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策略思考

2019-05-27 10:32周爱香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改革开放

周爱香

摘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方式共同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集体经济的地位。民以食为天,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也是现阶段的重要经济基础。但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农村集体经济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如何把握时代背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的矛盾是当前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对农村集体经济展开探讨,思考如何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发展方向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 “三农问题”向来都是我党关注的重点

早在毛泽东时期就提出了集体经济代替个体经济发展的思想。邓小平也提出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十五大提出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集体经济成为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推动农业改革,实现集体经济的大变革、大发展,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業生产经营模式,使农民拥有自己土地的决定权,促进了农民发展农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但也导致了农民生产的分散性。为规避分散经营,国家主张实行集体经济。但就目前情况而言,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未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与认同。因此,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这有利于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主义矛盾就集中于农村问题发展不平衡。因此,国家提出了各类方针、政策,树立了新型的战略目标与要求。将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发展农业的主要载体。以此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集体经济的内涵。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只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联合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发展。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好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收入的增长,提高物质基础。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为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改变人民的精神面貌、建设农村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4. 物质生活的生产制约了整个社会的生活

因此,农村集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它决定了一个党对群众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它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集体经济的存在确保了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经济基础,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力与行动力。因此,需要发展集体经济,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5. 建设全面小康的坚实基础

习书记指出:要想实现脱贫攻坚,最关键的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不仅仅是让农民脱贫,更是让所有中国人脱贫,建设小康社会,共奔富裕路。因此,保持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农民提高收益与回报,才能带动广大群众摆脱困境,走向小康社会,共同迈向富裕的明天。

二、集体经济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1. 发展程度低,“空壳村现象严重”

受到农村主观因素的影响,集体经济在农村中的发展程度低,据调查情况显示,农村集体收益较低的情况比重上升。因集体经济发展内容的模糊性与混乱性导致经营收入有限,获利能力差,无法与市场竞争相协调。而农村公共产品支出大于集体经济的收益状况。如此累计,使得农村债务严重。有关数据表明农村均负债200多万元,与往年相比,增长了1个百分点。

2. 区域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受到地理环境与交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快,而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就略显滞后。就目前全国的情况而言,中西部地区的“空壳村”现象十分严重,地区内部的村落间也有很大的差距。例如,青岛市农村社区的平均收入将近500万元,但最多的地方有六千到七千万元,而少的却仅有几万元。

3. 集体经济的产权划分存在问题且成分界定不清晰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的助力,而增强其发展活力的主要因素在于明确产权问题。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权问题。产权问题不明确会导致集体资产的不合理分配与管理问题,然而当前的产权问题在短时间内亟待解决,其也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难点。产权问题不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利益,也会对集体经济的市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方面进行硬性规定,这就使得集体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4. 国家政策的失调。

“三农问题”向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为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富裕等“三农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大多都关于财政等范围较广的政策或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政策,缺乏实际性、针对性的指导办法。这就导致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困境,缺乏集体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这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1.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完善基层组织发展

集体经济要想实现健康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当作党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贯彻方针、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同时要把农村工作做好,就必须要组建一支专门负责农村问题的领导队伍。党组织充分了解民意,群众配合党组织,党组织与群众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健全村级干部的培养方案与机制也是十分关键的,时刻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决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中心,选拔有较高政治能力,懂得将技术与农村知识相结合的干部,提高农村经济的管理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此外,完善相关的测评与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干部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将集体经济与干部考核挂钩,不断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基层领导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好村委会、村党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配合,构建农村管理的新机制。

2. 明确产权划分,推动制度改革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问題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关注。2013年中央文件提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2015年试点工作开展,2016年正式出台文件。明确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要求对集体资产的产权划分问题进行登记,核清资产,确保资产的稳定。同时,健全产权的相关保护条例,合法保护农民的权益。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实现土地与资金的流动,促进城乡结合,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裕。

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对农村经济问题十分关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加以扶持,首先,财政方面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一是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平等化。二是促进村级组织运转,实现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其次,减轻了集体经济的税务负担。对税务的征收方面制定了多种优惠的政策,降低了收费的标准与尺度。第三,加强融资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经济体系,开设专门的农村专项信用贷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强化扶贫的手段以加大对贫困区的扶持力度,以产业等政策推动贫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摘掉贫困帽。

4. 培养发展农村经济的人才

人才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支柱必不可少。农业是我国的根基,因此,发展农业人才才能兴农强农。要想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好的发展,首要条件就是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人才十分稀缺,现存管理人员大都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且缺乏相应的经济管理能力。因此,要培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人才刻不容缓。为解决此类情况的发生,应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农民工回乡下发展,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农民工回乡发展,也解决了农村老年化严重,留守儿童多的问题,缓解因进城务工而产生的城市问题。既是对农村劳动力的补充,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最后,农民工应拥有相对的经济意识与管理知识储备,将农业与经济接轨,创新发展新思路,培养农村新型人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实现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高质量、高水平人才,进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军亮,吴春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2]王文彬.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扫描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要素回归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04).

(作者单位:夏津县银城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