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井下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9-05-24 00:37胡建宏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3期
关键词:定位精度传感无线

胡建宏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随着矿产资源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对矿产资源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由于矿井内部环境复杂,且采矿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1],因此对井下人员进行准确的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对井下人员的定位多采用遗传定位系统,虽能完成常规的定位活动,但定位精度不高,且常出现定位偏差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井下定位系统。所谓无线传感网络,就是一种分布式数据通信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测外部数据环境的,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系统终端进行直接交流,以随时更改系统的定位设置。最后在IAR EW8051环境内进行系统的开发与实现,验证了本文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定位系统较传统定位系统的井下定位精度高27.1%,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1 井下定位系统硬件设计

(1)无线传感器。传感器的优化设计主要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系统网关功能进行发起的同时,组建通信网络,并利用系统的最小外围器件构建传感器的射频输入与输出电路。射频电路接口采用CC2530F64芯片为主要控制载体,能够同时接收多个定位信息,并对系统的封装尺寸、引脚等规格进行有效调整,实现井下定位信息的快速通信过程。接收天线选择PCB天线,当系统下发定位指令后,PCB天线会立即将定位指令传输至各个功能模块[2],结合无线传感网络,该优化设计的传感器能够全方位辐射每个方向上的传输信号,将定位指令进行准确传输。

(2)I/O控制器。I/O控制器负责定位线上的所有引脚,当系统CPU检测模块的其他控制单元被占用时,控制器便自动打开刀闸开关,对CPU进行I/O转换,使被占用的检测模块立即停止运行,对定位数据进行重新获取。若系统CPU处于空闲状态,控制器便对定位信息进行重新判断,判断过程将定位数据进行输入或输出,实现灵活、准确的定位控制。控制器内部引入8051单片机芯片,同时配置8GB内存的随机存储器与868MHz的工作频段,实现控制器内部引脚与外部引脚间的随机选择,进而为系统的软件运行提供较为强大的控制载体。

2 井下定位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在IAR EW8051环境下开发,由于井下环境恶劣,因此用调试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同时引入C+语言对系统的运行代码进行编写,以保证系统的稳态运行。

对无线网络定位信号的强度值进行接收并记录,将接收到的信号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所有定位信号控制在一个接收矩阵内,以降低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信号损耗。定位信息的控制计算如下:

式中,F代表定位信息的控制矩阵;G1、G2分别代表接收与发射天线的增益结果;λ代表无线传感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通信波长;P代表线路总功率;l代表通信过程中的信号损耗。

通过对定位信息矩阵的确定,将传输过程的损耗值换算为欧式距离,再将质心算法引入井下人员位置的获取过程,得出井下人员的定位节点坐标:

其中,Rx、Ry、Rz代表井下作业人员的空间坐标,Rx代表横坐标,Ry代表纵坐标;Rz代表高度坐标;d代表井下作业人员的实际位置;d0代表定位过程中的参考位置;L代表定位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欧氏距离计算系数,此次计算不做定向分析。

经过上述定义,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井下定位系统在IAR EW8051环境下进行开发,将定位节点接收到的各个参考值进行权值对比后,若对比结果的偏差范围在10以内,则实现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精准定位,完成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井下定位系统的设计过程。

3 实验

实验在Matlat平台内模拟井下巷道环境,巷道长60m,宽1.9m,高4m。同时,将无线传感网络设置在巷道两侧,其间隔设置15m,引用4个参考节点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利用本文系统对井下巷道人员的位置信息进行定位测试,以验证本文系统的可行性。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采用传统定位系统作为参照,在改变作业人员位置、井深的条件下,对两系统的井下定位精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其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井下定位精度对比结果

分析表1数据可知,在相同的定位条件下,本文系统的有效定位率均不低于95%;而传统系统的有效定位率均低于90%,因此在井下人员的有效定位方面,本文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本文系统的定位失误率也很低,较传统系统的定位失误率平均低3.5%,计算可知,本文系统的井下定位精度比传统系统的井下定位精度高27.1%。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本文设计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井下定位系统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同时兼顾井下人员定位与位置信息传输的统一,最终的井下定位效果较为理想。

4 结语

本文利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井下定位系统,经实验验证,确定本文系统的有效性。但在本次研究中,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例如实验环境的模拟、系统硬件的优化设计等,希望在下次的研究中能够将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明性,以为我国井下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定位精度传感无线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GPS定位精度研究
GPS定位精度研究
无线追踪3
IPv6与ZigBee无线传感网互联网关的研究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立式车床数控回转工作台定位精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