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格物”

2019-05-24 14:15商怡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码技术格物形象

商怡然

摘 要:《礼记·大学》有关于格物的记载:“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这句话谈及致知与格物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下,受到的自身或者环境的局限性影响,观看不同,认知不同,表达也不同。文章通过对“当代格物”的阐述来说明数字时代的创作特征是新的观看方式所带来的,通过当下创作手法变化所带来的新视觉现象来分析时代语境下架上绘画创作的各种可能。

关键词:格物;互联网;数码技术;形象;形式

一、格物作为一种观看手段

(一)格物的来源与绘画中的应用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理论,是研究“物之理”的大门,从艺术创作中来理解格物应该用特定的角度。中国代表着东方美学的先驱者,从原始美术到当代艺术,不能完全跳出中国语境来谈及中国艺术,亦不能撇开东方美学流传来理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近代绘画中引入了苏联思维与欧美理论与技法,但仍是从中国的艺术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尤其是像中央美术学院的谭平老师,其作品中的抽象形式近似于中国山水的散点透视与平涂特点,其中作品《飞》就是在白色画布上用黑色涂鸦,加之朱红散落的圆圈,类似传统水墨,这样的方式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笔者认为,谭氏的笔法与思维更多是对抽象艺术的东方化而形成的。这种根据时代图像与传统经典互相借鉴的创作方式与中国的美学传统相互交融,形成了“当代格物”。

无独有偶,日本历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名人,名和晃平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其创作的“PixCell”(影像细胞)系列作品,就是利用当代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把细胞的造像还原出另外一种图像之物。名和晃平本人就是一个以经验与观察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家。从他的访谈中可以了解到对事与物的体察与理解对于最后的表达与运用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也符合格物方法论的思维方式。草间弥生的作品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因为她有天生的视网膜疾病,导致观看的结果出現了大量的斑点,但这些点状物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真实的物象表达。日本的艺术家杉本博司也是格物方法论的实践者,他运用西方的摄影技术传达出的美学与宇宙观都是东方的。杉本博司的美学和宇宙观传达并非完全的怀旧和复古,而是置身于当代的命题当中。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无不是对观看和经验的表达,无不是对自然存在与虚拟存在的再现,无不是对每个时代新视角新认识的“当代格物”的思考。

格物只是一种手段,是对事物的理解与思考方式,最终仍然要付诸服务的语境中,从而服务于创作本身。当代的信息流通与发展,视觉观看的便捷与频繁,信息媒介的不断更迭,都刺激艺术家产生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这种应急的灵感攫取途径简称“当代格物”。

(二)格物与形象形式的存在与流变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写到:“艺术作品不是镜子,然而它们跟镜子一样,都有那种捉摸不定、难以言传的变形魔术。”艺术作品的梳理与艺术理论的写作跟人类的发展和时代的特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品就是带有情感的时代镜子。安迪·沃霍尔是美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美国在20世纪进入繁荣的经济时期,人们的生活处于精神萧条、物质膨胀的状态中。安迪·沃霍尔利用丝网印刷和综合版画的形式进行创作,重复的印刷着各种题材,这些看似写实的东西却和真实的参照物相去甚远,表达了那个时代美国的社会状态与国际视野,也能够体现创作中的非镜像表达。美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繁荣和动荡,在艺术家无限复制的手法中可见一斑。重复地印刷消磨了形象本身的意义,让形式变成了内容本身。这样的一个过程充分地表现了一个伟大艺术家在处理思考与形式表达之间的强大之处。诸如此类的艺术家还有达明安·赫斯特、村上隆,都是密切关注时代特性的艺术家,以特定时空的格物方式进行创作活动。

从格物的来源可以知道其存在的价值。中国的《易经》以天地来得出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知识,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格物致知的应用,通过对卦象的阴阳表达,对爻辞的充分想象,以达到表达冥冥神旨的作用。先不说其中的巫术作用,单单从对自然物的观察中则可以看出,人类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达到作用于自身的目的,可以看作是动物的应激反应和自发行为。包括后来的老庄哲学、阳明心学、程朱理学、天竺佛学等等,都是从物理和物象双重视角来体现格物对观看的作用。

二、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性

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更是一个显学知识,重新提及是想试图连接格物与图像之间的关联。最早在亚里士多德的书中写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从这句话中可以明确看出亚里士多德并不十分注重形而下的物质,而是更关注于意识本身。

作为形而上画派的契里柯,利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用绘画的形式重现文学中的舞美,形成了象征和隐喻结合的形而上画派。该画派针对西方社会的病态对科技进步持怀疑的态度。其作品多描绘一种神秘稳定的不朽空间,体现了精神分析学中关于直觉、幻学和潜意识的应用,同时也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唯心主义的影响,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强调意念为主动性如出一辙。形而上强调的非物特点对永恒和预测的原理探索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消磨了对物质的重视,物象更多停留在对共性规律的表达上,导致画面的形象并无细节,形式也更加僵硬,并不是以物象的再现为目的。

三、格物的延展与反叛

对物的提炼与观察,格物仅仅是其中一种手段。延展与反叛同样也是暂时的事物形态。东西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别在于对物与人的理解角度不同。东方更注重对于内部神韵的把握,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对物质真实的探索,这在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宗教和文化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无不例外,对于物质的观察和认识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老庄哲学中的有无观念与希腊哲学中的唯心理论有很多地方十分相似。佛教中的空无思想与西方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尼采的哲学思想更是如出一辙。笔者认为,格物的方法虽然命名不同,但在指导人类观看上,起着共时的作用,共同指导着人类的生活。《南华经》写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与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讲到的“上帝已死”论段,同样是对外物的观看与思维活动,虽然是讲同样的道理,但显现的形式和形象则大相径庭。而反叛的例子则在另外的认识体系中,例如阳明心学的王阳明,就是一个反对格物致知的人,他主张陆九渊的“心即是理”,反对程颐、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提倡从内心中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西方哲学体系中的德谟克利特则主张物质即是物质,原子之间没有什么性质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主观想法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方比较,旨在阐述格物只是观看和认识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能。

四、当代格物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观看的手段和认识媒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对艺术创作的工具以及各各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图片处理技术、电脑手绘技术、3D打印技术等等,无不给人类带来更加新颖的视觉冲击。古代认知的格物方法则变成了另外的存在状态。例如,我们现在的记录方式不再依赖传统的观察或是草图,而是直接摄影。收集摄影图片之后也不再是进行手工描绘,可以通过电脑技术中的图片处理将其拼合在一起,调整颜色,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如此就完成了创作中的第一个草稿阶段。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格物的方式也在悄悄改变。传统缓慢的方式已不再实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快速便捷的记录和修改方式。如此,对“物”的观看和理解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种主动探索更加良好工具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人类趋利避害的自发行为,在艺术创作中也是如此。

五、结语

不同时代,不同的感受、媒介和文明背景塑造了不同的文化样貌。艺术受观看、技术、材质的发展等等不同的可变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古今中外不同的流派变迁与文明沉淀。人类的发展都是从对外界的认识和利用开始的,从工具的運用到科技的运用,都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观看。从自然事物中创造出来的思考方法被中国人称为格物。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伴随着多种文化的融和,应运而生了各种艺术主义和流派。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主义或者流派的出现都是特定的“格物”方式带来的。从原始美术中的生殖女神《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到杜尚的小便池复制品《泉》,再到互联网时期的数码绘画与3D打印技术的雕塑作品。互联网时代应该根据真实的感受和时代优势进行造型语言的创作与探索,正视“当代格物”的产生与价值,利用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索如何将其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来。

参考文献:

[1]乐爱国,高令印.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版),1997(1).

[2]张庆熊.从对“致知在格物”的不同诠释看新儒学的问题意识:从朱熹和王阳明到熊十力[J].社会科学,2015(11).

[3]崔育斌.互联网时代的审美与艺术[J].浙江学刊,1999(3).

[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壹[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数码技术格物形象
你画成啥样,我就长成啥样
现代摄影技术对摄影发展的影响探析
以《大学解》为例试析荻生徂徕的政论
孔子论领导的两种智慧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