌矿、白钨矿、铜蓝,个别地方有点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是斜长石、绢云母、黑云母、钾长石、角闪石、铁白云石等。

矿石主要结构为:自形—半自形—它形晶粒结构、充填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压碎结构等;主要有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晶洞状构造等。

2.1 成矿期次的划分

矿区热液成矿分为四期,由于矿体都在深部,几乎不见氧化作用。

热液成矿四期是:

Ⅰ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脉呈乳白色,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粗粒,含量低,不成矿。

Ⅱ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脉,呈白色,微透明,含较多的中—细粒它形黄铁矿,是第一个成矿期,早期生成少量白钨矿。

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脉乳白色和灰黑色,细粒状,内有中—细粒它形黄铁矿和不均匀分布的方铅矿、黄铜矿等,是金矿主要成矿期。

Ⅳ碳酸盐—石英阶段:是成矿末期,石英脉白色与含铁白云石等碳酸盐共生。

硅化:与四期热液活动都有关,局部石英脉中尚留有晶洞,内有小水晶,硅化的石英呈细脉或浸染状(图2)。

黄铁绢英岩化:主要与Ⅱ、Ⅲ期热液活动关系密切,使部分蚀变围岩矿化强烈成为矿体。黄铁矿和绢云母、石英都呈细粒产出(图3、4)。

表1 四范沟金矿区矿体特征一览表

图2 金矿石

图3 石英脉型金矿脉

图4 黄铁绢英岩

表3 矿石化学全分析结果表

2.2 矿物生成顺序

具体详见矿物生成顺序表2。

表2 矿物生成顺序表

2.3 矿物化学成分

石英脉型:主要成分是SiO2,含量在80%左右(73.02%~81.6%),其次是Al2O3,含量1.78%~6.00%,是绢云母的重要成分,另含K2O0.53%~3.2%。矿石含黄铁矿及其它金属硫化物,含硫2.97%~5.42%,含铁(Fe2O3+FeO)4.80~8.80%。石英脉型矿石含金多在10g/t以上,部分地段含少量铅、铜,一般含量都小于1%。部分石英脉含碳酸盐,故含CaO0.90~2.61%。

3 含金石英脉成矿阶段研究意义

综上,第Ⅰ成矿阶段形成了石英脉的主体,但含金较少。第Ⅱ、Ⅲ成矿阶段为硫化物矿物形成阶段,它填充在石英脉的破碎裂隙中,为金的主要矿化阶段。第Ⅳ成矿阶段形成了碳酸盐矿物,产金甚少。

在今后小秦岭地区找矿中,以石英脉金矿为主,特别是第Ⅱ石英—黄铁矿阶段、第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

猜你喜欢
含金斜长片麻岩
某难选金矿物工艺矿物学研究
冷润生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示
降低铂钯精矿含金的生产实践
还有人那么爱你(外二首)
牡丹江地区侏罗纪砾岩型金矿特征浅析
随枣北部桐柏杂岩表壳岩特征、成因及时代探讨
兴城
中国东部含金矽卡岩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密怀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