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建筑行摄记

2019-05-23 14:54苏唐诗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五爷五台山布达拉宫

苏唐诗

中国古建筑里的宗教建筑,有一股神秘和圣洁的气息,总会使人心生敬畏。宗教建筑种类繁多,包括佛教的、道教的、喇嘛教的、伊斯兰教的……由于教义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布局和式样也存在着不少差异。

作为一名古建筑摄影师,宗教建筑是我拍摄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走过大江南北,名山大川,一直在用镜头捕捉着中国宗教建筑的丽影。

从五台山到金山寺技术、耐心和摄影者的疯狂

中国古建筑里的佛教建筑,遗存相对丰富,包括佛教寺院、塔、经幢,以及石窟寺等等。这其中,山西五台山的佛教建筑群是重要代表,现存唐代以来7个朝代的寺庙68座,规模宏大,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活标本。

从2015年3月开始,近4年的时间里,我先后9次前往五台山拍摄,其中以第一次的拍摄经历最为难忘。那是一个下午,我来到五台山南山寺。南山寺依山势而建,共七层三大部分,下三层为极乐寺,中间一层为善德堂,上三层为佑國寺,气势宏大,引人入胜。登到佑国寺的大雄宝殿,回首一望,场景和气势令人相当震撼……我使用广角镜头,以第一层殿为主体,远山为背景,采取对称式构图拍下了这个场景。拍完,我遗憾地发现:照片中间的台阶上,缺少一个合适的人物。于是我支好三脚架,耐心地等待了50分钟,期间,我拍到的场景包括一个人的、两个人的、三个人的、甚至多个人的……这些人物里,有僧人、游人,有上山的、下山的,但我都不太满意。为了能更完美地呈现作品,我只有选择继续等待,终于,我等到了理想的画面:一名下山的僧人恰巧走到了台阶中间,当时,天边尚有一缕暖光,远山朦胧恢弘,佛地的神秘与圣洁展露无遗。我给这幅作品起了个名字《圣地》。经过此次拍摄,我对古建筑摄影的新认知是:要想拍好,除了技术,还得有耐心。

我在五台山拍下的6千多幅照片中,最能体现五台山人文特点的作品应该是《戏·人》,这幅作品拍摄于五台山五爷庙。在传说中,五爷庙供奉的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金脸龙王老五”,因为非常灵验,所以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上香、许愿、还愿。据说五龙王喜欢看戏,所以这里专门建造了一座古式戏台,以供还愿的香客为五龙王点戏。2015年7月,我第二次来五台山拍摄,遇到戏台里正在为五龙王演戏。仔细观察五爷庙的空间环境:戏台台口向北,正对着五爷庙龙王殿,五爷庙的后面,则是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塔院寺白塔”,只有站在戏台上,才可以看到龙王殿和其后的白塔。征得戏班负责人同意,我登上戏台,寻找拍摄机位。为了不打扰到演出的演员,我将相机从二道幕中间的缝隙探出,正好把演员、观众、香客、龙王殿、白塔全部收入画面……等待的过程中,当演员面部侧对镜头,观众、香客全都在自然状态时,我按下了快门。

中国佛教建筑,由于地域的不同,风格也各有不同,南北差异最为明显。江苏镇江金山寺的建筑,就有着江南古建筑的鲜明特点。2018年1月下旬,天气预报称江南将迎来一场大雪,我决定“疯狂”一把,来个说走就走的行摄,当天就赶到镇江。大雪如期而至,而且一下就是4天。地面上、屋顶上到处是厚厚的积雪,此时正是拍摄的大好时机。拍摄雪景,最需要注意的是曝光控制,由于雪是白色,大面积的雪会导致相机不够准确地测光,在这时候,就需要调整相机的曝光值,以得到理想的画面。我在拍摄时,遵循了“白加黑减”的原则,增加了0.5-1.5档曝光,拍摄出了洁白透亮的雪景。

布达拉宫和承德外八庙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建筑

拉萨的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最神圣的标志性建筑。2016年10月,我有幸走进了这座著名的殿堂。

进入内殿前,我以绣有双鹿法轮图案的布帘为框架,拍摄了一幅布达拉宫内景的照片。由于框架亮度明显暗于框内建筑亮度,明暗反差较大,所以,框内景物曝光过度与边框曝光不足的问题至关重要。拍摄时,我采取中央重点测光的模式,以排除框架景物对测光值的干扰,并在正常测光值的基础上,适当增加1档曝光,以实现“框景不过曝,框架不死黑”的效果。在景深控制上,我考虑到,框架上的双鹿法轮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标志,可以充分体现前景与主体的关联,使作品更具透视感和故事感,于是使用了17mm的超广角、8.0的小光圈,并采用超焦距,尽力加大景深,以实现框架、主体前后都清晰,从而将作品的文化内涵表达得更为充分。

布达拉宫之外,我拍摄的重点还包括河北承德的“外八庙”。清朝初年,藏传佛教在蒙藏地区发展较快,清政权大力推行“以习俗为治”的方针,在河北承德建起了八座藏传佛教寺庙,统称外八庙,建筑形式集中融合了汉、藏、蒙等各民族宗教的建筑艺术风格。近3年来,我曾5次前往承德拍摄外八庙。

藏傳佛教,这个以密宗传承为主要特色的佛教分支,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而无论是布达拉宫还是承德的“外八庙”,都是信众心目中的圣地,每日接受着南来北往人们的膜拜。

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的是“普陀宗乘之庙”,是乾隆皇帝为庆祝自己60寿辰和母亲80寿辰,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的。走进普陀宗乘之庙的山门,就是一座碑亭,碑亭外墙两边,各有一个金色法轮。我注意到:在碑亭前,有一座巨大的香炉,香炉脚上的神兽精致生动,于是就以神兽为前景,拍下了法轮图案。拍摄这幅作品,我特别留意到前景与主体间的呼应关系,巧妙地安排神兽眼神的方向与法轮一致,看上去酷似神兽在守护着神圣的法轮,使原本冰冷的神兽瞬间活了起来。

普陀宗乘之庙最富特色也最为神秘的,是“万法归一”殿的重檐攒尖顶。尖顶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我第三次拍摄普陀宗乘之庙,是在2017年5月下旬,当时,正午的光线恰好将殿顶四面照亮,为充分表现殿顶的特点,我站在殿顶北侧露台的中轴线上,由北向南釆取对称式构图拍摄,阳光照耀下的殿顶金光闪闪,作品获得了较强的质感,也表现出良好的秩序感。为了使构图工整对称,我以计算护拦瓷砖数量的办法,将相机置于对称中心线的位置上,同时在画面中注重殿顶两侧的楼阁飞檐和殿顶之间的距离,使二者对等起来,最终得到了这一满意的画面。

老天爷的“脸色”不好怎么办?拍摄道教和伊斯兰教建筑

道教建筑,规模较大者称宫,部分主祀民俗神的建筑或称庙。我曾拍摄过多处道教建筑,包括华山西岳庙、武当山八大宫观建筑群、嵩山中岳庙、玉泉院、泰山东岳庙,以及恒山北岳庙等等。

2018年5月上旬,我前往陕西华山西岳庙拍摄。其实,西岳庙并不在西岳华山上,而是在山脚下8公里外。这座庙宇坐北向南、建筑巍峨、轴线与华山主峰形成一线,布局为长方形的重城式大庙,朝向华山主峰,庙宇的主要建筑沿着南北轴线左右对称。为表现西岳庙的空间特点,我专门登到最北端筑在城墙上的万寿阁三楼,透过窗户向南拍摄:以高高的华山主峰为背景,将整个建筑群全部收入画面。拍摄的当天,由于空气通透度不太高,远山脚下的现代建筑若隐若现,更加衬托出华山的巍峨与环境的优美。

说起道教建筑,华山西岳庙、嵩山中岳庙、玉泉院、泰山东岳庙、恒山北岳庙等都名声在外。武当山更是有着“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誉,山上的八大宫观建筑群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而想要完美地呈现它们却并非易事,需要费心思量。

猜你喜欢
五爷五台山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白五爷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布达拉宫
五台山掠影
五台山佛光寺古松
五台山晓望
土豆和五爷
布达拉宫
五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