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攻主业:千钧之力聚一点

2019-05-24 12:11巩聪聪
山东国资 2019年7期
关键词:潍柴核心技术商用车

□ 本刊记者 巩聪聪

3月17日,潍柴集团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董事长谭旭光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发展好主业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只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潍柴集团“心无旁骛攻主业”的殷殷嘱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把自己的‘田’种好,如果自己的‘田’种不好,更种不好别人的‘田’。”

凡成功者,无不聚精会神

“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去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当时,谭旭光向总书记汇报了潍柴集团10年发展情况。总书记听后作出重要批示:“潍柴10年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沉甸甸的!”

“总书记的话说到了我们企业家的心坎里。”谭旭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说,“距习近平总书记上一次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已经过去整整一年的时间,向总书记当面汇报的场景犹如昨天,历历在目。”

一年来,潍柴集团8万多名员工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等,凝心聚力谋发展,又取得亮丽的成绩。

“心无旁骛是走向世界一流的根本途径。”谭旭光认为,“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既是工程管理家,又是产品创新的疯子。”

他说,不能投机趋利,不能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否则到头来什么也做不好。现实中,有些企业投资,先要商业用地开发,这样不好。政府也不能支持这样的企业行为。

“我坚信,中国的商用车行业特别是重型汽车是有机会和实力走向世界一流的。”谭旭光进一步解释,“什么叫世界一流企业?就是当别人还看不清楚的时候,你能把自己的主业推向高质量水平,这就是世界一流。我认为,商用车领域,目前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话语权的。”

“我国汽车行业全面开放后,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很多新挑战。”谭旭光坦言,“以前大家觉得商用车是用来赚钱的,乘用车是用来享受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重型商用车的舒适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新科技、辅助驾驶等。我们必须走在前列。”

谭旭光表示,“心无旁骛攻主业”已成为刻在潍柴集团骨子里的气质。基于这种气质,潍柴集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并逐步提炼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与推广的实用性模式。比如,潍柴集团创造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WOS),在一系列海外并购过程中大放异彩。通过导入这种模式,所有并购企业全面实现了盈利,潍柴集团也由此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输出管理模式的全球化运营企业。2018年11月,潍柴集团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以制造业组织第一名,获得了第三届“中国质量奖”。

“对走向一流这个目标,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只要扎实地干,再笨的人也会有收获。不要整天说‘自主创新’‘世界第一’‘中国第一’,要让别人来评价。”谭旭光坦言,“目前,我们的企业还没有那么强大,夸大宣传不会给企业创造任何价值!”

核心技术和优秀人才是两个轮子

核心技术和优秀人才,是企业做强做大主业必不可少的两大核心要素。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的!”谭旭光结合潍柴集团的实践经验,深有感触地说,“要创新,我们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兼收并蓄集大成。这句话对我们的事业太重要了,这也是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据悉,作为我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潍柴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走“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科技创新之路,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引领中国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自主发展、迈向高端。

动力总成是重型商用车的核心和关键,潍柴集团在全球首创“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商业模式。经过10多年持续研发,全面掌控了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实现了对世界一流水平的赶超。2018年,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谭旭光说,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基础研究做起,干一步看三步,储备好持续提升的核心技术要素。当前我们国家有许多制造业企业之所以研发费用投不进去,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研究和科学技术转化为工程技术的能力太弱了。在这方面,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大投入、主动作为,要形成“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创新体系。

潍柴集团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所做的一系列升级工作,是“干一步看三步”研发思路的一大生动诠释。

去年,谭旭光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时提出了加快排放升级的议案。在总书记的亲自关心下,中国的国六排放标准于2018年提前发布,标志着我国排放法规和世界全面接轨,且排放标准比发达国家更加严格,让欧美国家仰视。

2018年9月4日,在生态环境部的支持下,潍柴集团与德国博世集团在北京联合举行“打赢蓝天保卫战”倡议誓师大会,国内外200多家知名企业积极参与。潍柴集团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率先推出热效率超过50%的柴油机,趋近零排放标准。此外,潍柴集团还牵头承担国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重大专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在这方面,潍柴集团还将继续大胆探索实践,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为中国制造业提供更多有益经验。”谭旭光说。

据悉,目前,潍柴集团已完成全系列国六b阶段的产品准备,在全行业排放升级中走在前列,赢得了社会尊重。

“一个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其核心是从被动应对客户需要,向主动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转型。只有这样,客户才愿意接受你。”谭旭光进一步指出,“一切衡量的标准都是客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跟随模仿转向原创。”

谭旭光的人才观也很鲜明:“优秀人才是核心技术的创造者,我们企业家要有博大的胸怀,把国内外最优秀的人才引进来。不在于花了多少钱,关键是看他能为你创造多大的价值。能创造多大价值,我们就给他多少钱。人才投资是最重要的资本投资。”

谭旭光特别重视员工培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再教育投入。任何一家世界一流企业,特别是百年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个文化是通过培训而不断提升完善的。持续加大再教育的投入,培养企业内部人才,是实现企业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要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与企业自有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关系,这是互为条件的和谐关系。”

“目前,我们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太重视这方面的投入,甚至有些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科目。”谭旭光直言不讳,“如果我们的企业对再教育没有投入,就不可能培养出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大国工匠、高级技师,也就不能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让企业家大胆干、放心干、安心干

潍柴之所以有今天,得益于20年前痛下决心的改革突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残”和“缺”都解决了。没有那个时候的改革,就没有以后的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不改革,死路一条!”谭旭光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已经好几轮了,国有企业存在的‘残’和‘缺’,大家都很清楚。我认为不是中央没有要求,关键是敢不敢改的问题、敢不敢冲击矛盾的问题。”

“横下决心,早改比晚改好!”谭旭光分析,“国有企业不解决‘残’和‘缺’,就无法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即使参与了,也是阶段性的,市场好的时候能掩盖一些矛盾,当经济长期在低位运行的时候,最终还是要死掉。这一点,对处在充分竞争行业的企业尤为重要。”

他认为,在充分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以确保战略制定、路径实施、成果享受一体化,一张蓝图绘到底。

“要让国有企业负责人充满活力,大胆干、放心干、安心干!”谭旭光说,培养优秀的企业家队伍,是国资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敢于得罪人、敢于承担责任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要让为国有资产创造丰富价值的企业负责人既能得到尊重,又能获得应有的收益,否则他就会偷鸡摸狗。“这样的例子太多,这是个机制问题。”

谭旭光说:“政府要积极引导、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构建良好的改革生态。在这方面,我们山东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支持国企改革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

“政府做好该做的,剩下的交给企业和企业家。”谭旭光信心坚定地说。

谭旭光“语录”

◆ 腾笼换鸟,不是把鸟笼搞成房地产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要点。把老鸟送走,再引进另一只老鸟,一定是死路一条,千万不能这样做。把老鸟送走,不是要把鸟笼子搞成房地产赚钱,这一点,政府不能纵容。凤凰涅槃的核心是升级换代、走向一流,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

◆ 攻主业不是产品单一停滞不前

我现在兼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我到了中国重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战略。我们不能只做重型汽车,我们提出了发展全系列商用车,特别是下一步要重点发展轻型商用车,实现全集团资源优势互补、高效利用,在国内打造高水平的新能源轻型商用车基地。

“心无旁骛”不是产品单一停滞不前。世界上任何一家一流的商用车企业都是全系列,这是走向国际化大集团的必由之路。

◆ 引智引才,不能引“混子”

人才引进来,不能当“熊猫”养起来,“温室”里创造不出科研成果。引智引才,不能引“混子”,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创造价值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

◆不要“吹”大互联网

热门话题是“互联网+”,我更愿意讲“+互联网”。我们要借助互联网来提升传统制造业。就像过河一样,要么划船,要么建桥,你硬飞是飞不过去的,少一步也不行。传统制造业都要有自己的定位。缺什么补什么,缺钙就补钙,缺维生素就补维生素。你要先保证自己健康,再考虑互联网,否则一定会摔跟头。互联网是发展方向,但不要“忽悠”大了。要正确判断我国现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是社会的大问题,人机高效结合是我国当前最需要的。如果什么都自动化、智能化、互联了,我们的职工去干什么?这个问题需要所有人辩证地去研究。

猜你喜欢
潍柴核心技术商用车
商用车联合制动系统分析
潍柴动力战略布局燃料电池空压机业务
基于ADVISOR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统仿真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2019年1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商用车表现好于乘用车
潍柴:从领先到引领
提升变电站一次检修核心技术的研究
影响规模化猪场收益的核心技术探讨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