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成人礼的重新构建及价值研究

2019-05-27 10:36王其其格陈绍静秦雪晨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5期

王其其格 陈绍静 秦雪晨

摘 要:古人利用智慧,为我们现代社会创造了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传统礼仪。成人礼,古时又称为冠礼,是古代礼仪中辐射面较为广泛的一种,下至平民白丁上至皇家贵胄,而传承至今,中国已大面积缺失成人礼,极少数偏远民族或地区仍保留这项礼仪。文章通过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成人礼的存在价值及重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得出重构成人礼的构建模型。

关键词:存在价值;重构意义;构建模型

我国大致以长江沿线为界,南北方分别过“十六岁”和“十二岁”两种成人礼,这两个年龄皆有历史考究,全由一定的历史积淀而来。成人礼在儿童教育、个人成长、村落传承、民族发展等方面举足轻重,因此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成人礼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传统成人礼的梳理

早在原始社会,成人礼就作为一种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的长辈为即将成年的男女成员实行的一种传统仪式。通过这种仪式,表明他(她)们已由少年进入到成年,并且在族群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为族人所认同。

虽然成人礼自古以来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并且具有统一的意义,但其在各朝各代、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行礼方式。如中原时代的拔牙礼,在《山海经》“海外南经”中“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记载着,这其中的“凿齿”则是指拔牙。从大汶口文化早期盛行的同姓同年龄等级合葬和男性迁葬的风俗中证明,在“拔牙”时期产生的婚姻状态,已排除了亲兄弟姐妹间的婚配关系,而采取了族外群婚制。而婚姻的产生同时也意味着人从孩童到成人的角色转换,由此“族外群婚制”也成为成人礼的一大重要形式。在伊力奇《成人礼的来源、类型和意义》一文中,将古代成人礼分为了五大类型,分别为开导型、标志型、考验型、装饰型、象征型[1],其中考验型、装饰型和象征型中的杀死野兽及刮面、办酒席等行为至今在某些民族及地区流传使用。

当今社会是以汉族为五十六个民族之首,那么汉族的成人礼就不得不说。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具体追溯到何时,并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但其存在的“冠礼”(男子)、“笄礼”(女子)一直从西周延续到明朝。男子的“冠礼”指年满二十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已经成人,被群族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的“笄礼”则是指年满十五岁时行笄礼,及笄后便可嫁人。冠、笄之礼是汉文化礼仪的起点,成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向他们传达: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真实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转变,宣告长大成人。汉族成年礼延续数千年,直至滿清入关后,满清统治者一纸令下,终结了绵延了几千年的成人礼,以致后来人进入成年“毫无知觉”。

二、传统成人礼的价值挖掘

山西作为炎帝故里,有着悠久且丰富的历史文化,开锁(也称“圆锁”)的文化一直存在,流传久远。“圆锁”是指摘除孩子出生时所佩戴的长命锁,是象征孩子长大的一种礼俗仪式。在以山西为起源地的圆锁仪式,由于地区不同,在圆锁年龄上有所区别,比如大同地区为12岁,壶关地区为14岁,总体来说圆锁年龄在12~15岁[2]。开锁的流程基本固定,包含圆香和开锁两个仪式。有的家庭是两者同时进行,有的则分开举行,12~15岁圆香,结婚时开锁。地点一般会选择自家的庭院或者较大型的场所,当地老百姓对开锁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的。

开锁这一成人礼仪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儒家文化在民间习俗的一种延续、拓展和创新。据儒家文化的记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山西人认为在“志于学”的年龄举行非常有意义的成人礼,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村庄的建设都有很好的作用。

在山西等地的农村,开锁这样的成人礼早已成为人们保护的文化遗产。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在追寻中国梦的路上,文化作为振兴乡村道路上基地和重要力量,这对于唤醒村民乡村保护意识,乡村建设意识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而成人礼作为连接孩童与成人的重要桥梁,包含文化意义深远,且在部分地区成人礼中还包含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山西省的高平面塑,由此,保护好成人礼这一文化礼俗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完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中,“成年”这个概念非常重要,而且家长也很重视孩子对于成年思想的教育。古代的成人礼也就是所谓的冠礼和笄礼。礼仪之后,则表示孩童蜕变为成人,应当承担一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促使子女加速身心的发展和心理的成熟[3]。但是,随着时代逐渐发展和进步,成人礼逐渐被人们忽视,将其束之高阁,不再过问。在我们此次调查中,仅有16.67%的人对成人礼有很深的了解,66.67%的人了解一点。今天再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显现,是否回归成人礼也成了大众所争论的一个问题。

“啃老族”“月光族”以及“成年网虫”等这样的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各种媒体、媒介上。三十而立的年龄还在“吃父母”;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合理的规划,缺乏生活基本技能;沉迷网络,无法自拔,渐渐与现实生活脱节。这些“新人类”基本上都没有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结果在现实到来时感到如临大敌。调查显示,有50%的被调查者对自己家乡的成人礼不了解。这也就不难解释,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失败,也就导致了后来的社会责任的缺失,不仅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更没有对他人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4]。

因此,成人礼作为孩童成人的教育和启发是十分有必要的。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提出“克己复礼”,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所以,成人礼还承担着引导思想和规范行为的责任。首先,成人礼作为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应当充分把我其中的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传统,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通过成人礼的举办,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优胸怀天下、勇于奉献、珍惜友谊的优秀品质[5]。其次,成人礼活动可以使人明确其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的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建设社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三、成人礼的重新构建

当今社会,由于众多社会问题导致青少年问题不断增多。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了当务之急,通过成人礼激励青少年担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成了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古代成人礼之所以被渐渐遗忘,是因为存在很多弊端。礼仪繁琐,服饰繁杂,而且有的还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关于新时代成人礼的内容,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两性知识,83.3%的人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76.5%的人选择了感恩父母。在新时代复兴成人礼,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其蕴含的精神价值而不是外在形式。

(一)紧跟时代脚步,形式一定进步

古代的成人礼多在宗庙祠堂中有父亲或兄长主持,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和极为繁琐的衣饰[6]。在今天,应该由家庭、学校或专门机构进行组织,在进行高中时期最为合适,时间可以选择五四青年節等一些特殊日期。可以穿着校服或者有代表性的服装。主题一定是积极向上,重在激励青年热感恩父母,努力奋斗,回报社会,勇于承担责任。

(二)注重自身内涵,深化育人精神

古代的成人礼不只是以年龄为界定,还以在其年龄应该学会的知识、技能和品质作为标准,判断其是否能举行成人礼。在今天,举办成人礼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涵。对于参加成人礼的青少年要有明确规定,仪容仪表落落大方,行为举止彬彬有礼,思想觉悟高,专业技能强,断不可只是走过场,那样成人礼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7]。

(三)三方齐心合力,达到精神高地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当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从家庭到社会都希望孩子可以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材。但是由于现在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呵护,社会对青少年的一再纵容,使得很难再出有志青年[9]。因此,需要家庭、社会、国家的三方合作复兴成人礼,三方紧密配合,让青少年形成统一认识,丰富精神世界,实现人生价值。

在今天提倡复兴成人礼,并不是腐朽思想的卷土重来,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途径使当代青少年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是一味的逃避和躲藏。当代成人礼的构建,对于青少年有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可以让他们更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不再每天浑浑噩噩,甚至一生碌碌无为。

参考文献

[1] 伊力奇.“成人礼”的来源、类型和意义[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03):42-45.

[2] 王时雨.山西高平开锁仪式的文化意义[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04):5-8.

[3] 姚舜,都兴芳.成人礼回归的新时期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0(2):58-59.

[4] 牛素红.成人礼对人生意义的解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0,16(3):36-38.

[5] 郑爱娟.成人礼的复兴与重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72-75.

[6] 伊力奇.“成人礼”的来源、类型和意义[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3):42-45.

[7] 陈文敏,董天策. 电视“成人礼”仪式及其文化表意分析[J].新闻大学, 2013(2):25-34.

[8] 王慧.成人礼“观念”的复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184-186.

[9] 王一前.从人类学的视角看成年礼及其文化意义[D].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天津农学院创新训练项目:当代成人礼的重新构建及价值研究——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整合”,编号:201810061191。

*通讯作者:林霓裳(1978.04-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