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花鼓舞蹈动律初探

2019-05-24 14:21张榴
戏剧之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表现形式

张榴

【摘 要】常德地花鼓是以常德方言为舞台语言,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基本曲调,应用不同的角色、戏剧化的情节传情达意的民间歌舞表演,其独特的表演风格流传至今,在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与地位。本文是从舞蹈动律出发,对常德地花鼓民间舞蹈动律进行梳理,希望能为常德地花鼓舞蹈的传承、保护、创作,以及发展的现状和困境提供一些看法,为常德地花鼓的传承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常德地花鼓;历史渊源;表现形式;舞蹈动律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2-0112-02

常德地花鼓是常德地区民间艺术的灵魂,是常德地区传统艺术的瑰宝。笔者生长在常德,从小对常德地花鼓耳濡目染,且笔者自研究生入学以来,将常德地花鼓民间舞的舞台化作品创作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的是对常德地花鼓民间舞蹈的源流、形态、特征及其舞台化作品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在笔者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常德地花鼓民间艺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常德地花鼓目前已经较少出现在现代的民间活动中,且较少的学者对常德地花鼓进行专门研究,因此保护与传承该民间舞蹈迫在眉睫。笔者作为一名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理应为常德地花鼓的传承与保护分担责任,更好地为促进常德地花鼓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努力。

一、常德地花鼓舞蹈的历史渊源

湖南常德地花鼓起源于明、清时期,主要流传于常德桃源、慈利、津市、澧县等地区,也有地方称为“花灯”和“地故事”。据《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记载:“清嘉庆《常德府志·风俗考》载:‘接近有为龙灯、水车、狮子等灯,沿街游戏,甚至采茶灯曲。据传唱‘灯曲就是打花鼓。”[1]据学者考证,“明末清初以来逢节日、婚庆、寿诞,接地花鼓到家欢庆成为湘北的地方习俗,尤以春节为盛,遍及城乡,地花鼓成群结队演唱。”[2]常德地花鼓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田间劳作中歌唱逐渐衍生出生动、淳朴的地花鼓歌舞,并经过无数民间艺人的不断实践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文艺工作者积极踊跃深入常德地区进行田野采风、挖掘搜集,从丰富多彩的常德民族民间艺术中将常德地花鼓资料舞蹈进行整理、编辑,于1984年出版《湖南民族民间舞集成—常德地区资料卷》一书,全面、系统编写常德地花鼓资料与素材,“将常德地花鼓的曲目内容分为六个类别:劳动类、爱情类、古论史类、生活场景类、道德观念类、欢庆节日类。梳理之后,我们能够在现阶段看到大量常德地花鼓的作品,如劳动类作品《采茶》、爱情类作品《掐菜苔》、生活类作品《放风灯》、古论史类作品《对对花》、道德观念类作品《十月怀胎》、欢庆节日类作品《接龙轿》等。”[3]这些作品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的描绘,表现的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表达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情感,一直在百姓生活中流传,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二、常德地花鼓的表现形式

常德地花鼓表演形式为两人共同演出,其中的主要人物角色是丑和旦,各手持一把褶扇,口念唱词、载歌载舞进行表演。丑角一般代表了机智聪明、心地善良、滑稽讨喜的广大男性劳动人民形象,旦角一般代表了女性温柔的形象。旦角不一定需要女子来扮演,在早期多是由男子扮演。常德地花鼓的表现题材以爱情为主,男子低矮舞姿围绕、跟随女子是地花鼓的表演特征,表现出男子向女子献殷勤,讨好女方。表演开始前要敲锣打鼓奏引丑角出场,活跃气氛,丑角出场口说常德方言,以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基本的曲调演唱“旁白”,其唱词多与表演内容无关,只为活跃气氛引观众发笑。之后地花鼓正式开始,旦角丑角一唱一答。其演唱的内容可由艺人自己选取,也可由主人指定。地花鼓表演完之后,男女主角一起向主人家致辞称为“谢主”,表示表演结束。最后主家向表演者谢礼。

常德地花鼓的舞蹈动作多样,不同的表现内容具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每个曲目內容都有规定的成套的舞蹈动作、变换路线等。通常手持花扇与手帕起舞,动作来源于民间,是对民间生活的模仿,例如插秧、推磨、送恭喜、收谷等。步伐上旦角以碎步、十字步为主,丑角常用矮步。如“丁勾步桩”则以腰部扭动为主,结合胯的左右自然摆动和双手胸前团扇绕花,主力腿膝盖配合身体的起伏蹲起,使丑角显得生动灵活。常德地花鼓舞蹈呈现的是灵活轻快、诙谐幽默,呈现出一种轻松而又有韧劲的整体舞蹈效果。

三、常德地花鼓舞蹈的动律

(一)头部左右倾摆动律。在常德地花鼓舞蹈中,头部动律是具有独特风格且重要的动律之一,在其舞蹈中这个动律是贯穿始终的,在其表演当中,表演者在完成不同的舞蹈动作时,头部配合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并随着音乐节奏进行左右倾摆,形成了独特的头部左右倾摆动律。

常德地花鼓舞蹈的头部左右倾摆动律具有节奏感,不同的表现内容其头部倾摆节奏也不同,例如在地花鼓舞蹈中舞者上肢胸前绕花的节奏越快,那么随着身体的协调配合,头部的摆倾律动也就越快。笔者在梳理头部的律动特点时,发现在不同的节奏下,头部倾摆的幅度、节奏也不同,因此其风格性更加鲜明。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头部律动的节奏性是其民间舞蹈特色之一。

(二)腰胯扭摆动律。笔者从较有特点的地花鼓舞蹈动作中梳理其舞蹈动律,经反复比较和斟酌,认为常德地花鼓舞蹈腰胯的扭摆是其一个鲜明的动律特征,扭摆动律主要是以腰的左右扭动以及顺势胯部的摆动为主。有的学者也提到“扭:腰胯部随着舞步的律动左右轻微扭动。在迈出动作脚之前,相应的腰胯要先收回一点再随着动作脚落地送出去,上下协调似风吹杨柳。”[4]艺人在表演时根据舞蹈动作的变化而顺其自然地进行扭腰摆胯,其舞蹈动作都要以腰胯为连接轴心,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力,从而展现出来。“在望天色单人舞蹈动作时,扭腰摆胯,双脚形成踏步,一手斜托掌一首按掌,面向后方,身体后仰,眼视上方,形成舞姿等。”[5]同时还有许多舞蹈动作都是要依靠腰胯扭摆而进行表现的。

以扭摆动律为下肢运动的舞蹈方式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并不少见,但是常德地花鼓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扭摆动律与其他民族舞蹈中的扭摆质感不同,且形成的舞蹈姿态也不同,因此形成独树一帜的常德地花鼓舞蹈。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地花鼓舞蹈展现常德人民的风格。除了笔者在文章里提到的头部摆倾律动、腰胯扭摆律动之外,还有尚未梳理的其他动律,以上只是笔者梳理研究时的粗浅认识,希望以后能全面梳理常德地花鼓舞蹈,发现更多的动律特点,为常德地花鼓舞蹈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希望能对常德地花鼓舞蹈的传承、保护、创作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3][5]湖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常德地区资料卷编写组.湖南民族民间舞集成—常德地区资料卷[M].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常德地区资料卷编写卷,1984(8).

[2]代宏.湘北洞庭湖地区地花鼓调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5).

[4]钱正喜.常德地花鼓舞蹈的形式与特点[J].舞蹈,2009(11).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表现形式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商洲枳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