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敌制胜”到“强身健体”
——近代以来武术发展的内在思路

2019-05-27 06:21牛爱军
武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精武国术技击

牛爱军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 深圳 518172

1 武术健身肇始于《中华新武术》

《中华新武术》的诞生与“兵操”的盛行密不可分。温力以《中华新武术·拳脚科》为例[1],分析了“带数口令”在武术套路中的运用,指出《中华新武术》的这种标记方法源自《自强军西法类编》,表现出了“武术在中西文化结合中发展的痕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性。

“带数口令”应用于武术教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分解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完整动作分解为若干部分,由教师或带操者呼喊相应的数字带领众人操练,使队伍容易组织、动作便于整齐。

马良系军人出身,熟于军事操练,将“兵操”之法移植于武术之中,影响深远。以口令分解动作进行教学,使武术套路可以大规模地进入学校课堂,加速了武术的推广。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仍是武术教学的重要途径。

反过来说,如果去掉武术动作的技击特点,不管是徒手还是持器械,武术套路和体操套路都变得极具有相似性。所以霍元甲创立的学校取名为“精武体操学校”,后来才被改为“精武体育会”。

再来考察“武术动作的技击特点”,其实那是“置身于想象中的战斗场合(蔡龙云语)”的一种假设。满足这种假设需要“严格”的限定条件,稍有偏差,便形成了“满片花草(戚继光语)”,只能“活动肢体”,而不是制敌杀人。“凡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之四·论兵紧要禁令篇第四》)

“新武术”的“新”体现在并不是把“武艺”当作“杀人术”,而是作为“惯勤手足(戚继光语)”的一种手段,是强健身体、培养纪律观念的一种方式。

《中华新武术》包括摔角、拳脚、棍术、剑术四科,计划每科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初级教材,主要是集中武术的基本动作,以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养成习练武术所必须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下编为高级教材,主要收集整理传统搏人取胜的实用技术。至1918年四科的上编全部成书,由商务印书馆刊行。而各科下编则未见问世。

《中华新武术》编撰的半途而废更突出了武术“乃查照体操教练规程,订定团体教练之法[2]”的实用性,并透露出对武术作为技击术、杀人术的不自信。虽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些人仍在竭力提倡武术的实用性,但随着一战的结束,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逐渐衰落,不少人“一变致用之志,而以武术为卫生之方”,更多地从强健体魄的角度来阐述武术的特殊作用,力图说明武术与近代体育的一致性。[3]

这一变化集中体现在北京体育研究社1919年“呈教育部请定武术教材文”中。该文认为我国拳术“为最良好之运动法”,具有8个优点:1.使人身全体内外平均发育;2.得精神之修养;3.增进智慧;4.陶冶性情;5.便于锻炼;6.富于应用;7.材料丰富;8.长幼咸宜。这里着重突出武术的有益身心锻炼及便于习练,“自卫应敌”之类的说法已经不存在了。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来看,武术从“致用技击”向“卫生之道”的变化趋势是不容置疑的。[4]

2 精武舞蹈:武术与舞蹈的融合

1935年范振兴[5]批评某些人因为“现代战事利器日进千里,战事日渐趋于科学化,于是好多人便说国术是没有用的东西了,其实他们未免太浅视”,这从反面说明了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国术的技击功能日渐弱化,国术要获得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要大力挖掘、提倡和发展它的健身功能,这一点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

戴国斌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武术的文化研究》(2005)中记述了他对原中央国术馆馆员康绍远的访谈,康老讲到了“张褚之争”:“张之江认为武术应以技击自卫为主,而褚民谊反对打,最喜欢太极拳,提倡健身”,“两人见面就争”。

田镇峰在《求是月刊》(1935-1936)《金陵之行》中也记述了张之江和褚民谊的歧见:对国术“技击”和“健身”的不同见解。褚民谊在“北平市国术馆”出版的第11期《体育》(1932年10月)中著有《提倡体育之真意义》一文,文中批评了马子贞演练的拳术,认为动作方向单一、用力时有断续,故不合科学,并推荐他自己所编创的“太极操”。褚民谊在8月出版的第8期《体育》《太极操》文中写到:“太极操即融合太极拳之优点与体操之易学处。余因鉴于太极拳虽为运动之上乘,然其动作复杂,非人人能得而学习者;体操虽幼稚费力,然其动作简单而易明……两相掺合,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截长补短,冶为一炉。”褚民谊主要是从推广健康的角度来推广国术,主张以健身为标杆改革国术,并身体力行编写了“太极操口诀”等。

而精武会则将国术与传统音乐相融合,汇编成各式舞蹈,时称“精武舞蹈”。据张雪莲著《佛山精武体育会》(2009)统计,计有:滑稽舞、武化舞、健康舞、凤舞、盾舞、庄舞、蝶舞、对舞、星舞、剑舞、共和舞、和平舞、菩提舞等各种类型,俱用拳套招式编成舞蹈手法,以林荫堂1925年编创的健康舞为例[6],其歌词为:精武健康舞,大家可同操,锻炼身手好,身手(哑呀)好,精神自然好。铁血(呀呀哑)儿,莫辞劳,铁血儿,莫辞(呀哑呀)劳。

“精武舞蹈”将国术动作寓于精心编排的舞蹈手法中,不只有独舞,还有如对舞、星舞、庄舞、共和舞等双人或多人舞。

“太极操”和“精武舞蹈”的出现说明国术的健身功能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其技击之功能,对“技击”和“健身”的不同见解还带来了一场被称为“土洋体育之争”的大讨论。

表1 健康舞手法

3 “艺术性”促进了武术健身的发展

在1943年12月出版的《健与力》第4卷第12期中,陈敦正在《为民族健康忧!为国家民力惧——论提倡国术并请益罗家伦先生》文中写到:“国术是中国固有的拳勇技击,包括一切武术而言,其中任何一种,皆可保健养生,故国术也可以说是中国固有的体育——民族体育。中国五千余年文化历史,所以至今不敝,国术维护之功,实居泰半。惜乎后之学者,秘不可示,使先哲遗绪,几于中绝!故在国民体格孱弱的今日,努力提倡,以保存国粹,实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对于国术,无论从何种观点,从何种角度上看,都是值得提倡的。其力量很多,我们不必详举。在一九三六年世界运动大会上,我们曾派遣选手表演国术,柏林各报即一致誉扬中国国术,除具有体育的优点以外,同时举出三大特点:其一,具有高尚的艺术价值。其二,具有严肃的奋斗精神。其三,具有优美的舞蹈风格。以敌国体育的发达,对于国术尚如此的发生兴趣,我实在佩服人家的鉴赏能力和欣赏眼光。”

从外国媒体的眼光来看,“国术具有艺术与奋斗及舞蹈之三大特点”,这种“奋斗精神”应该是指表演中所体现出来的技击特点,逼真且巧妙。但总体而言,国术还是以其“艺术化倾向”亮相世界的。

在赴柏林之前,国术队在紧张集训之余,应“南京青年会”和“沪上青年会”之邀,分别在京沪两地进行了表演,其表演内容应当与在柏林奥运会上表演的项目高度契合,具体如表所示[7]:

表2 国术代表京沪表演项目

经统计,当时“国术代表”在京沪总计表演了23个项目,这23项中绝大部分应该都进入了柏林奥运会的表演场,并且还增加了一项“集体太极操”。从项目设置中可以看出,表演成功的先决条件正在于它们的“艺术性”。

虽然张之江等人竭力提倡国术的技击价值,但在1923年4月的“中华全国武术运动会”上,国术主要还是以“拳术、器械的单练和对练”的“演练”形式出现。当时就有人把这些演练形式的国术运动称为“特别套子”[8]:“特别套子演练起来,很能引起人叫好:因他的方法,是三个人打一个人,或三个人执了长枪向一个人乱刺,或是四五个人执了兵器向一个人乱杀乱刺;临了那一个人不但不受损伤,并且还能打败这四五个人……这种特别套子若当作老戏看,原可博人一笑,若把它当作中华武术看,未免太不切实”。

正是这种不切实的、经过了艺术加工的国术获得了国外人士的热烈欢迎,据刘继南等人的调查表明,外国人最先浮现脑海中的中国符号的前三位分别是长城/紫禁城/天安门、中国菜、中国功夫。[9]

中国特色的武打艺术吸引并征服了1936年的德国观众,并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长久地留在了世人的脑海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国术的艺术性,使国术逐步化身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符号。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建构过程,一直延续到今日也尚在进行之中。

4 结语

现在学界包括普通民众对武术的艺术性多有微词,认为艺术性就是戚继光所说的“花法”,或曰花拳绣腿,是武术发展的歧途。很多人喜欢拿民间传统的武术套路与现在竞赛所用的武术套路进行对比,批判后者“满片花草”,仿佛传统武术每招每式都有见血封喉之效。其实这是混淆了战场上的军事搏斗技能与武术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从训练方法到实际用法等方面都差别甚大。

实际上,编制国术规定套路、主张国术以“演练”为主的做法和观点在民国时期就已大行其道:精武体育会创制有“国操”,并且还编创了配乐的、把武术动作融入舞蹈之中的“精武舞蹈”;在柏林奥运会上表演的武术套路也被外国媒体称为“具有艺术与奋斗及舞蹈之三大特点”等。这些情况说明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武术,增强武术的艺术感染力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蔡龙云先生也认为[10]:“我国武术从创始到现在,始终是循着‘击’和‘舞’两个方面发展的。这两个方面系统地构成了整个武术运动。”也就是说,活跃在赛场上以表现难美为主的竞技武术套路,其产生是有历史依据的,并且一直处于发展变动之中。

艺术性是国术的生命力之所在。即使在今日发展武术,也不可忽视武术的艺术表现能力,当然这种艺术性是对技击动作的艺术化包装,而不是毫无目的地向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

只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武术就一定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演化,所以说“以变应变”是武术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一点在近代突出表现为国术进入课堂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下则着重表现为武术的本质特征(技击攻防)的日益弱化和功能多元化的日渐显现。

攻防是武术的本质,但是现在民众(包括中小学生和退休老人)习练武术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而不是搏击制胜,所以即使提到攻防,也不再着重强调,转而更注意动作的姿态美、结构美,更强调它的健身作用,所以出现了“木兰拳”、“搏击操”等以舞美著称的新兴拳种或项目。

武术之“变”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武术文化生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这个过程还将随着多元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呈现出新的形态。

猜你喜欢
精武国术技击
民国时期武术家群体的“国术观”
——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为中心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南京国民政府国术推行工作述略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百年精武体育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