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压脚法在现浇剪力墙、柱“烂根”防治中的应用*

2019-05-25 06:44陈杏祥杨晓鸣陈金祥郝梦成真王钰婕陈东辉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脚法现浇剪力墙

陈杏祥,杨晓鸣,陈金祥,郝梦成真,王钰婕,陈东辉

(1.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2.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226000;3.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0 引言

现浇剪力墙、柱根部混凝土极易发生“烂根”现象,具体表现为麻面、松散蜂窝状、露石、露砂等,并早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质量控制范畴中被列为“通病”之一,说明现浇混凝土墙、柱“烂根”现象的多发性及根除难度大[1]。

国内有关人员针对多种形式的“烂根”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1994年,李水龙介绍在对某2层框架进行拆模时发现中间框架柱普遍“烂根”,经现场详查与施工图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中柱楼面处的框架梁上部钢筋过密,振捣时石子不易下去,造成普遍孔洞与露筋现象[2]。2012年,范晓明发现某钢筋混凝土薄壁墩在模板拼装过程中更易产生变形,导致现浇时容易使混凝土浆液外流,造成“烂根”现象的发生[3]。2017年,黄振兴介绍某工程柱体拆模时,柱底部和周边出现大量孔洞,是由于在浇筑柱体时混凝土泵送速度太快,未按规范要求分层浇筑和振捣所致[4]。这些研究成果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柱“烂根”质量通病诊断、预防和治疗起到有益作用。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为住宅楼,总高约98.3m,室内外高差0.10m,地上33层,底部2层为商业,3层以上为公寓,公寓层高均为2.9m,地下1层层高为4.9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房屋外围、卫生间、厨房填充墙、电梯井道周边填充墙采用页岩模数烧结砖,与土壤直接接触的砌体墙采用强度等级≥MU15蒸压灰砂砖,地下室内及上部楼层内部填充墙及其余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楼层梁、现浇板等主要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或C35。

本工程现浇混凝土构件主要采用木模板体系成型,拆模时发现在混凝土剪力墙、柱的根部出现较普遍的“烂根”现象,这给混凝土整体结构埋下重大隐患。

2 模板压脚法综合设计

为防止这种现象不再或减少发生可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解决。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通过对模板下口外边进行改进的措施,即在模板制作安装时增加1根横向通长木方,简称为模板压脚法,取代原先采用的模板底部堵浆法,并结合其他措施进行综合控制。

2.1 企口制作与木方选用

在木模板制作安装时,将竖向木背楞的下端开1个高110mm×宽40mm的企口,企口制作如图1所示,原则如下。

图1 竖向木背楞开企口

1)企口大小应根据各施工单位采购的木方规格而定,本措施中所用的木方是本企业采购的统一规格高90mm、宽40mm刨光后的尺寸。

2)开企口工作应安排木工专人统一开,确保尺寸一致。

2.2 压脚木方的固定与模板安装

根据企口的尺寸,压脚木方的固定、模板安装步骤如下。

1)在竖向木背楞下端的企口内压1根宽40mm×高90mm的横向通长木方,如图2a,2b所示。

2)将横向通长木方用2支2寸的铁钉暂时平钉在模板上,使该木方下口与模板下口平齐,但铁钉尾部需留出约10mm长度,不使铁钉钉到底,用于对钉在该木方上的铁钉有拔除的操作余地。

3)当剪力墙、柱模板拼接完成并将高度垫好后,将竖向木背楞按模板设计间距竖放并紧靠或钉在模板面上,且使竖向木背楞有企口的一端搁置在下方的横向通长木方上,或支撑在混凝土结构面上(当模板底下用于垫高度的垫木拿掉后,不使模板下落对高度造成误差)。

4)竖向木背楞按模板设计方案要求的间距与模板其他组合件安装后,安排瓦工或木工班组工人,用施工用水将剪力墙、柱部位下方的木屑、灰尘冲洗干净。

5)将暂时钉在模板下方外口的横向通长木方上的2支铁钉拔掉,用锤子将横向通长木方拍下来。

6)将斜口木塞从竖向木背楞的企口处塞入,用锤子轻击木塞尾部,将横向通长木方压实,使其与结构板面牢牢接触,且不得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如图2c,2d所示。

7)木工安装模板时,先安装顶板后安装墙、柱模板。安装墙、柱模板时,使墙、柱模板上口顶到顶板模板下口,需在墙、柱模板下口垫1~2块小木板和木塞,将模板支起。当模板安装调整、紧固后,在第6步做法前,必须将垫在模板下口的小木板或木塞拿掉,否则模板下口外侧的横向压脚木方就不能与结构面很好地结合,会形成空隙,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就会从此处空隙中流出,向木工工人交底时一定要讲清楚。模板安装总成图如图2e所示。

图2 压脚木方固定、模板安装

2.3 多项措施结合实现综合治理

为更好地减少“烂根”通病发生,在采用模板压脚法的同时,还可从人、机、料、法、环5个要素中分析“烂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进行综合控制[6]。限于篇幅,在此仅探讨在本工程施工中采取了浇筑前模板湿润、控制坍落度、底部下接砂浆、正确振捣、对浇筑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等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1)现浇剪力墙、柱模板下部要平整,底部杂物要清理干净,模板形状、尺寸要准确,拼缝要严密。浇筑前,须对模板浇水充分湿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

2)起始段的底部必须要接浆。接浆有的是由商品混凝土单位提供,由于先打了润泵管的水,泵管里有剩余的水在泵管里,会造成接浆砂浆水分过大,起不到接浆作用;也有的为了节约,将此砂浆分摊在其他部位,反而会造成诸如局部剪力墙或梁、板部位的纯砂浆,影响结构强度等不利情况,所以建议还是要用接浆砂浆,接浆砂浆的水泥强度等级及配合比应与商品混凝土的砂浆配料相同。

3)现浇剪力墙、柱浇筑时下料和振捣要规范,保证按照正确的操作工艺进行操作:①下料严禁一次下到顶,如果一次性下到顶,由于过振会造成模板局部胀模、螺帽滑丝或螺栓断裂等不利情况;②浇筑时做到从一端开始时,混凝土流动在前,振捣在后,逐步向前推进;③振捣要及时、到位,不要过振或漏振,要一边振一边上下往复和向前移动,将气体带出来;④当第1批次浇到一定范围后,再下第2批次料,而且在振捣第2批次混凝土时,不宜将振动棒插到第1批次混凝土内,以免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⑤每个批次振捣均须形成流水作业,安排专人负责,振捣第1批次的人不得转到第2批次的振捣作业上,否则会影响振捣质量,一定要使浇筑人员把好下料和分层流水振捣的程序关。

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浇筑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振捣要用技术娴熟、有责任心的专业振捣人员负责;同时,振捣设备、参与人员数量和技术素质必须满足浇筑要求,项目部要选派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人值班监督和指导。

3 用途与效果分析

1)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实施,能有效控制模板底部空隙处的漏浆,基本消除剪力墙、柱根部“烂根”现象,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实施效果

2)即使发生“烂根”现象,不会发生在剪力墙、柱根部的截面内,会转换排除在模板下口空隙与外口压脚木方里口空缺的部位,对现浇剪力墙、柱根部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质量无实质影响。

3)如果楼地面做找平,无需将剪力墙、柱根部凸出的小方形条块的混凝土剔除。找平层完全可覆盖在凸出的小方形条块上,对楼地面找平层无厚度及质量方面的影响。

4 成本对比分析

1)采用模板压脚法能有效节约封堵砂浆材料、封堵人工费,以及打凿、清理、运输人工费、垃圾处置费等。

2)采用堵浆法堵塞用的水泥砂浆不可回收利用,只能作为废品处理,清理时会产生灰尘,影响环境,而木方可连续使用,不产生废品和环境污染,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更易实施绿色施工。

3)按照上述介绍的模板压脚法操作时,木工在开始制作时的开企口工作要增加一些用工,采用专人统一制作时,单层建筑面积在800m2左右约需0.5个工日,而且只需制作1次,在之后拆除与安装过程中,并不需要增加人工成本,可不计木工用工成本费用,一次性木方费用约0.3m3×1 700元/m3=510元;与堵浆法瓦工每层都要做的用工相比,总体节约可观。具体计算如下:每层用水泥砂浆约2m3,30层的住宅需用水泥砂浆约60m3,按水泥砂浆材料费计算:60 m3×500元/m3=30 000元;瓦工封堵用工每层用工2个工时计算,2工时/层×300元/工时×30层=18 000元;打凿、清理、运输用工4工时/层计算,4工时/层×150元/工时×30层=18 000元;垃圾处置费按1车700元,1车10m3,1层2个m3,2m3/层×30层÷10 m3/车×700元/车=4 200元,其他费用忽略不计,堵浆法费用合计为70 200元。1栋30层住宅综合计算可节约成本69 690元,经济效益显著。

5 结语

实践证明,模板压脚法处理措施安全、可靠、经济、切实可行,可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新时期,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学习和培训,才能达到所需目的。

猜你喜欢
脚法现浇剪力墙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设计的探讨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计算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