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贝克托姆

2019-05-23 14:54河未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傀儡牛皮皮影戏

河未

贝克托姆(SbaekThom),柬埔寨传统皮影戏的一种。

皮影戏发源于中国,从最早的文字记载起,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十三世纪的元朝开始,中国的皮影艺术便逐渐流传到了中南半岛以及亚欧两洲的其他国家,各自开花结果,发展出了大量的分支。

柬埔寨皮影戏就是众多分支中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历史上的真腊吴哥王朝时期(公元802年-1431年),也被称为“喃戏”。“喃戏”总共有三大类:大皮影(SbaekThom)、彩色皮影(SbaekPor)、小皮影(SbaekTouch)。这里要谈到的斯贝克托姆,就是其中的大皮影。

大皮影,从字面看来,这个词语就是“大块皮革”的意思。这个名称道出了它的一个特点:所有的傀儡、场景等道具,都是取材自意外或自然死亡的完整母牛皮,因此十分结实耐用。道具的制作按照一个固定流程:首先会履行一个特殊的仪式,工匠们会拿出经过晒制的完整牛皮,在牛皮上绘制出想要的精美形象,然后将它裁剪出来,用一种名为Kandaol的树皮溶液进行染色,最后再系上两根竹棍,便于表演者操持。

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都在一天之内完成,其中蕴含着工匠们的大量心血。一个完整的傀儡道具,不仅体积大,在细节描画上也精美异常,稍微画错一笔就会浪费掉整张皮革,只能从头再来。在当时,斯贝克托姆担任着类似宗教祭祀的作用,拥有着与面具舞、皇家芭蕾舞一样的地位。这种被认为是神圣而高贵的艺术表演,只有在例如新年、国王生日、或者迎接外宾等重要而特殊的时刻才会登上舞台,因此一年也看不到几次。其主要表演剧目是《罗摩衍那》,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其间穿插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小故事,篇幅宏大。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舞台上声色交织,幕上光影浮动,角色命运也瞬息万变,既有精彩的敌对打斗,也有婉转的爱情缠绵。在锣鼓紧密的伴奏和两位旁白的襯托下,《罗摩衍那》中的一切人神鬼怪,一切悲欢离合,一切恢宏悲壮,尽都呈现于这块幕布之上。

观众们都深深陶醉于这精彩绝伦的表演中,也不禁为角色的命运转折雀跃欢呼,或是扼腕叹息……表演结束后,场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然而如此宏伟瑰丽的艺术,却随着王朝的衰落而不得不走向衰落,并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受到红色高棉政权和内战的影响,一度近乎销声匿迹。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慢慢地恢复演出。

2005年,斯贝克托姆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猜你喜欢
傀儡牛皮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东汉
有趣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牛皮的用途
为什么说大话叫吹牛?
《牵丝戏》
傀儡的密码
美猴王嬉戏傀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