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2019-05-28 11:29孟凡森
戏剧之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曲式创作

孟凡森

【摘 要】古典小提琴协奏曲通常采用的布局为“快慢快快”,肖斯塔科维奇则采用了“慢快慢快”的布局,打破了古典传统协奏曲的布局,这也为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注入了全新的定位,因此他被称为俄罗斯音乐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明星。本文对此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首进行分析。

【关键词】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曲式;创作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4-0080-01

一、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创作背景

肖斯塔科维奇作为俄罗斯独树一帜的小提琴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始终人们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自然是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通常人们愿意将肖斯塔科维奇称作古典派音乐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我们发现如果将其称之为古典派恐怕已经不能准确、全面地代表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作品风格。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作品风格實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古典派的范畴,虽然他自认为是古典派的演奏者。究其原因,这与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背景有很深的关系,因此很难对其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本文认为肖斯塔科维奇作品风格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和时代有很大的关联,比如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斯大林去世后写的,其中晦涩复杂的情感恰好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气氛。

二、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分析

我们具体分析其中的第三乐章。第三章为f小调,行板,庄严的帕萨卡里亚舞曲。在创作手法上由帕萨卡里亚舞曲和一个较大的华彩乐章构成。第三乐章是整部协奏曲当中抒情性最强的乐章,里面的安魂弥撒代表了作曲家爱很深厚的个人情感和品格。第三乐章是三部性的变奏曲式。第一部包括第一变奏、第二变奏和第三变奏,第二部包括第四第五第六变奏,第三部包括第七第八变奏和尾声部分。三部分别有68、68、46个小节。

第三乐章的第一部性虽然以小快板开始,但是速度不能过快,刚好体现出快板的音乐感觉即可。从主题开始,整个风格焕然一新,加入了四处装饰音以后,弹奏的力度要稍大一点,强调出装饰音的效果,直到第9小节起,进行乐句的反复演进,烘托出第一部性的意味,从21小节开始旋律速度加快,听起来感觉很流畅,十分自然,仿佛是旁若无人的状态,一幅自然轻松的感觉,装饰音只需要几个颤音即可,这些颤音出现在39-41小节,43-45小节当中,由于句速过快,因此颤音处理起来难度很大,既要符合节拍精准度,又要淡化装饰音的效果,因此对触键的要求很高,对手腕力度把控很严格,对联奏技巧也有要求,否则就破坏了主题的内涵。

从第二部性开始曲式更加自由化,这是肖斯塔科维奇一贯的喜好。自由原则一方面可以舒展旋律,一方面可以表达个人情感,虽然听起来和第一乐章有些相同和重复,但是仔细辨别,发现在作者情绪变化上面有一些区别,那就是更加真诚,另外还有一种新鲜的情景感,这需要作者很高的艺术处理能力。在短短的27小节后,第三乐章进入了再现部,此时心情开始活跃浪漫,兴奋异常,结构越来越表象化突出,整个旋律洋溢着一种热情奔放又不失温柔细腻的印象,105 小节开始我们发现中间声部与高音声部有序地推进,让旋律更加有分量,音响效果也强烈了不少,直到第 109 小节中间声部又与低音声部融合,而高音声部呈现上级流动,音响效果又出现反差,这种层次感立体化的织体对比明显,色彩鲜明,让整个音乐结构非常稳固扎实,情绪异常饱满。

到了第三部性进入了闭幕环节,独奏小提琴出现了新的旋律,之前的独奏旋律转由木管乐曲组演奏。这时候给人感觉就像歌剧一样,节奏越来越灵巧,力度也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乐句之间一跳一跃,来回对话,将旋律反复带入各种变化之中,这是肖斯塔科维奇最擅长的处理方式,这时候已经有四条不同性格的旋律存在,通过这四条旋律之间的对比及强弱的变化,推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发现右手部分始终处在有节奏地进行当中,左手的连音旋律更加缥缈,就像在美好的阳光里,突然最后几个小节右手加速,增加了一种急促的旋律感,情绪开始爆发,然后瞬间结束。连音型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标志,无论是音型还是节奏乃至和声都能够始终保持连贯性。

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可以看到阿尔贝蒂低音的存在,加入这个低音后,让音乐作品充满音型的变化,在高低音的转换层面更加自如流畅,而且通过旋律音符的配合,让这种低音的重复特征得到了强化,更加显得作品富有内涵。同时他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过程中,也运用了很多变化灵活的装饰音,从而将整个作品的趣味性发挥到了极致。

三、结语

肖斯塔科维奇作为二十世纪苏联重要的小提琴音乐家之一,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音乐遗产,本文认为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既有古典的一面又有现代的一面,分别体现在音乐布局和演奏技巧的应用当中,从中可以感受到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作品的风格魅力。肖斯塔科维奇利用各种技巧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真实细腻的情感,让我们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欣赏的同时,有了更多的直观的认知。肖斯塔科维奇的那种开阔的胸怀和不断地尝试创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J]. 李晨阳. 艺术评鉴. 2016(12).

[2]二十世纪音乐名著巡礼——小提琴协奏曲类(九)[J]. 高为杰. 视听技术. 1995(11).

[3]肖斯塔科维奇赋格中密接和应的演奏速度研究[D]. 肖惠君.广州大学 2017.

[4]18世纪上半叶键盘协奏曲音乐研究[D].高频.吉林大学 2017.

[5]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35的创作特征与演奏诠释[D]. 张怡辰.上海师范大学 2016.

猜你喜欢
曲式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曲式分析“四要素”的认知与结构功能逻辑的有机关联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创作随笔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