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人是枝裕和

2019-05-23 02:05戴文子
方圆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人纪录片创作

戴文子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 褚方叶 

出版年: 2018年9月

从《如父如子》开始是枝裕和就意识到,自己想成为的并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匠人。如何把一个想讲的故事打磨成观众更喜欢的样子、如何去展现那些在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成了是枝裕和更愿意透过镜头去表现的主题。

新片《小偷家族》的戛纳之旅,是枝裕和没抱有太大期望,他是这里的常客了,每年来一次权当旅游。当《小偷家族》放映结束之后,场内响起了长达九分钟的掌声。是枝裕和只是在冥冥之中,有了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说,这样的夜晚,真的太美好了。此时的是枝裕和肯定不会想到,几天之后他会拿到本届戛纳影展的最佳电影奖。对于《小偷家族》,本届评审团的主席凯特·布兰切特盛赞影片“完全击中我们的心”,认为其“兼具优雅和深刻”;《好莱坞报道者》则在随后的报道中评价道:“谁还能比是枝裕和更擅长捕捉矛盾冲突的微妙之处呢?这位导演不嚣叫,只低语。”而是枝裕和本人则在领奖发言中,感谢评审对这部“小作品”能如此关注。小,是这位东方导演的谦辞;小,也恰恰精准概括了是枝裕和电影突出的风格特征。

在婉辞到日本文部省接受表彰祝福的博客中,是枝裕和写道:“当今社会正被逐渐回收进掌权者们的‘宏大的故事中去,在这种状况中,作为一个电影导演可以做的事情就是与这种不分左右的‘宏大的故事进行对抗,并持续不断地创作出与‘宏大的故事相对的、多种多样的‘微小的故事,这样做会令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创作“微小的故事”

诚如是枝裕和在回复中所言,文化工作者应站在平凡人、弱者的位置,创作“微小的故事”去抗衡“宏大的故事”对平凡人、对弱者的漠视。是枝裕和婉拒政权的表彰和说出这段话,已表现出他是一个真正有内涵的艺术家。但是在是枝自己看来,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去做一个匠人,亦即日语中的“职人”。

“忘了是什么时候,曾开口说‘想成为职人,却被回应‘导演请乖乖当个作家就好。我想过两者之间的差异,比方说会思考‘如何烹调美味可口的时令鲜鱼,一边保有素材的原味,又能提供让客人满意的美味呢的是职人的话,我认为导演的工作应该也很相近吧。”在其最新的创作随笔集《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中,是枝裕和这样写道。

1962年出生的是枝裕和是当代日本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小说家。而当他1978年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却阴差阳错地加入TV Man Union公司从事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工作。日本第一个公开现身的艾滋病患、因医疗失误導致无法拥有任何新记忆的人、福利政策削减导致两名战争遗孤相继自杀……是枝裕和早期拍摄的纪录片多关注社会议题,充满人文主义色彩,表现出他对社会正义的执着。

转型成为电影导演之后,由于是拍摄纪录片出身,关注社会现实自然而然成了是枝裕和电影创作的出发点。他的电影多聚焦于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运用女性和孩童的视角,以影像还原出平凡家庭的日常生活。家庭伦理片在是枝裕和手中如同一个空白的画板,既可以在《海街日记》《比海还深》中以余味深长的笔触描摹出家人之间细腻微妙的情感,又能像《无人知晓》《如父如子》一般,成为冷静观察时代,剖析人性与世相的载体。

“作家导演”和“职人导演”

多年以来,是枝裕和一直践行着“文本映像一体化”的创作思路,不断尝试“作家导演”和“职人导演”的转换,又身兼电视人和电影人的两重身份。这些不同媒材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让潜沉其中的是枝裕和成为自己比喻的职人厨师。是作为创作主体的“我”赋予了成品决定性的不同。因此,《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之中的“电影”二字,完全可替换为是枝裕和在不同的创作媒材与阶段中的作品,文字或画面、纪录或剧情。跳脱媒材的窠臼,是枝裕和在书中不仅记载了对电影创作的经历,以及对他影响深远的人的故事,还有他对电视、电影的看法和对原创与改编的体会,也让读者更透彻地看见这些年以来敏锐细腻的是枝裕和银幕内外的所思所想。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一书的时间跨度很大,记录了是枝裕和从1989年拍第一部电视台纪录片《地球ZIG ZAG》开始,一直到2016年的《比海更深》为止二十多年来的电影往事。是枝裕和不似第一本创作随笔《有如走路的速度》一样从遥远的距离来论述创作哲思与灵感,令读者可以轻易感受到美感的愉悦。在新作《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中,导演开诚布公地畅谈找钱找剧本找演员找工作人员的烦琐与难处,是枝裕和那近乎絮叨的自省,有点城府的谦退,尤其是一桩桩挫折的往事与教训,足以令怀抱憧憬的人士稍微冷却一下头脑发热的电影梦,却也能让真正喜欢是枝裕和的影迷掌握第一手的花絮与资料,感受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影片背后的辛酸与不易。

“电影并非从自己的内在产生,而是经由和世界的相遇所诞生的。”是枝裕和在《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中这样形容他的电影创作。透过对自己作品的重新梳理,是枝裕和通过文字进行了一场内心世界的探索之旅。

除了分享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起源与理念之外,是枝裕和也在书中描述了作品拍摄时遇到的、让他产生感触的人事物:比如如何在拍摄《无人知晓》选中14岁的演员柳乐优弥,并使他成为最年轻的康城影帝;又比如韩国女星裴斗娜是被谁说动接演《空气人偶》的;为什么非阿部宽、树木希林不可……在《比海更深》中,是枝裕和描绘了那些长大后无法成为小时候想成为理想模样的大人们,一直徘徊游走在现实与梦想的挣扎边缘,难以靠近幸福生活的困顿,看过文字我们才得知这部影片其实有许多是枝裕和童年对父亲隐藏的情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书中也写了是枝裕和游走世界各大影展的观察、对纪录片的定义、电视带给他的养分、如父亲般崇敬的制作人、给未来拍片人的建议,甚至畅谈如何筹措资金、票房分账方法和选择用底片还是用数码等等。是枝裕和谈到自己花了八年时间构思如何写作《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这本以文字、手稿、剧照组合而成的类自传创作随笔,不只是枝裕和近三十年的创作全记录,也是日本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历史中重要的一页。

是枝裕和的许多电影海报都像是一幅家族合影,色调总是清淡,不过那些看似日常的细节却正是导演费心着眼之处。是枝裕和的每部影片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小心缓慢地揉捏,揪出让人不自觉的情感内伤,抑或撩拨起观众的尘封已久的记忆。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不只是导演拍片二十余年的经验记录而已,真正的内力,来自是枝裕和在那些历程转变中的所思所想,甚至是遇过的责难,以及如何着眼于影像中元素的安排及取舍,如何将那些镜头下的素人演员、专业演员们的特质琢磨抛光出恰好的色泽并使之相互辉映。是枝裕和完全不藏私,翔实地挖掘自己囊里所有的吐露,踏实谦逊,温和诚恳,这是影迷/读者的幸运,也是电影的幸运。

猜你喜欢
职人纪录片创作
知乎新增专业认证快速通道 启动“515职人节”
职人管家小程序,点亮明快小生活
造物为荣,从社会刚需到精神信仰
——读《工匠之国:日本制造如何走向卓越》
职人刘德华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