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坏看家风

2019-05-23 02:05孙云晓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5期
关键词:钱氏零花钱家风

孙云晓

关于生活教育,教育家陶行知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那么,如何分辨生活的好与坏呢?也许,家风是最为鲜明的标志,因为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稳定的道德风貌和习惯。

许多经典案例早已经家喻户晓,比如江南钱家人才辈出,与一部传承千年的《钱氏家训》密切相关,特别是“利于一身勿谋也,利于天下必谋之”的理念,让钱氏后代志存高远。再比如,梁启超的9个儿女个个成才,一门三院士,得益于“少年强则国强”等理念。可能,许多读者朋友会说,钱家和梁家都是国家栋梁,是书香门第,平凡百姓如何比得了?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文化渊源深厚并得以传承的家庭,其家风与普通百姓的家风是有显著差别的。

那么,我就来说说自己的家庭,因为我出生于一个极为普通的工人家庭,甚至可以说,父母都是20世纪40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可是,父母给予我最深刻、最积极的影响就是勤劳朴实、孝敬友善的家风。

有几件事特别难以忘怀。

年逾八旬的老父亲曾经和我回忆起一件往事:1960年我5岁,正赶上生活困难时期,某天夜里饿醒了,我跑去厨房找吃的。看见有一个白面馒头,我拿起来咬了一口就放下了,可能是想起白面馒头是给一岁的妹妹准备的,我随后拿起一个玉米面窝头吃了起来。我不相信5岁的孩子会有多么自觉,但是,要照顾妹妹是牢记在心的。

由于生活艰难,我和哥哥从小就承担各种各样的劳动。例如,上山割草或去垃圾堆捡菜根菜叶喂养兔子,去农民收获后的土地翻土寻找遗漏的红薯或花生,趁着落潮去赶海挖蛤蜊,在家里参与装订纸盒,等等。印象中,我们每天都很忙,却没有怨言,认为自己作为家庭的成员,就应该为家庭分担责任。况且,父母更加辛劳,早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生活虽然不易,日子却过得井然有序。说来也奇怪,劳动虽然辛苦,我却喜欢上山下海,带着劳动成果回家颇有几分自豪。

自觉分担家庭责任成为我们兄妹的习惯。哥哥在读工厂的技校时,每月有7元补贴,分文不少地交给父母,由家庭统一支配。他参军后也将补贴寄回家,留一点儿零花钱还买茶叶寄回家里。我工作后,也把工资全部交给父母。1978年调入北京工作,工资大部分都寄给父母,只留饭钱和很少的零花钱,直到结婚为止。

父母八九十岁的时候,全家几代人更是齐心照料。父亲89岁去世,94岁的母亲依然健在,虽是继母却如亲娘一样受到儿孙孝敬。有朋友发现,我与哥哥妹妹之间很少称呼名字,都是称呼“哥哥”“妹妹”,哥哥给我发短信都用书信的格式,称呼我“弟弟”,落款“兄”,我们之间的感情一直很深厚。

我相信,千家万户都是这样生活的,甚至比我们家更和谐美满,这就是淳朴的家风,这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普通而正常的家庭,我们兄妹都获得了正常的发展。

值得反思的是,如今也有很多家庭不够正常,例如,家人很少在一起做饭吃,孩子不做任何家务,孩子工作多年吃住在父母家里,却连起码的生活费都不交,等等。这样的家庭实质上从父母到孩子都在放弃责任,這种不正常的家风将使孩子难以正常发展,并可能影响到第三代人的家风。

猜你喜欢
钱氏零花钱家风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钱氏家族迁徙考
我的零花钱
家风伴我成长
当好廉内助,树立好家风等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零花钱小测试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