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顺子沟金红石矿床地质特征

2019-05-24 02:51师明元李勇超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脉石磷灰石黑云母

师明元,李勇超

(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北 石家庄 0050081)

顺子沟金红石矿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顺子沟一带,行政隶属古月镇管辖。距平山县城约50km,距石家庄市区80km,交通比较便利。

1 矿区地质特征

地层:区内出露太古代宋家口岩组和坊里片麻岩、岗南片麻岩,内有燕山期黑云母正长岩脉侵入。

构造:区内断裂、褶皱构造发育,特别是在矿区中北部宋家口岩组形成轴向北东东向、轴面南北倾,倾角40°左右的褶皱。含磷、金红石黑云母正长岩岩脉受近南北向的压扭性断裂控制,断裂北端走向近南北向,南端为北北西向,中间一段被一走向近东西的断裂切断,有时走向北东,有时走向北西,形成“之”字型。产状陡立,倾角多在70°以上,有时近于直立。

岩浆岩 :岩浆岩发育较少,零星分布几条岩浆岩岩脉,有石英脉、含磷、金红石黑云母正长岩岩脉和花岗伟晶岩岩脉等。

2 矿体地质特征

通过工作,发现金红石矿体赋存于燕山期含金红石黑云正长岩脉,矿区中部出露一条含金红石黑云正长岩脉,局部地段可见分支细脉。矿体规模较大,北端走向近南北,南端为北北西,中部部分地段被断层错断形成之字型。矿体厚度为0.40-6.27m,平均厚度为2.08m,北部较窄,中部、南部较宽,金红石品位为1.00-4.24%,平均品位2.03%。岩脉产状变化较大,在北部矿段,岩脉倾向向东70°-114°,倾角60°-81°,平均倾角70°。中部矿段倾向向西247°-346°,倾角>70°,局部近于直立。在南部矿段,岩脉倾向向东71°-86°,倾角75°-85°,平均倾角80°。

矿区共圈出7个矿体,各矿体特征如下所述。

1号矿体只有一个块段。长127.52m,厚度为0.89-1.60 m,平均厚度为1.25m,矿体东倾,平均倾角为75°,金红石品位1.09-2.50%,平均1.87%。

2号矿体只有一个块段。长94.50m,平均厚度为0.88 m,矿体西倾,平均倾角为82°,金红石平均品位2.06%。

3号矿体只有一个块段。长94.50m,平均厚度为0.43m,矿体东倾,平均倾角为84.5°,金红石平均品位2.62%。

4号矿体分为十一个块段。长2480.19m,厚度为0.89-9.71m,平均厚度为2.59 m,矿体西倾,平均倾角为81.8°,金红石品位1.09-4.75%,平均品位2.04%。

5号矿体只有一个块段。长224.63m,厚度为0.84-1.03m,平均厚度为0.96m,矿体东倾,平均倾角为67°,金红石品位1.36-2.56%,平均品位2.08%。

6号矿体分为两个块段。长409.52m,平均厚度为1.28m,矿体西倾,平均倾角为65°,金红石平均品位1.11%。

7号矿体只有一个块段。长49.53m,平均厚度为1.50m,矿体东倾,平均倾角为69°,金红石平均品位1.08%。

(1)本区矿石类型比较简单,为含金红石黑云母正长岩。矿脉中金红石在地表及探槽内肉眼可见,含量横向变化较大,中南段含量较高,北段含量较低。矿石较致密坚硬,风化较弱,大多呈灰褐色,少数呈肉红色,具中细粒结构,浸染状构造,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5%)和黑云母(25-35%)组成,偶见黄铜矿和毒砂,有用矿物主要由金红石(1-3%)、磷灰石(3-5%)和钾长石(55-65%)组成。矿石为含金红石黑云母正长岩,金红石在岩石中较均匀分布,只是灰褐色的矿石中金红石略高,肉红色的矿石中金红石含量较低。本区有用矿物主要为金红石、磷灰石、钾长石。

通过人工重砂分析,矿石中含钛矿物主要为金红石,偶见极少量的钛铁矿。故以矿石中TiO2的品位代表金红石品位。

(2)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为岩浆型含金红石黑云母正长岩矿石,受交代作用较弱,结构构造较为简单,但就有用矿物来说,结构以自形-半自形、它形晶粒状结构为主,其次为包含结构和充填结构。构造则较单一,仅见浸染状构造。在脉石矿物的基质内,分布着星点状矿石矿物或矿石矿物的集合体,分布无方向性,由于含量较少,按照浸染状构造的划分,矿石中的矿石矿物含量小于5%时,为星散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含量5%-10%时,为稀疏浸染状构造。

(3)矿物的嵌布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是金红石和磷灰石,它们在矿石中显示了不同的特征,其镶嵌关系、包裹特征、粒度的大小、解离的难易直接影响选矿的选别效果和精矿质量。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如下:

金红石:呈自形-它形晶粒状,可见完好的四方双锥柱状体,单偏光下观察呈红褐色、黑红色,正极高突起,平行消光,正延性。反射光观察呈灰色,具显著的褐红色和近黑红色(颗粒边缘透红色)内反射,强非均质性。由于内反射呈褐红色-近黑红色,表明其含铁元素量不一,颜色越接近黑色,含铁量越高。因此在具强磁性单矿物中,金红石中铁含量的差异,使其颗粒的反射色不同,铁含量高金红石呈灰色,颗粒边缘透出暗红色;铁含量相对低些的金红石呈浅灰色,颗粒边缘透出褐黄色(图1a、b)。金红石粒度大小不等,分布于脉石矿物粒间的金红石颗粒相对较粗,为0.53×0.25-0.1×0.06mm;包于脉石矿物颗粒中的金红石颗粒较细,为0.09×0.04-0.02mm。金红石和其它脉石矿物的关系较为简单,其一是包于脉石矿物颗粒中的金红石,可包于黑云母、钾长石、石英和磷灰石颗粒中,由于黑云母和钾长石的含量较高,相对包含金红石的颗粒也较多;磷灰石含量较少,相对包含金红石的颗粒也较少(图1c)。其二充填于脉石颗粒边缘的金红石,和脉石矿物形成多种嵌布关系(图1d)。金红石在矿石中的分布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灰褐色的矿石中的金红石分布均匀,含量略高;其二是在肉红色的矿石中金红石含量较低。

图1 金红石矿物镜下显微照片

磷灰石:呈自形~它形晶粒状,可见完好的六方柱状体,单偏光下观察呈无色,正中突起,平行消光,负延性,偶见一组解理,同时伴有裂理。磷灰石和其它脉石矿物的关系较为简单,其一是包于脉石矿物颗粒中的磷灰石;其二充填于脉石颗粒间的磷灰石,和脉石矿物形成多种嵌布关系。磷灰石粒度大小不等,分布于脉石矿物粒间的磷灰石颗粒相对较粗,为1.7×0.56-0.32×0.07mm;包于脉石矿物颗粒中的磷灰石颗粒较细,小于0.3mm。

钾长石等脉石矿物:岩石中的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关系密切,赋矿的岩石为热液型含金红石黑云母正长岩。

钾长石:它形粒状,无色,负低突起,可见条纹结构,粘土化较强烈,颗粒中心呈脏浊的土灰色,和金红石和磷灰石的关系密切,可包含金红石和磷灰石,也可和这两种矿物毗邻嵌生。

黑云母:呈叶片状,棕色,具棕色-黄色多色性和一组平直细脉解理,和钾长石、石英紧密嵌生,均匀分布,可包含金红石和磷灰石微粒,金红石和磷灰石多分布于其粒间。

石英:呈它形粒状,粒度大小不一,颗粒中洁净,与钾长石和黑云母紧密嵌生,可包含金红石和磷灰石微粒,金红石和磷灰石多分布于其粒间。

3 矿体顶底板围特征

含矿岩脉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由于顶底板围岩的类型不一致,蚀变与混杂的程度也不相同。当顶底板围岩为大理岩时,其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顶底板围岩为浅粒岩时,蚀变为黑云母化;与片麻岩接触时则为高岭土化、黑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矿体内夹石主要为石英脉和伟晶岩脉,经取样化验分析,石英脉具黄铁矿化和较弱的银矿化,金含量<0.01g/t。伟晶岩脉经化验分析无矿化现象,但其中的钾长石可在矿石开采过程中综合利用。

4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金红石矿体赋存于含金红石黑云正长岩脉中,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应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以促进新的找矿突破。

猜你喜欢
脉石磷灰石黑云母
磷灰石化学组成研究进展:成岩成矿过程示踪及对矿产勘查的指示*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细泥罩盖对煤炭可浮性的影响规律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磷灰石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
含镁脉石矿物的选矿降镁研究现状及进展
基于强化预处理工艺的某锂矿浮选试验研究①
珊瑚羟基磷灰石表面改性的工艺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